《带着鲑鱼去旅行(精)》是安伯托·艾柯最著名的仿讽文学代表作,他针对日常所遇的种种不快小事,随心所欲进行解构戏谑,其幽默尖刻令我们捧腹大笑,将现代生活带来的积郁一扫而空。
艾柯博学幽默,他的杂文作品驳杂有趣而又深具内涵,不同层次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新锐设计师顾湘为本书手绘多幅极具想象力的插图,文图呼应,精美异常,使本书成为收藏佳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带着鲑鱼去旅行(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意)安伯托·艾柯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带着鲑鱼去旅行(精)》是安伯托·艾柯最著名的仿讽文学代表作,他针对日常所遇的种种不快小事,随心所欲进行解构戏谑,其幽默尖刻令我们捧腹大笑,将现代生活带来的积郁一扫而空。 艾柯博学幽默,他的杂文作品驳杂有趣而又深具内涵,不同层次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新锐设计师顾湘为本书手绘多幅极具想象力的插图,文图呼应,精美异常,使本书成为收藏佳品。 内容推荐 《带着鲑鱼去旅行(精)》中一系列迷你文章是种种神奇指南之汇编:怎样辨别色情电影,怎样度过充实的假期,怎样在空中吃喝,怎样提防寡妇,怎样讨论足球,怎样与出租车司机相处……戏谑、挑衅、怪诞而又机智。 鬼才安伯托·艾柯对这些人们从未想过的问题予以解答,又对习以为常的答案提出质疑。这段令人捧腹不已的阅读旅程,带我们窥探现代生活的荒诞。 目录 序 带着鲑鱼去旅行 补办驾照奇遇记 空中的吃喝 完美犯罪 美国火车大揭秘 “有意义”之假期怪谈 出租车司机相处须知 球迷靠边站 地狱牌咖啡壶详解 面善 掌声征服世界 五斗橱上的三只猫头鹰 我不在乎几点钟 星际帝国传说 巴比伦对话录 绘制1:1帝国地图之不可能 二加二是等于四吗? 你所不知道的开头或结尾 生命不可承受之俗 财产清单编制窍门 没时间 废物大全 “完美指南” 可找到组织了 一个真实的故事 电报悲喜剧 罢用传真机 手机用户面面观 全仰仗编辑大人了! 续集,不是续貂 省略号的……用法 “完美序言” 艺录不难 凯撒被杀之谜 作家身后费思量 天下图书馆一般黑 熊之究竟 印第安人电影守则 色情电影之真谛 小心病菌就在你身边 高薪工作 家乡二三事 译者说明 试读章节 报上说,现代世界有两大困扰:电脑入侵和第三世界大肆扩张。这话说得太精辟了,对此我已亲身领教过。 最近我出了趟小差:斯德哥尔摩一天,伦敦三天。在斯德哥尔摩,趁一小时的空闲,我买了条熏鲑鱼,那鱼个头奇大,又极便宜。虽然有塑料袋包装,但卖鱼人建议我在旅途中最好让它进冰箱。哈哈,那就试试吧。 运气真不错,伦敦的出版商为我预订了一家豪华宾馆,房间里配有小酒柜。兴冲冲进了宾馆,我却以为自己闯进了义和团起义时的某个外国驻京公使馆。不少旅客全家在大厅里安营扎寨,裹着毯子,与他们的行李睡在一块儿。到服务台一打听,才发现他们的职员除少数马来西亚人外,其余的全是印度籍。原来就在我到来的前一天,这家豪华宾馆里重新安装了电脑系统,还没等故障完全排除,又整整死机两小时。没有电脑记录作后盾,工作人员对房间的入住情况完全茫然。我只好在一旁干等。 傍晚时分系统终于修复了,我总算住进了自己的房间。因为记挂着那条鲑鱼,我赶紧把它从行李箱里拿出来,要放进小酒柜。按照惯例,一般宾馆里,小酒柜是一只冰箱,里面有两瓶啤酒、几瓶小支装烈酒、几罐果汁,还有两包花生米什么的。但我那家宾馆的冰箱却是家庭型号,里头的威士忌、杜松子酒、苏格兰威士忌利口酒、拿破仑干邑(Courvoisier)等足足有50瓶,矿泉水则有8大瓶巴黎水(Perriers)、两瓶伟图矿泉水(Vitelloises)、两瓶依云(Evians),又有3瓶小香槟,许多罐健力士(Guinness)、淡啤酒、荷兰啤酒、德国啤酒,还有从法国与意大利进口的白葡萄酒;零食则除了花生米,还有各种小点心、杏仁、巧克力……根本腾不出空来摆鲑鱼。我便从化妆台拉出两个大抽屉,把冰箱的存货搬进去,然后把鲑鱼放进了冰箱,立马就把这档事抛到脑后去了。 第二天下午4点我回到房间,看见鲑鱼摆在桌子上,冰箱里又塞满了各种美食,满满当当不留一丝空隙;打开抽屉,却发现前一天放进去的东西原封未动。我便打电话给服务台,要他转告房间清洁人员,冰箱变得空空荡荡不是因为我把里头的东西全吃光了,而是为了冰鲑鱼。他回答说,所有这类要求都必须输入中央电脑,因为大部分职员都不会说英语,无法口头指挥,每件事都必须先翻译成电脑Basic语言。打好电话,我自己也没闲着:我又拉出另外两个抽屉,把冰箱清空,然后重新把鲑鱼冰起来。 第三天下午4点,鲑鱼又回到桌子上,而且已经开始散发异味。冰箱里再次塞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化妆台的那四个大抽屉仿佛禁酒巅峰时期地下酒吧的密室。我再次打电话给服务台,他们的电脑又出问题了。我按铃叫来客房服务员,向一个扎马尾的小伙子解释我的难题。他唯一能说的那种语言,后来据我的人类学同事告诉我,是一种只通行于亚历山大大帝迎娶罗克姗娜时代喀非里斯坦(Kefiristan)地区的方言。P1-4 序言 1959年至1961年,我在卢恰诺·安切斯基主编的文学杂志《Il Verri》上主持一个名为“小记事”(Diario minimo)的专栏。这个专栏有幸存活托福于安切斯基的勇气,因为那个年头文化评论都是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记事”却与之相反,专门刊登一些另类文章:或戏谑调侃当下生活,或戏仿咬文嚼字的文风,或书写五花八门的奇思异想,或记录林林总总的疯言疯语……它的作者包括意大利最有天分的青年才俊,有诗人、批评家、哲学家和小说家。同时,这个专栏也转载从报纸上摘引的各种奇文怪论。在我印象中,该杂志的许多作者都曾为这个专栏写过稿,这使它的内容大为丰富。既然号称主持人,我撰稿自然要比别人勤快些,最初多写些道德寓言,后来则以文学仿讽(1iterary pastiches)为主。 1962年左右,编辑兼诗人维托里奥·塞雷尼要我把自己的这些专栏文章结集,交由蒙达多里出版社出版。此时该专栏已不复存在,“小记事”成了一个可以自由使用的名称,我就把它拿来用作文集1963年初版和1975年再版时的书名。这后一个版本,删除了许多道德寓言(其中不少与速生速朽的时事相关),而偏重于文学仿讽,还新增了几篇近期所写的此类文章。几年之后,1975年版有了英译本,即《误读))(Misreadings)。 第一辑《小记事》颇受欢迎,曾几次再版。据我所知,几所大学的建筑系要求学生研读((Porta Lusovica之悖论》(Paradox of Porta Lusovica),又有一所大学的古典哲学系开了一门课,专门讨论古代学者对希腊抒情诗人的看法是否类似于我笔下1000年后因纽特人对流行歌本的看法。巴黎还有几位朋友成立了“跨文化基金会”(Trancultura),聘请亚非两洲的人类学家来研究欧洲城市,他们说这个方案是受到我的启发:在《波河河谷社会的工业文明与性压抑》一文中,我写到美拉尼西亚人类学家用最先进的现象学参数来分析原始的米兰人。 不过,除了那本小书,我还写过别的“小记事”:我向朋友们讨教,经常是请他们合写,或至少出出点子,然后,文章若非改头换面问世,便是被我废弃在抽屉里。 对第一辑《小记事》的出版我曾怀有歉疚之情,因为觉得它不够严肃,走的仿讽路线是旁门左道;但如今我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坚信写作仿讽文学不仅合理,而且根本就是我的神圣责任之所在。 30年过去了,废弃的手稿逐渐塞满了抽屉,朋友们又总是问我大家口耳相传的某某文章究竟下落如何,所以,现在我决定出版第二辑《小记事》。还是1975年第一辑出版时的序言结语:“这是仿讽文学的宿命:它必须绝不害怕夸大其词。如果它击中要害,也只是预示某种蠢事总会有人去做,他带着赳赳武夫的坚定与严肃,面无笑容,且毫不脸红。”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本书并非所有篇目都是仿讽之作,其中也收入了若干毫无批评或说教意图的纯粹游戏文章。但我认为,对此无须在意识形态上作出任何辩白。 这篇序言中没有出现例行公事的致谢辞,关于这一点,请读者参照本书《“完美序言”》一文。 1992年1月5日,米兰 后记 本书是安伯托·艾柯第二辑《小记事》的中译本。承蒙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先生的帮助,将本书意大利版本与英译本篇目一一对照,核实两个版本篇目数量相同,又各有一篇为另一版本所无。 本书由殳俏、马淑艳以英译本译出,又收入意文版中有、英文版中无的一篇(《一个真实的故事》),由郑时龄先生译为中文。其中,《序》《带着鲑鱼去旅行》《补办驾照奇遇记》《空中的吃喝》《完美犯罪》《2加2是等于4吗?》和《你所不知道的开头或结尾》由马淑艳翻译,其余篇目均为殳俏翻译。 书评(媒体评论) 十足幽默。……《带着鲑鱼去旅行》出彩之处在于,艾柯完全不是想要搞笑,尤其是在最后一篇,他深情、动人、精彩地描述了他对故乡亚历山德里亚的观察与回忆。 ——《独立报》 对第一辑《小记事》的出版我曾怀有愧疚之情,因为觉得它不够严肃,走的仿讽路线是旁门左道;但如今我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坚信写作仿讽文学不仅合理,而且根本就是我的神圣责任之所在。 ——安伯托·艾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