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团队你能赚钱吗》——138项管理法则,训练尖刀团队必备思维,MBA商学院精华!
打破一切规则,赚钱才是唯一目的,最现实的赚钱方法!
任何团队在市场上生存的唯一准则是给你一个团队,你能赚钱吗?先要活下来,才能谈蓝图和理想!
刘如江继《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之后,再次操刀团队,告诉读者一个团队运营的终极规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一直在运用的团队运营手段,教给你最强大的团队气场!
马云、稻盛和夫、乔布斯从创业之初就鼎力奉行的终极秘密,告诉你最强大的创业术,让团队在市场上长盛不衰的138项法则!
读一本书可以代替50万元的长江商学院精化管理课,世界最顶尖的管理思维和智慧都浓缩在本书中,刘如江用了七年时间,梳理顶级跨国公司真实的管理体系,打造最伟大的管理智慧!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赚钱吗?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品牌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如何经营好一个公司进行了解读和查陋补缺,是管理者一本必备的宝典,内容图文混合,互为辅助,对一个领导者如何带领团队给公司带来效益有极大的启迪作用。《给你一个团队你能赚钱吗》由138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构成,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难得的经管精品。《给你一个团队你能赚钱吗》由刘如江所著。
团队管理篇
1 现代企业管理的终极追求
2 势必要注意管理模式与发展阶段的适配性
3 “一个平台,多种功能”,让资源配置效率倍增
4 “崇祯困境”的罪与罚
5 股 权分离导向下的十八变
6 企业转型非要清洗掉家族成员吗
7 老板要善于主动利用外力来约束自己
8 师带徒量化管理,释放团队潜能
9 不用扬鞭自奋蹄,员工激励其实很简单
10 标准化问题仓库,团队复制拔银术
11 形散神不散,企业文化必须紧扣经营实践
12 为用户提供实用价值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13 邮件抄送和文件沟通,提高信息传递中的质量
14 模块化+个性化,将培训体系推向极致
15 个性化工作标准化,让团队插上腾飞的翅膀
16 对标挖潜,你前进路上的GPS导航图
17 可行方案设计,培训效果的试金石
18 超仿真视频培训,与实战保持零距离
19 e–Learning,开启智能化培训之门
20 业务操作手册模式中的萝卜思维
21 如何让经销商会议发挥更大的功效
22 管理模式导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23 公司会成为培养竞争对手的黄埔军校吗?
企业战略篇
24 你明白行业周期中的“养猪困境”吗?
25 产业链配套,自有和外包的钟摆效应
26 贯通产业链,主导各环节利益分配
27 让“网瘾”在学习和工作中重现
28 产业链利益安排,商业模式的一大命门
29 企业活力金三角——模仿 创新和微创新
30 指定时间内赚钱效率怎样才会更高
31 成本创新过程中的桃色陷阱
32 需求概率超低,你如何才能赢
33 上游VS下游,究竟谁是王者
34 外脑,开放式创新时代的战略伙伴
35 党建共建,缠缠绵绵走天涯
36 拟制综合商社,中企抱团战略合作模式
37 亏损也是一种盈利模式?!
38 移民为何比土著更有竞争力?
39 价格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
40 货币的本质及其化相轮回
41 高技术含量真的意味着高附加值和高利润吗?!
42 生产要素在分配关系中的竞合效应
43 甩鞭效应,产业链价格传导不同步
44 价格收入比下降,需求才能井喷
商业趋势篇
45 传统终端逐渐沦为网商影子店
46 你虚拟了网络,还是网络重构了你
47 “信”马由缰,开放式创新所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
48 信息透明跑马圈地,行业暴利冰消雪融
49 “可视化+形象化”,引领沟通潮流
50 “物流+信息化”,大幅拉升“本地消费”半径
51 离散型VS集成式,终端模式此消彼长两极
52 产业链(价值链)离散型细分,知本家狂欢的盛宴
53 碎片化需求和供给如何有效接驳
54 DIY体验需求,孕育着更大的商机
55 “离散+虚拟”,引领企业组织结构未来
56 用科技进步逐渐消解“人”的不确定性
57 为闲置资源注入自组织的活力
商业理念篇
58 破除二分法思维,还你一个真我
59 基础思维框架——隐藏在命运背后的DNA密码
60 创新就是要反方向操作
61 守正出奇,顺势随缘——笑傲商海的至高境界
62 “点—线—面—网”,商业领域的四重思维
63 思维链,通往大悟的天梯
64 高低概率组合对冲,倍增成功确定比例
65 贯通价值链,练就小周天
66 孤立的合理与叠加的不合理
67 使万物“无”中“生”有的自组织和自进化
68 自己忽悠自己的性善论
69 警惕“天命所归”式的自我膨胀
70 天之道,自救者天救
71 破除思维盲区,不当井底之蛙
72 如何破解复杂模式易复制性难题
73 检验商业模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1
74 用专题式积累法,构建你的思维导图
75 很多说法,注定是用来恍然大悟的
76 忠于规律VS迎合客户,交相胜还相用
77 隐藏在因果链背后的或然性概率
78 自我滚动发展,商业模式生死之门
79 主动付出,追求量化组合效果
品牌传播篇
80 以受众为中心,你能做到多少
81 大众媒体,令消费者爱恨有加的代言人
82 六箭齐发,撑起品牌传播的梦想
83 “十”效给力,让互动营销十全十美
84 聚焦妇女、儿童和老人,焕新传播活力
85 在传播活动中渗透“滚动报道”理念
86 立体化“超级软文”塑造术
87 八面玲珑,撑起你的传播理念与创意方法
88 如何打造完美的海外市场企业宣传片
89 专题编辑模式,让内刊传播富有成效
90 多媒体立体结构,赋予电子杂志强大的黏着力
91 终端形象店影视作品剧情植入
92 品牌形象网游植入,互动营销的一把利器
93 结盟媒体,联合发布公益性调查报告
94 “明星化”塑造,扮靓你的产品包装
95 七剑下天山,帮你玩转品牌传播活动
96 企业传播,如何在网络上实现完美布局
97 企业官网群,传播资源辐射的联合舰队
98 按照“品牌化”理念,重塑促销品和传播活动
99 路演活动微创新,让传播效力插上翅膀
100 “抱团式”推广,爆发你的传播力
101 品牌传播,一头连接着印象,一头连接着真相
102 常用关键词库,为有源头活水来
103 用户和员工形象,品牌传播的新锐素材
104 受众是开放式创新最可宝贵的资源
营销管理篇
105 购买行为十般样,生生不息化无穷
106 赋予促销品良好的品牌传播力
107 理想促销方案的奇经八脉
108 促销品种类百骏图
109 为促销礼品注入“赢”的血液
110 促销品特征与生命周期管理
111 如何有效破除“促销鸡肋症”
112 让你的促销变成白马王子
113 搭赠促销在新产品推广中的妙用
114 搭赠模式,连锁终端自有品牌推广利器
115 创新“淡促”模式,拉平销售周期
116 你所不知道的形象店“车载化”及“移动化”
117 传播类促销品高密派发,让终端变成高富帅
118 中小品牌,你为何就不能做大做强?!
119 用套餐促销模式来撬动你的通路
120 工业品营销趋势大起底
121 概念化过度所带来的营销迷局
122 “一对多”集中沟通,提升工业品营销传播效率
123 功成八阵图,教你炫酷子品牌诉求
124 拟制熟人社会,玩转口碑营销
125 廉价梦想是永恒的商业卖点
126 从用户到粉丝,倍增其中转化率
127 用户导向是太阳,竞品导向是月亮
128 需求背后有需求,要比客户更了解他自己
129 通路模式调整的定海神针
130 “80后”经销商的来世今生
131 经销商如何焕新自己的盈利潜力
132 物料支持手册,将一切放在阳光下
133 渠道扁平化,九曲连环归大海
134 “大经销商+销售终端”模式与通路效率管理
135 强化柔性管理,创建经销商自主协调平台
136 终端网络体系,三点定天下
137 包装设计与规划的七星剑法
138 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就是尊重人民币
1 现代企业管理的终极追求
现代企业管理在逻辑上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公司的每一个岗位,上到董事长和总经理,下到一个文员助理,所有人都是可以替代的;第二、每个人被替代的成本尽可能的低,被替代的难度尽可能小;第三、每位员工的个人经验和能力,要真正转化为公司的智力财富;第四、所有的经验和能力,都要尽可能做到容易复制,并且能够确保在人员众多和保持一定流动率的基础上所做出来的效果,跟自己亲手去做相差不大。
如果能达到这些标准,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基本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企业管理一旦达到以上标准之后,公司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和纠错能力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按照商业理性自我运行。
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做到基业长青,这种境界基本是必由之路,即使目前仍是中小企业,也应该将此作为一个管理上的奋斗目标。不要感觉这个目标高不可攀,只要朝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并辅以系统的方法,若干年下来还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这个目标靠什么来实现?是不是可望而不可即?!靠的是制度,靠的是流程和岗位分解,靠的是个性化内容标准化处理,靠的是与每个岗位相适应的细致入微的岗位职责说明、系统的培训文件体系、各种各样的工作管理工具,靠的是所有工作模型化、模板化、定量化、数据化、文字化和电子化。
全球顶级跨国公司就是靠这些东西来运作公司,达到以上目标的。也许我们难以模仿他们的细节,但在理念、目标和方向上完全可以学习。这个过程困难吗?说困难也困难,说简单也简单。这些方向上的细致化程度,决定了跨国公司之间管理水平的高下。
2 势必要注意管理模式与发展阶段的适配性
企业发展是分阶段的,大致上可以分为导入期、初创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和巨无霸期,每个阶段上所适用的配套经营模式,如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都是不同的。适应巨无霸的模式,不一定适应中小企业;适应中小企业的模式,也不一定适用于巨无霸。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可能正好相反。
在适合公司发展的那么多理念、理论、模式、治理结构、制度安排中,有一部分是分阶段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各个阶段都通用的。这二者之间的比例,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时空条件,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我们既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认定是不分阶段的,又不能把所有东西认定是分阶段的。其实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也是这样。
目前社会上的企业管理,其理念、模式、理论、工具多如牛毛,有真理、有谬误、有似是而非。几乎每家都在过分夸大自己,将自己的东西吹嘘成万应良药。企业家很多时候也是得病乱求医,更多的是选择与其以往经验相符合的体系,而不考虑是否跟自己目前发展阶段相匹配。各路神仙,为了商业利益,也在为各类理念的客户“量身定制”理论体系,而不考虑对企业肌体健康是否有害。
人人都是经验主义者,人人都对自己的实践和由此产生的经验高度自信。同时还倾向于将自己在特定时空和条件背景下产生的“经验”做扩大化理解,或者是当做普遍真理四处推广。由于前提条件发生改变,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主,败就败在这个上面。随着时空的转变、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成功企业主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与事俱进,对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反思。
3 “一个平台,多种功能”,让资源配置效率倍增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尽可能挖掘某个资源投入向度上的潜力,使其达到多种对公司有利的效果。比如,在促销品的选择上,不但要注重促销功能,还要注重品牌传播、渠道渗透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再比如,公司的宣传资料,在传播公司品牌形象的同时,还应当扮演实用培训手册和工具书的角色。
从逻辑上来讲,这种功能向度上的多元化倾向,不但要在较为现实的几个功能方面挖掘潜力,也应该为未来的某个发展趋势预留发展空间。
在此处举一个例子。员工的工作总结,基本上都是偏重于业绩回顾和未来工作展望,大多数公司也仅仅是在宽泛意义上要求一下经验分享和对公司的合理化建议。
事实上,公司完全可以按照统一模板,直接要求员工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流水线分解,并按模块化、模型化进行处理,为若干年后,公司管理工具和模型“零部件库”、“总成库”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里谈到的“一个平台,多种功能”,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实用性理念,可以在公司管理的每一个模块和细节生根发芽。在诸如员工总结、企业文化、内部刊物、汇报制度、沟通模式、信息管理、内部培训、品牌传播、礼品制作、行业会议、物流展会等领域,都可以与这种理念深度结合,产生出更多模式上的创新。
这种思维,可以渗透在实物上,可以渗透在公司日常业务上,可以渗透在某临时性事件上,甚至还可以渗透在公司员工个人职场理念上。这是一种追求进步最大化的狼性理念,但这种狼性并非损人利己,而是互进共赢的理念。
能把这种理念转化为行动力的公司,是一家可怕的公司,能把这种理念转化为行动力的员工,是一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员工。同样的人财物投入,有可能产生以往十倍甚至是更高的效益。如果考虑到“叠加式”影响力的发挥,对企业竞争力促进,将是几何级数的。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