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舒瑶芝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舒瑶芝编著的《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首先通过方法论的变革,以系统论为线索,将民事程序体系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纳入研究对象范畴;其次,程序体系的设计,离不开程序理念的指引作用,故对现代程序理念加以梳理归纳用于指导程序的分流及具体制度之建构;再次,尝试对于诉讼程序的分流进行梳理,并对于分流中涉及的具体程序和制度的定位、功能及具体构建展开论述;最后,对于分流程序中所涉及的程序与制度的相互衔接及协调进行阐述,力求论证应然状态之民事诉讼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指引现行程序制度完善之可能。本书主要内容由三部分共九章构成。第一部分为“民事程序分流认识论”;第二部分为“民事审前程序的分流”;第三部分为“民事审理程序的分流”。

内容推荐

我国民事诉讼应建构公正、高效的多元化审理程序,实现程序的合理分流,以应对司法资源不足与案件数量增长之间的矛盾。程序分流的层层过滤机制,有利于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实现程序简化与正当化的衡平。《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从系统论视角,以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理念为指导,对于多元化解决机制、审前程序、督促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等具体程序功能及程序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关注多元程序的层次结构合理和功能互补,以期构建程序体系内的自洽和协调。

《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由舒瑶芝编著。

目录

第一部分 民事程序分流认识论

第一章 绪论——法学研究方法论研讨/3

 第一节 “法律”的多元构成/3

一、“法律”是规则集合还是开放系统/3

二、民事诉讼法的构成/5

 第二节 研究方法之多元化/7

一、规则研究/7

二、基础理论研究/8

三、社会实证研究/9

四、多元化研究趋势/10

 第三节 系统论之运用/13

一、系统论概述/13

二、法学研究系统论之引入/16

第二章 民事诉讼价值及程序理念/24

 第一节 民事诉讼价值体系/24

一、民事诉讼目的价值/25

二、民事诉讼程序价值/32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之程序理念/39

一、程序保障性要求/41

二、程序主体性要求/44

三、程序相称性要求/47

四、程序安定性要求/49

第三章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程序分流/52

 第一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52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缘起/52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态/55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58

 第二节 域外民事程序分流观察/61

一、域外民事程序分流现象/61

二、域外程序分流的发展趋势及启示/64

 第三节 我国程序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66

一、程序设置存在的问题/67

二、完善程序设置的设想/69

 第四节 程序分流的基础条件和路径/73

一、程序分流的基础条件/73

二、程序分流的路径/77

第二部分 民事审前程序的分流

第四章 非讼案件程序保障/83

 第一节 非讼程序基础法理/84

一、非讼案件的范围/84

二、非讼程序的甄别/87

三、非讼程序机理/92

四、非讼程序法理的适用/96

 第二节 大陆法系非讼程序之立法/10l

一、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界分/lol

二、非讼程序立法模式/102

三、非讼程序的适用范围/105

 第三节 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现状及改良/106

一、非讼程序立法现状/106

二、非讼程序的立法改良/111

第五章 审前程序功能的实现机制/118

 第一节 审前程序功能的比较法考察/119

一、域外各国审前程序的功能/119

二、审前程序功能的比较借鉴/129

 第二节 我国审前调解程序的建构/132

一、“审前调解”辨析/132

二、审前调解的意义/135

三、审前调解模式/136

四、审前调解的程序设计/138

 第三节 诉调对接机制/14l

一、诉调对接的意义/14l

二、诉调对接的效力/142

三、诉调对接的具体适用/144

 第四节 审前程序建构及功能拓展/146

一、审前程序的模式选择/146

二、审前程序的功能拓展/147

第六章 督促程序的解构与重构/153

 第一节 督促程序的基础法理/153

一、督促程序的属性认识/153

二、督促程序的特征/156

三、督促程序的功能/158

 第二节 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督促程序之发展/160

一、德国督促程序的立法及适用/160

二、德国督促程序的特色/162

三、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督促程序的发展/163

 第三节 督促程序重构的必要性/165

一、督促程序的立法缺陷/165

二、督促程序的适用困境/168

 第四节 督促程序的重构/173

一、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173

二、重构督促程序的具体设计/176

第三部分 民事审理程序的分流

第七章 小额诉讼程序规则及适用/183

 第一节 域外小额诉讼程序建构比较/183

一、域外小额诉讼的程序设计/183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定位/191

 第二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构建/194

一、关于小额诉讼程序价值问题/194

二、小额诉讼程序原理/197

三、小额诉讼程序设计/200

四、小额诉讼程序试行中遇到的问题/202

 第三节 小额诉讼程序的规范及建构/206

一、确立独立、完整的程序地位/206

二、明确合理的适用范围/208

三、设立程序救济方式/209

四、设定适合的审理主体/210

五、实现小额诉讼的程序衔接机制/211

六、促进小额诉讼的应有功能实有化/213

第八章 简易程序的简易化与正当化/217

 第一节 简易程序立法考察/217

一、简易程序之界定/217

二、域外简易程序比较/219

三、我国简易程序的立法评价/224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现状及问题/228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率高/228

二、简易程序适用混乱/229

三、简易程序效率环节 有待改进/230

四、简易程序中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230

 第三节 简易程序基本法理/231

一、简易程序的程序目标/23l

二、简易程序的价值选择/235

 第四节 简易程序目标——简易化与正当化的衡平/238

一、组织机构简易化/239

二、适用范围明确化/240

三、程序正当化/242

四、程序的衔接与转换/246

第九章 普通程序的正当化——构造及功能/249

 第一节 普通程序的立法/249

一、普通程序的立法例/249

二、普通程序的属性/251

三、普通程序的功能/252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失范表现/256

一、普通程序简便审/256

二、合议制独任化/259

三、诉讼调解的过度适用/260

四、解纷功能弱化/262

 第三节 普通程序的程序准则/263

一、对审原则/263

二、公开审判原则/264

三、处分原则/266

四、辩论原则/267

五、直接言词原则/268

六、集中审理原则/270

 第四节 普通程序的正当化改造/272

一、诉讼结构的矫正:回归竞技型诉讼/272

二、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的整合/273

三、陪审制度的完善/279

四、普通程序功能的再认识/282

参考文献/28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