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禁书(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分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作者 白鹿鸣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间,你欲将历史的面容看得清些、再清些……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些拨动心弦的过往,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那些引人追忆的人物,都悄然印上了岁月的痕迹。那些历史的真相,有的在口耳相传中变成了假象,有的在时空变换中被人们遗忘。而历史的精彩,就在轮回中一次又一次重现。

而你,却偏要一窥那历史的面容,偏要看得清些、再清些……

《禁书(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作者白鹿鸣)告诉你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禁书(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内容介绍:名将李广终生未封侯,是性格使然还是造化弄人?“和尚皇帝”一心向佛,为何落得个被饿死的荒唐结局?大名鼎鼎的狄仁杰是一代名相还是大唐版的名侦探柯南?唐伯虎是否真的遇到过柔关的秋香,诗人和女仆之间到底有没有让人泪奔的旷世绝恋?唐代公主贵为金枝玉叶,为什么难逃“剩女”的宿命?东厂、西厂、锦衣卫,谁更令人毛骨悚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是拥有倾城的容颜,还是皇帝对她这样的“熟女”爱自天然?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为何却与美貌无关?

解码“戏说”背后,拨开重重迷雾,开启绝密档案,洞悉历史深处……禁书,揭开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禁书(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的作者是白鹿鸣。

目录

第一章7

解码“戏说”背后

一个流传千古的冤案——项羽火烧阿房官/8

古今第一儡将——千古风流话周郎/14

理民为长奇谋为短——隐去“神话”光环的诸葛亮/20

名相还是神探——狄仁杰传奇/29

脸不黑的包青天——包拯其人/38

被误读的忠臣良将——潘美/44

从射雕大侠到平民义士——亦虚亦实说郭靖/48

风流倜傥的背后——悲情才子唐伯虎/5l

俊逸才子大贪官——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和珅/59

从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真实的“刘罗锅”/65

第二章73

拨开重重迷雾

喋血长乐宫——揭秘韩信之死/74

李广难封——一代名将的悲剧人生/80

忠正之臣还是野心家——冷眼看霍光/89

水中捞月——李白的艺术化死亡/95

皇帝女儿也“愁嫁”——唐代公主难嫁之谜/101

南宋末年的民间怪现象——生子不举/110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晚年生活/115

“莫须有”的深意——岳飞死因探秘/124

康熙帝遗诏——解开雍正帝即位谜团/130

《投名状》背后的历史疑云——被迷雾笼罩的“刺马

案”/136

第三章139

开启绝密档案

从商人到相国——成功转型的吕不韦/140

将军百战声名裂——泣血悲李陵/146

汉武帝晚年的悔与痛——巫蛊之祸/l54

被饿死的“和尚皇帝”——南朝梁武帝/160

北魏王朝的残酷祖制——子贵母死/166

风华绝代的“巾帼女官”——上官婉儿的苦乐人生/169

精心谋划的血腥屠杀——胡蓝之狱/175

缇骑四出血四溅——厂卫特务机构的带血档案/18l

与美貌无关——独特的清官“选秀”制度/190

“十常四勿”长寿经——乾隆帝的养生之道/196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举舞弊与反舞弊面面观/199

第四章205

洞悉历史深处

兵家奇才商家始祖——范蠡传奇/206

琴挑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骗局/209

龙椅上的“傻”帝王——晋惠帝司马衷/218

一代诤臣身后事——唐太宗推倒魏徵碑/224

功盖一代而主不疑——郭子仪的为臣之道/23l

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237

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无奈的崇祯帝/243

乱世红颜——有争议的陈圆圆/252

试读章节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入函谷关,冲进了咸阳城,接下来就上演了千古流传的“火烧阿房宫”一幕。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就是说,项羽进入咸阳后,四处屠杀抢掠,杀了投降的秦王子婴,卷走了秦宫里的珠宝和美女,烧毁了秦朝宫殿,大火三月不熄。

干百年来,人们对“项羽火烧阿房宫”一事深信不疑。在此基础上,民间传说、演义等不断加工,形成了火烧阿房宫的许多版本。有传说称,项羽攻入咸阳后,因自己的爱妾虞姬曾经被秦军俘虏,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将阿房宫及其附属建筑全部焚烧。也有传说称,项羽是因为痛恨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人关后才烧了阿房宫,并让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把方圆数百里都烧为灰烬,为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项羽火烧阿房宫还是引起了后人的诸多非议。他让举世无双的宫殿化为废墟,将无比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而同时进行的抢掠、屠杀等行为更是为后人所诟病。然而,“火烧阿房宫”实在是对项羽天大的冤枉。近年来,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的探查终于为项羽平反。

阿房宫坐落在距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约15千米的方,至今保留了约60万平方米(夯土地基面积)的遗址。2002年以来,中国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察,详细了解了阿房宫前殿的范围、结构,以及阿房宫建筑群的基本轮廓。通过考察,考古队提出,规划修建的阿房宫分为两大建筑群:一是阿房宫前殿建筑群,即《史记》中记载的可容纳万人的宫殿;二是“上天台”建筑群,其遗址破坏严重。事实上,阿房宫在秦代时并没有建完,至多只建成了前殿,是个半成品工程。

根据对现在残存建筑的研究,专家发现阿房宫并没有烧毁的痕迹,而且遗址范围内只发现了少量的几块红烧土。如果项羽真的火烧阿房宫三个月,那么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此外还应留有大量的草木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凑巧的是,在秦代咸阳宫的遗址中却发现了大片的红烧土遗迹。结合《史记))中记载的“烧秦宫室”,专家推断,项羽放火烧的应是咸阳宫,而非阿房宫。而阿房宫幸免于项羽的烧杀抢掠,可能是因为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宫殿或建筑残缺,或只有夯土地基……面对原本就残破不堪的宫殿,项羽也就不必纵火多此一举了。

阿房宫实则是“自然而亡”。随着秦朝的覆灭,建了一半的宫殿也就渐渐荒废了。到了汉代,阿房宫原址被改称为“阿城”(因其东、西、北三面有厚厚的宫墙)。由于“阿城”地理位置优越,汉皇室将其列入上林苑宫殿建巍的修建范围。汉代以后,阿房宫遗址因地势高而多被用来驻军。宋代以后,它干脆被夷为平地,改做农田了。原来,阿房宫自始至终都是一座“想象中的宫殿”,它从未建成,也就从未被毁。“天下第一宫”的真实命运竟是如此,不禁令人唏嘘。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将火烧阿房宫的“糊涂账”记在项羽头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对《史记·项羽本纪》的误读。原文写的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却并未指出烧的是哪座宫室。然而,由于阿房宫的地位与影响力,后人想当然地认为秦宫室就是指阿房宫。事实上,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记载了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从此处不难看出“其”指代咸阳,项羽烧的是咸阳宫。

第二个原因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阿房宫赋》的失实记载。作为文学作品,《阿房宫赋》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显然不适合作为判定历史真相的依据。然而,其深远的影响力却左右了人们的看法。如果说对《史记》的误读令后人初步判断火烧阿房宫是项羽所为,那么《阿房宫赋》的广泛流传则让项羽永久背负了这一罪名。

最后,项羽的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是他被误解的情感基础。在率军征战的过程中,项羽屠城、活埋、烧杀的事例屡见不鲜,进入咸阳后仍延续这一行事风格。火烧阿房宫恰恰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无怪乎人们冤枉了项羽两千多年。P11-13

序言

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间,你欲将历史的面容看得清些、再清些……

于是,当历史向你走来,就品一品茶,掬一朵堂前的海棠花,且看她——

看她时而亲近,时而渺远,亲近的是荧幕上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渺远的是那些发生在千百年前、早已逝入风中的真实。

看她时而熟识,时而陌生,熟识的是你脱口而出的那一串名字,陌生的是这些名字背后的命运悲欢、心事纠结。

看她时而清晰,时而迷离,清晰的是史册上不容置疑的墨字,迷离的是那些语焉不详、莫衷一是的片段。

历史总有戏说演义的成分。诸葛亮并非决胜千里的军事奇才,项羽火烧阿房宫实为千古冤案,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过了大半生悲苦潦倒的日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美丽邂逅竟是一个骗局。

历史总有鲜为人知的角落。唐代公主愁嫁,南宋农民生子不举,种种奇闻是出于什么原因?清宫“选秀”不看美貌,科举舞弊五花八门,这些逸事又是怎样的情形……

历史总有疑云迷雾的遮蔽。雍正帝是不是矫诏篡位?李白之死是不是“水中捞月”?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没有再嫁?历史上的“傻皇帝”、“和尚皇帝”又有怎样的生平和结局?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些拨动心弦的过往,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那些引人追忆的人物,都悄然印上了岁月的痕迹。那些历史的真相,有的在口耳相传中变成了假象,有的在时空变换中被人们遗忘。而历史的精彩,就在轮回中一次又一次重现。

而你,却偏要一窥那历史的面容,偏要看得清些、再清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