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孩子从认识情绪开始
情绪不仅会影响做事的成败,还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每个人都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培养愉快的心情,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事情。情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其身边的人也会因此而受益。情绪是可以感染的。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心情好了,就能愉快地做事,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只有有了好心情,才能愉快健康地成长。
另外,轻松、愉快、乐观等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智力和心理潜力。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苦闷、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活动水平。因此,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那么,什么是情绪呢?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是以有机体的需要为中介的,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就会引起人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妨碍和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则引起否定情绪体验,如不满、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
简单地说。人们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难过,这就是情绪。球迷们会为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而狂热、兴奋和紧张;痛失亲人和朋友的人则会痛苦、悲伤;而人们获得荣誉和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则会得意、愉快。人们受到挫折和经历打击、遭遇委屈时会悲观、失望;面临危险,人们会恐惧;面对不友好的挑衅和威胁会愤怒:前途渺茫时,人们会忧郁,而紧迫的工作和众多的压力更会让人们焦虑:工作不顺心的时候人们会不满;当期望变成失望的时候人们会有失落感……这些促使人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的都是人们常说的情绪。这些情绪的变化和活动是人人都具有的。
任何生活中的变动,大到国家、社会大事,小到扰乱人内心平衡状态的小事件,都会让情绪产生波动。
人有九类基本情绪:爱、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爱和愉快是正面的,惊奇是中性的,其余六个都是负面的。由于负面情绪占绝对多数,因此人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不良情绪状态。
虽然人类的情绪很复杂,但几乎都建立在这九种情绪的基础上。为了从正面情绪中受益,人们需要学习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控与利用有效的情绪资源,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度过情绪的低气压、回到协调的生活状态的有力保障,它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
有人说,现实中就是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你让我怎么高兴得起来?实际上,人要想哭,则总有悲伤的事情让自己哭;但是如果自己打算笑,那凡事也都能找到可乐的地方。
认识并掌控情绪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情,孩子也需要如此,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常见的情绪
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由于在心理和身体上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快速发展,他们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常见的情绪。一般来说,孩子常见的情绪有以下几种。
1.惧怕
随着孩子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大,接触的人和事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但由于他们过度关注自己的处境和行为,并且缺乏把握的能力,所以常常会引起社会性胆怯心理,如怕见生人,怕当众说话和演讲,怕与异性接触,怕失败、威胁、冤枉等。
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当孩子处于恐惧状态中时,思维会受到抑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和活动,使孩子退缩和逃避。如果孩子长期经受恐惧,会严重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当然,适度的恐惧可以让孩子提高警惕,促使孩子避开危险。其实,孩子生下来就有一种本能的、反射性的恐惧,例如,突然的降落、疼痛或大声的刺激都可以引起小婴儿的恐惧。随着孩子的发育以及记忆能力的增强,以往的任何不愉快的经验都可以引起孩子产生恐惧。
2.忧虑
在生活中,忧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由于对自己行为的高度关注和对生存环境缺乏把握,孩子有时会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想象中的事情、人物、情景等表现出夸大其词的忧虑和担心,如担心考试不及格、担心被人瞧不起等。
3.焦虑
焦虑是困扰孩子的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会出现某些不愉快的、痛苦的和难以抑制的情绪紊乱。
焦虑一般与内心冲突和遭遇威胁有关。由于学习任务增加,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孩子深深感到需要应付各种难题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会产生紧张、惊恐、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
4.忌妒
当一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受到威胁时,当一个人应该得到的权益被他人得到或分享、侵占时,当一个人力求争取的事物被他人赢得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忌妒的情绪。忌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忌妒的情绪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影响孩子的成长,并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