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读点弟子规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张明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清朝李毓秀编写的《弟子规》,在所有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学读物中,属于面世较晚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

《弟子规》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戒,具体阐说《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内容推荐

《弟子规》是本好书,它以守信诚实、责任正直、坚忍宽厚为核心,涵盖着孝道仁爱、明礼诚信等诸多方面,示现出先哲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道德人格,犹如一扇扇虚掩着的门,那门缝中透露出的束束亮光,将把我们带进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感悟古老文明的人生哲学,品味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聆听古圣先贤的道德箴言,成长为出类拔萃的社会精英。

让我们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吧!

目录

总叙

 启示1.修身是第一要事

壹、入则孝

 启示2.不孝不可当管理者

 启示3.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

 启示4.应勿缓,行勿懒

 启示5.培养责任感从孝敬父母开始

 启示6.细节决定成败

 启示7.专注是一种力量

 启示8.勿以善小而不为

 启示9.一钱斩吏

 启示10.松鼠精神

 启示11.做企业需要的人

 启示12.智者转心不转境

 启示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启示14.服务也是一种竞争力

 启示15.让老板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

 启示16.驼鹿花纹的秘密

 启示17.失败是成功之母

 启示18.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贰、出则弟

 启示1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启示20.利令智昏

 启示21.简单管理,快乐文化

 启示22.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

 启示23.通天塔为什么会半途而废

 启示24.墨子怒责耕柱子

 启示25.为顾客多做一些服务

 启示26.伺机图发

 启示27.尊重人才要发自内心

 启示28.韦尔奇的小纸条

 启示29.秦始皇拜荆条

 启示30.尊重应该从小事做起

 启示31.同事成冤家

 启示32.四个出家的年轻人

 启示33.推己及人

 启示34.盲人和瘸子

 启示35.23次敲门

叁、谨

 启示36.一分钟发言

 启示37.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8.好的形象价值百万

 启示39.平原君散财退秦军

 启示40.张飞之死

 启示41.细心、细心再细心

 启示42.不欺暗室

 启示43.无人面试

 启示44.时间管理的4个象限

 启示45.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

 启示46.玩物丧志

 启示47.孟子休妻

 启示48.特殊当铺

 启示49.舍得付出,你才能够得到

肆、信

 启示50.鸡黍之约

 启示51.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

 启示52.维护信誉要不惜任何代价

 启示53.讲诚信就是要拒绝诱惑

 启示54.遵守制度不需要任何理由

 启示55.请上坐,上好茶

 启示56.协商比命令更有力

 启示57.利弊皆应考虑周全

 启示58.心无旁鹜地做一件事情

 启示59.苏格拉底的成功秘诀

 启示60.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持续保持优势

 启示61.见贤思齐五步法

 启示62.一字之师

 启示63.向往寺庙生活的农民

 启示64.闻过则喜

 启示65.八风吹不动

 启示66.诺贝尔自传

 启示67.鲁宣公的渔网

伍、泛爱众

 启示68.1=250

 启示69.哀骀它治理鲁国

 启示70.勿以貌取人

 启示71.仓鼠上越高,摔越远

 启示72.祁黄羊举贤

 启示73.帮人就是帮自己

 启示74.刘秀不忘患难之交

 启示75.幸运的女秘书

 启示76.被贬的县官

 启示77.给别人面子,给自己机会

 启示78.宽容待人才能赢得人心

 启示79.求求你表扬我

 启示80.因骂致祸

 启示81.晏子谏杀烛邹

 启示82.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启示83.曹操烧信

 启示84.躬迎员工上班

 启示85.松下的牛排

 启示86.视下属如兄弟

 启示87.不要争辩

陆、亲仁

 启示88.服务员当选名誉院士

 启示89.鸣琴而治

 启示90.仁者无敌

 启示91.明神宗的堕落

柒、余力学文

 启示92.实心葫芦

 启示93.苏轼改诗

 启示94.28800个铆钉

 启示95.贵在坚持

 启示96.柳公权拜师

 启示97.比死更可怕的事情

 启示98.心正则笔正

 启示99.竞选秘书

 启示100.凡事预则立

 启示101.韦编三绝

 启示102.读书才能成首富

 启示103.吴下阿蒙

 启示104.人人皆可为尧舜

 启示105.学习是一种休闲

 启示106.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启示107.勤能补拙

试读章节

南宋光宗赵■(公元1147—1200年),是南宋孝宗赵存的第三个儿子。宋光宗和父亲太上皇孝宗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再加上一些宦官的挑拨离间,致使两人的矛盾加深。光宗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去重华宫探望父亲。一些大臣知道后纷纷上奏劝谏光宗要尽人子之孝道。但是光宗对此置若罔闻,这使得朝野上下、市井街头,纷纷指责光宗的不孝,就连那些太学生也加入了劝谏的行列。但是,光宗依然我行我素。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病重,光宗仍然没有前往探视,竟然还在后宫玩乐。备受冷落的孝宗心中十分悲伤,病情迅速恶化。太学生们听说后,便写了一篇《拟行乐表》来讽刺光宗的不孝和无德。

同年6月,太上皇病死,宋光宗居然称病不去灵前服丧。大臣们只好将80多岁的宋孝宗母亲寿圣皇太后请出来主持丧礼。宋光宗不孝弓l起了大臣们的公愤,纷纷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悖退位,传位于其子嘉王赵扩。

赵悖被强制退位后,郁郁寡欢,不久病死于寿康宫。

在古人看来。不孝之人没有资格当皇帝。当今社会,不孝之人,也没有资格当官。

山西省河津市委在2006年9月1日出台了《关于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对干部任职条件作出了以下规定:拟提任的干部(含夫妻双方)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

在谈及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河津市委书记崔克信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年春节,崔克信去乡下慰问五保户。当时有很多老人坐在他的周围反映情况。大家指着其中的一位老人说,他的生活最困难。崔克信问那位老人是不是五保户。老人说,他不是五保户,他有四个孩子,有一个儿子就是崔克信手下的一名局长,但对他不好,儿媳更坏。当时崔克信就想,那个局长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却不好好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可见,不孝者多两面三刀,信不过啊!因此他认为,在党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道德水平低、缺乏诚信,不仅是个人问题,还会影响政府的形象。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始终是大法不犯,小错不断,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制度拿他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用道德来约束他。

此后不久,甘肃金昌市也出台了此类规定,“提拔干部不仅要看其德、能、绩等表现,还要再看其孝敬父母的表现,不合格者将被一票否决”,并且在2006年县区、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严格执行了这一新的规定,有三位官员因为不孝而被一票否决。

一个不能够很好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人,又怎么会很好地对待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同事和素不相识的百姓们呢?

不孝之人必然缺乏一种爱心。缺乏一种对周围的人们的博爱之心,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员工。当然也就更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之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身边,有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管仲辅佐齐桓公时,这三人没有得到重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告诫,重用这三人,结果被他们困在高墙之内活活饿死。

那么,这三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曾杀死自己的儿子,烹饪给齐桓公吃,用以弥补齐桓公“没有吃过小孩儿肉”之憾。

竖刁,为邀齐桓公之宠,陪伴桓公玩乐,不惜弓l刀自宫,向齐桓公求荣。

开方,原是卫国的贵族,“忠心”追随齐桓公15年不回家,即使父母去世也没有回去奔丧。

管仲病危时,齐桓公焦急地询问:“万一你一病不起,谁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呢?易牙这个人怎么样?”

“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不值得信任。”管仲严肃地对桓公说。

易牙虽然能力不大,但是心狠手辣,很有野心。他仗着自己有一手好的烹调技术,做了很多美味的菜肴,讨好齐桓公的妃子卫姬。后来,他还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做成肉汤献给桓公。齐桓公对此很奇怪,他问:“易牙为了让我品尝人肉的美味,杀了儿子。这说明他爱我超过了爱他的儿子。这样的人难道还需要怀疑吗?”

“人们爱护自己的儿女,是人之常情。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护,怎么会爱护您呢?”管仲警告齐桓公道。

“竖刁为了接近您,阉割了自己。这种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是无法对您忠心的。而开方不仅仅是背弃了孝道,而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

齐桓公并没有把管仲的忠告放在心上。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受到重用。后来,齐桓公生病了,这三个小人切断了他和外界的所有联系,在宫殿外面,砌起很高的高墙。齐桓公被活活地饿死了,而且60多天没有人为他收尸,以至于蛆都爬到了门口。

齐桓公的死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承担重任,首先要看他是否心怀仁爱。“求贤臣必于孝子之门”。

耶稣和门徒彼得一起去西方传道。路上有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让彼得拾起来。但是,彼得觉得走这么远的路已经很劳累了,拾这没有用的破烂更是浪费力气,于是便假装没有听见。

耶稣弯腰捡起了这块马蹄铁,把它卖给了铁匠,换来3文钱,然后用这钱买了18颗樱桃。

不久,耶稣和彼得出了城,来到了一片荒漠。耶稣看到彼得嘴唇干裂,口渴难忍,就把藏在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急忙捡起樱桃吃掉。

就这样,耶稣一共“掉”了18颗樱桃,彼得弯了18次腰。

耶稣笑着对彼得说:“如果你开始就按我的要求去做,又怎么会有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弯腰呢?”

如果在家里,我们对于父母的要求都能做到“应勿缓”、“行勿懒”,那么,我们就能够养成高效做事的习惯,培养一种高效的执行力。如果我们像门徒彼得那样应而缓、行而懒,必然要弯更多次的腰,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以前的拖延和不作为所造成的缺陷。一个人只要养成了不拖延的习惯,一个企业里如果人人都具备快速处理事情的工作作风,那么就不会出现遇到问题推卸责任踢皮球的现象。

好的习惯是铺向成功的通道,坏的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孝顺父母、遵守道德的人,往往也能够尊重领导,认真地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一个人在生活上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那么在工作中也就能够做到不懒散、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P10-14

序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经济的复兴,更是文化的复兴。而没有文化的复兴,经济复兴也不会持久。文化的复兴,既为经济复兴助力,也会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唯一一个文脉相续、传统未断的国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保护这种文明传承,并且让华夏文明发扬光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以经典为友,与圣人同行,学习文化经典,践行古圣先贤所倡导的精神,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贯彻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行动中,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生活更美满,社会更和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经典,卷帙浩繁,年代久远,世易时迁,文字难懂。所以,要全面学习和掌握经典,并透过经典了解、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殊非易事。有鉴于此,我们特选择简单易懂、而又真实反映经典要义的《弟子规》作为切入点,使读经典成为一种切近现实生活、对工作有所助益的事情。

《弟子规》最初名为《训蒙文》,由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1722年)编纂成书。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他对《大学》《中庸》很有研究,曾经创办敦复斋,收徒讲学,拥有很多学生。他根据传统文化对儿童启蒙教育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阐述了人们在居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等五个方面所应该恪守的礼仪与规范,还对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进行了十分详细的阐述。‘后来,清朝贾存仁对该书又作了修订改编,并改名叫《弟子规》。所谓“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而不是仅指儿童;“规”即“夫见”,是指大丈夫的见解。所以,这部书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言行的人都应该阅读并遵而行之的。《弟子规》这部书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也是人性修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弟子规》中的一些礼仪和规范都没做到,那么学习其他经典也就很难有真正的收获。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好书不可不读。而今,重读这部经典,我们发现,《弟子规》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儿童的修养和学习,而且对于我们成人,甚至是一些身居高位的管理者的修养和学习,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仔细地看看我们生活、工作、团队和企业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文化的瑰宝《弟子规》中找到解决的答案。比如,业务人员经常接触的合同就是《弟子规》的一个充分体现,即“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签了字就要对合同负责任,就要遵守合同中的规则。又比如,如何处理与同事和客户的关系,《弟子规》也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法,“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而古人的“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又和我们企业管理中倡导的以人为本、领导者的平民心态,异曲同工,都是强调了一种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思想和品德。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白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每天读点《弟子规》,不但你个人的修养会得到进步,家庭也能幸福美满;同样,在团队、企业里也能够得到同事的尊重、下属的拥戴、上司的重视,获得事业的成功和团队、企业的发展。据报道,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了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每天上班开始工作之前便齐声诵读《弟子规》。也曾经有家公司开出18万年薪聘请一名客户总监,其招聘海报对应聘者的要求,第一条是“熟背《弟子规》”,第二条是“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该公司的老板认为,目前还找不到一本书像《弟子规》那样能有效地管理员工的行为举止。国学经典《弟子规》已经被许多人视为能有效地管理人心的管理圣典和企业文化。因为与经典为友,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规范和方法,同时也获得了自我修养、自我管理,甚至团队管理的理念和启迪。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你愤怒吗?读《弟子规》吧!你痛苦吗?读《弟子规》吧!你无助吗?读《弟子规》吧……”当时,我对此话感到非常疑惑。可是,在仔细研读了这本薄薄的小书之后,我感到它真的具有这样的神奇功效。如果你和以前的我一样愤怒,一样痛苦,一样无助……那么,请你认真阅读《弟子规》和笔者在此书中与大家分享的心得。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一定会有所启发,改变你的心态,进而改变你的世界。

作者

2009年11月1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