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温铁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和政策研究”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原因和背景的分析,对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和战略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这一观点突破了将新农村建设仅仅作为缓解“三农”问题的理解,从而明晰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两条重要标准,有助于国家调整宏观经济结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本书最具特色的写作方法是“社会试验法”。作者依托在全国14个省的30多个村级和县级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对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干预性试验,而研究中的许多重大发现恰恰来源于这些试验。这也是本书旨在推进本学科领域研究方法转变的持续努力的又一重要尝试。
导论/1
主报告:新农村建设战略贯彻中的主导与主体之辨
第一部分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问题与战略意义/9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9
二、“三农”问题的基本背景与制约矛盾/11
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意义/17
第二部分 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主导”/28
一、我国农业政策的演进及政策效果/28
二、部门和资本下乡的农民合作化道路/35
三、乡村治理危机及其缓解/48
四、新农村建设需要讨论的两个“认识误区”/53
第三部分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农民主体/60
一、“农民主体”关乎成败/60
二、地方和基层培育“农民主体”的试验经验/64
第四部分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两难”/85
一、农村基础设施问题产生的背景/85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91
三、农民主体的成长悖论/95
四、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96
第五部分 农村金融新政与金融体系重建/99
一、背景回顾:农村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99
二、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影响评价/101
三、“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与农村“金融新政”/103
四、与农村综合发展相关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105
第六部分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政策建议/112
一、以综合合作社作为中国农民合作的发展目标/112
二、促进中国农民合作发展的政策组合/113
结语/117
附录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新农村建设/118
一、日本新农村建设/118
二、韩国新农村建设/134
三、台湾省新农村建设/149
分报告
第一部分 2000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162
一、理解“三农”问题的基本逻辑框架/162
二、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167
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189
第二部分 农村对抗性冲突及其预防和转化/202
一、引言/202
二、改革以来宏观经济波动与农村治理危机/217
三、农村对抗性冲突的微观视角/230
四、农村对抗性冲突难以转化的问题分析/237
五、农村对抗性冲突良性转化的实践经验/242
六、结语/250
第三部分 部门和资本下乡之下的农民合作化道路/252
——3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做法和政策启示
一、兰考试验:外部力量、农民精英和当地政府结合增强农民发展合作社的主体意识/253
二、梨树试验:创设资金互助合作社制度,突破发展合作社的资金瓶颈/264
三、瑞安试验:搭建涉农部门合作平台,利用部门资源扩大农民合作社成长空间/273
第四部分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体制改革/281
——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制度供给/281
二、支农资金整合改革的困境——从“天女散花”到“单兵突进”/283
三、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293
四、对策之一:“农民本位”/298
五、对策之二:社会资源动员机制/301
六、结论与建议/316
主要参考文献/319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