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西医教育本土化发展为背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入考察了西医及其医学教育的导人,具体分析了民国西医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历程,认真探讨了民国西医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我国当今医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际,深刻阐述了民国西医高等教育历史经验的现实启示。作者的这些见解,涉及西医高等教育的一些核心问题,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性,值得重视。
缘起:为什么偏偏是西医?
上篇
第一章 滥觞
第一节 西医来袭的幕后
1 夕阳下的大清国
2 那把柳叶刀——西医的出现
3 暮鼓晨钟——清末医学教育的一些改革举措
第二节 我国西医历史上的几个第一
1 第一位来华医生
2 第一个学西医的中国人——关韬
3 中国第一个西医毕业生——黄宽
4 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澳门眼科医院
5 第一所西医学校——博济医校
6 第一所国人自办的西医学校——北洋医学堂
第三节 凝聚:成立自己的组织
1 中国博医会轶事
2 说话的地方:办刊
第四节 西医书从哪里来?
1 译书出版奇人丁福保
2 中国早期其他西医书籍的编译
第一章盘点
第二章 曲折(1911年~1926年)
第一节 利益纷争下的医学教育市场
1 第一类:列强之争
2 第二类:中外之争(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3 第三类:国内派别之争
第二节 自己人的组织——中华医学会
1 社团之概念
2 中华医学会传奇
3 雨后春笋——民国医学社团及期刊
第三节 契机——两次学制改革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1 1912~1913学制
2 1922新学制
3 两次学制改革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破冰——医学院校里出现女生
1 早期习医女子的影像
2 女子习医的独特要求
3 正规化
4 前景
第二章盘点
第三章 自强(1927年~l937年)
第一节 本土化的标志——上海医学院的创立
1 理论先行
2 时机成熟
3 战上海——创办国人自己的医学院
第二节 正道——医学教育机构与课程标准
1 卫生行政与医学教育机构的设立与沿革
2 医学教育委员会
3 课程标准
4 教材建设
5 教科书的审查
第三节 成绩
……
第四章 创伤(1937年~1949年)
中篇
第五章 教会(医学教育)
第六章 国立(医学教育)
第七章 私立1(医学教育)
第八章 私立2(医学教育)
下篇
第九章 协和——民国西医精英教育的典范
第十章 东北医学教育往事
第十一章 公共卫生
尾声 民国西医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文献出处
附录1 近代中国西医史年表(1800年~1949年)
附录2 上海出版的医药类期刊一览(含中医类及已经停办的)
附录3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编审委员会图书审查及审查致酬办法
附录4 审查格氏系统解剖学二版意见书及来往函件
附录5 审查汉译第八版《哈氏生理学》意见书及来往函件
附录6 国立大学医学院及独立医学院名单
附录7 协和1922年~1923年课程表
附录8 协和1925年~1926年课程表
附录9 协和1931年~1932年课程表
附录10 外科医生工作日程表
附录11 中国学生对当年日本教师的回忆
代跋 大禹后人的一生坚守——记医史学家姒元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