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具有多重效应,最基本的是增长效应、风险效应和分配效应。本书首先对金融自由化效应理论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尤其是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金融自由化与收入分配这三个方面的实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论。然后在对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中国金融自由化的三个效应:增长效应、风险效应和分配效应。本书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分析了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这三个效应,并在Tomeu等人(2004)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分解金融自由化的增长效应、风险效应和分配效应的经验分解方法。本书还对资本市场自由化、银行业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最后本书分析了世界各国实施金融自由化的模式,重点分析了日本、阿根廷和韩国的金融自南化效应,并总结了其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影响深远的金融制度变迁现象。金融自由化缓解了金融抑制,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增强了金融机构为投资项日融资的能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很多国家在实行金融自由化后陷入了金融危机当中,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使金融自由化再次成为一个热点论题。金融自由化其有多重效应,最基本的是增长效应、风险效应和分配效应。本书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分析了中国金融自由化的三个效应,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及相关政策建议。
本书可作为高校经济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从事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者和对中国金融发展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第1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2章 金融自由化理论研究进展/12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演变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实证研究进展: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实证研究进展: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实证研究进展:金融自由化与收入分配
第五节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论
第3章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42
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改革
第二节 中国国内金融自由化的路径
第三节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第四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水平
第五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路径与动力
第4章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74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的设计
第三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评论
第5章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93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中国金融风险指数(Fc)的构造
第三节 中国金融自南化与金融风险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第6章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收入分配/106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的演进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影响收人分配的传递渠道:文献评述
第三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第四节 结论
第7章 中国金融自由化效应的分解/138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效应:初步的综合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效应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效应的分解
第四节 结论
第8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自由化与经济发展/165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自由化进程
第二节 资本市场自由化:研究进展
第三节 资本市场自由化与经济发展:模型分析框架
第四节 中国资本市场自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五节 结论与评述
第9章 中国银行业自由化效应研究/197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自由化进程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自由化指数的构建
第三节 中国银行自由化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总结和评论
第10章 中国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与经济发展/224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进程
第三节 资本账户自由化与经济发展:福利效应
第四节 资本账户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第五节 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与经济发展
第六节 资本账户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第11章 金融自由化:国际经验与教训/272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及其模式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以日本为例
第三节 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以阿根廷为例
第四节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以韩国为例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12章 总结/298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