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之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推广的重要大众读本。在本书中,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马歇尔的把深刻的理论写得通俗易懂,而且把握住了经济学这门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精义,他提出的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经济学原理(精)/世界人文经典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济学原理》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之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推广的重要大众读本。在本书中,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马歇尔的把深刻的理论写得通俗易懂,而且把握住了经济学这门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精义,他提出的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内容推荐 《经济学原理》是新古典经济学派、剑桥经济学派领导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品。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书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为微观经济学各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为经济自由之路做了总结。马歇尔提出的“静态分析范式”现在已经演变为局部均衡分析法,创造了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他提出的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这本书的基础理论浅显全面,是学习经济学的权威入门读物,畅销世界各国,一直被欧洲著名学府列为经济学入门读物。 目录 第一卷 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经济学的实质 第三章 经济规律 第四章 经济研究的目的与课题 第二卷 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财富 第三章 生产、消费、劳动和必需品 第四章 收入与资本 第三卷 论需求及其满足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欲望与活动 第三章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第四章 需求弹性 第五章 一种物品不同用途的选择 第六章 价值与效用 第四卷 生产要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土地的肥力 第三章 人口的增长 第四章 人口的健康与强壮 第五章 工业训练 第六章 财富的增长 第七章 工业组织 第八章 分工及机械的影响 第九章 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第十章 大规模生产 第十一章 企业管理 第十二章 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 第五卷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第一章 论市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第三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四章 资金的投放与分配 第五章 各种需求与供给 第六章 混合企业各部门应分担的费用 第七章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 第八章 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第九章 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第十章 从报酬递增规律看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第十一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 第十二章 垄断理论 第六卷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章 分配概论 第二章 劳动工资 第三章 资本的利息 第四章 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 第五章 地租 第六章 土地租佃 第七章 分配总论 第八章 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 第九章 进步和生活程度的关系 试读章节 想象是经济学家最需要的三种重大能力——知觉、想象和推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让人看到隐藏于表象之下的事物发生的原因,也能够发现隐藏于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下那些不显著的结果。 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有一种天然的优点,研究人员必须得到一个真理——正确的结论,而且必须在日后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如果他们仅仅关注事物的表象,而忽视了事物各方面的相互联系,看不到某些细小的变化都能对周围的环境因素产生巨大改变,那么,不久后他们便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真正严谨的物理学学者,不会满足于对事物大概或笼统的研究,而会从大局出发,分析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并将其量化。 经验告诉人们,对那些浪费成性的人进行毫无顾虑的援助,哪怕从表面上看并无过多不妥,也会对其性格的培养和家庭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于是,我们知道,对于某些小事件,人们能够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知道其原因和结果。但是,如若我们要判定提高就业稳定性的并无明确结果的计划所能带来的真正后果,就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观点,如更多努力的研究,更长远的眼光以及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而要具备这些,我们就必须去了解,信贷、对内贸易、对外贸易竞争、农作物收获和价格等各种变化怎样密切相关,以及它们如何对就业稳定性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我们还必须观察西方世界的每一个重大经济事件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其他各地的至少是某些行业的就业状况。如果我们只是看到现阶段造成失业的某些原因,恐怕无法改变这种情况的继续发生,甚至会造成更加糟糕的状况。如果我们去追寻隐藏在背后的不明显的因素,并分析其重要性,则对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有重大的帮助。 自然科学需要精确性,人文科学研究却并非如此,于是“捷径”成了人文科学研究者青睐的选择,虽然这种“捷径”并不可靠,但却极有诱惑力。即使他能创造出一条更为严谨、能直达目的的道路,他也不会这么做。科学的历史学者无法进行实验,也没有标准去估计历史事件所占的相对地位。但是这种估计是需要时常出现的,如果没有对某些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暗示性估计,他就不能得出某种结论,这个原因或者这类原因所起的作用,大于或者小于其他原因。当然,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才能够知道如何相信自己做出的判断和估计。经济学家也面临同样的困扰,只是程度上稍有减弱。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做到准确性和客观性,这一优点是和物理学家相同的。至少,如若对现今或稍早之前的事件进行研究,其必须对事实进行不同的归类,而对这种归类所需要做出的明确的描述,在数字上往往是近乎正确的。这样,他研究隐藏于表象之下的不显著的原因和结果,并把整体的复杂分拆为各个小的因素,再把这些众多的因素重新整合,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任何一个行业的高工资,无论是因为“标准规则”还是由于其他方法得以保持,我们的想象力就要去寻求一种结果——那些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却因为这种“标准规则”而不能做的那些人的生活情况究竟如何。他们的生活水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总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而另外一些人却越来越不如意。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大多数人的财富处于增加状态,减少财富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如果不深入进行研究,我们就会认为是这样一种情况。然而,如果进行科学的研究就会发现,事实是完全相反的。由于英国的部分影响,某些在澳大利亚奋斗的殖民主义者们总是爱从事冒险事业,而这种事业往往会给工人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英国不同,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广阔土地和资源的地方,具备很大的财富潜力,如果工业因此衰落了也会很快恢复生机。现在有一些人建议在英国也采用澳大利亚的模式,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英国如果碰上了这样的失败,打击将会很严重。今后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对这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活动必须是一丝不苟的。 P27-28 序言 对一个社会来说,它的经济状况总是经常变化的,对每个时代的人来说,人们总是会从自己特定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欧洲的其他国家,或者是美国,经济学都比之前要更盛行一些。不过,所有这些现状都只是说明,经济学是一门缓慢向前发展的学科。在当代最有价值的那些经济学著作中,有些内容乍看起来跟之前的理论有矛盾之处,不过随着研究的进行,这些著作中的那些不完善之处会渐渐被修正。我们就可以发现,经济学中一贯的原则理论并没有发生改变。新学说不仅是旧学说的补充说明,而且还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进步,甚至还对某些方面进行了修正,有时会因为研究重点的改变而使旧的理论有了新的意义,不过很少将旧学说推倒重来。 根据我们这个时代的著作,再联系到现实中新出现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我们将要对旧学说进行新的解释。本书第一卷会对这本书涉及的范围以及写作目的进行说明;在第一卷的最后,还会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一个概述。根据英国传统的理解方式,经济学的职能可以被认为是:对经济事实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从已经获得的知识中来判定各种原因所能造成的结果。我们认为,经济学上的规律是用陈述性的语句来表达某种倾向,而并非是通过命令性的语言来说明道德上的问题。所谓的经济规律和推论性的事实,都不过是一部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资料而已。 对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必须将道德的力量考虑在内。曾经确实想过以“经济人”的活动为主要对象,成立一门抽象经济学。所谓“经济人”指纯粹为利益而活,不受道德影响的人。这种想法并没有实现,甚至没有真正地试行过。这是因为,所谓纯粹的“经济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不可能单纯为利益而活,他有家庭,有感情,有思想,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不过,因为他的动机总是被认为含有家庭的因素,所以也可以认为这其中还包括别的其他利人性动机。这种说法好像并没有什么道理,我们在这本书里将个人的正常行为都看作是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在某些环境下的必然行为。我们对起作用的规律并没有重视,虽然规律的作用都是对人有好处的,不过在这本书里却没有这样的打算。本书的特点在于,我们重视对连续性原理的各种应用。 有关这个原理,不但可以被应用到有关动机的道德特性上(个人在做选择时,都会受到这种特性的影响),而且可以被应用到人民对目标进行追求时的努力和奋斗中。如此一来,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下面的事实:城里人的活动,是一种基于精明和长远的算计,通过努力和才能来进行,相对于既没有动力又没有意志力的一般人的活动,在连续的程度上是存在区别的。像那种正常性的节俭行为,为了获得报酬而努力工作,或者是找到最划算的市场,又或者是为自己和弟子们留心最好的职业,这些行为都是同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成员有关系的。不过,当了解这点时,正常价值的理论就可以被应用到非经营性的活动中了。当然,相对于商人或者银行家的行为来说,这种活动又没有那么精确。 正常的行为同暂时看来不正常的行为比起来,似乎并没有明显的不同。同样的道理,正常价值同所谓的“现在的”“市场的”以及“偶然性的”价值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不正常的价值只是因为偶然因素产生的,而正常价值则是一般情况下的正常结果。不过,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因为连续程度的不同而结合在了一起。联想到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变化,当时我们认为可能是正常价值的情况,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表现罢了。从一年的历史情况来看所谓的正常价值,如果从整个世纪的历史出发来考虑,只在当时存在价值而已。这是由时间的连续性造成的,而时间也总是每一种经济难题产生的原因。对大自然来说,时问并没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但因为一些不经意的原因,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对一种问题来说是短期的情况,对另一种问题来说却是长期的。 比如说地租和资本的利息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是要靠我们内心对时间的长短看法来定的。一样东西,在被看作是自由流动性的资本或者是新投资的利息时,是很恰当的,但如果被当作是旧投资中的一种地租,那就更适合了。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它们是可以结合起来的。即使是土地的地租,也不能被看作是完全独立的存在,而应该被作为是某种类别中很重要的事物。诚然,地租有自己的特征,而且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际中的观点来看,这种特征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自身跟他使用的工具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牺牲形成的供给和需求各有各的特征,而且同有形货物是不同的,不过,这些都是人类付出劳动得来的成果。劳动的价值理论同产品的价值理论是不可分割的,这两者好像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虽然在细节上有一些不同,但只要经过认真研究,可以得知,它们之间的区别都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就好像鸟类和兽类之间的区别一样,它们虽然外表看起来十分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供需平衡理论是分配和交换理论中的一个贯穿始终的理论。 这样的连续性原理还可以被应用到名词的使用中。有人曾做过这样一种尝试,将经济性商品按照明确的种类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对货物做出很多简明的命题,用来满足经济学家在逻辑上的追求,和普通人对那些看起来很深奥但是又很好理解的理论的嗜好。然而,这种尝试因为没有对大自然做出划分,造成了很大的缺陷。越是简单和绝对的经济学说,假如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它指出的界限,那么将它应用到实际中会带来很大的混乱。在现实生活里,资本和非资本之间,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之间,生产和非生产的劳动之间,都没有明确的区别。 近代以来的一切经济思想派别,关于发展的连续概念方面,都是相同的。不管对这些派别产生的影响是在何种范围内,比如像赫伯特·斯宾塞在著作中提到的生物学方面的影响,或者像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以及欧洲大陆和一些别的国家的伦理历史研究的对历史和哲学的影响。生物学、历史和哲学都对本书中说明的观点产生了实质上的影响。不过这些观点在表面上看来受数学的影响最大,比如古尔诺在《财富理论中数学原理的研究》中的观点。看古尔诺的书时,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困难——经济学中的问题,其中的关系不能被看作是连续的因果关系,比如说乙由甲决定、丙由乙决定等等,而是将它们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大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如果用简单的方法来研究它,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 在古尔诺和屠能的影响下,我开始对一些问题重视起来:不管是在精神世界还是在物质世界,我们对自然界的观察,跟增加量的关系要比跟总量的关系大一些。特别是在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是一个连续函数的情况下,在稳定的环境中,商品的边际增加量同它的生产费用增加量是相互对应的。没有数学符号和图表的帮助,要想明白这种连续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图表的使用并不需要特别的知识,图表相比于数学符号来说,可以将经济生活的情况表达得更加正确和明白。在本书里并没有使用符号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可以省掉的。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对很多重要的原理理解得更加清楚。 当我们了解了图表的应用方法后,就不愿意再使用别的方法去解决很多纯理论性的问题了。 在经济问题上,纯粹的数学方法所起到的作用,相当于是将一个人思想中的一部分快速、简洁、正确地记录下来,以供自己日后使用,并且使人相信他所作的结论是在有充分前提的条件下得出的。但在必须使用很多符号来解释经济问题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然除了作者本人以外。古尔诺通过使用数学上的方法,为自己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很多人都从对他的研究学习中获得了收获。但将经济学说同那些枯燥冗长的数学符号相联系之后,是否可以吸引人来阅读,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过,在对数学语言的应用中,已经证明了我的观点,这些将在本书的附录中提到。 1890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从未有一本书像它这样涵盖了如此多的细节,又如此深入地挖掘了基本的原理。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A.C.庇古 它是一本如此全面而深刻的著作……以至于我在评论时,不得不控制自己,不要在它所具有的普遍的科学性、严谨结构,甚至文学价值等方面作过多的褒奖。 ——19世纪德国著名财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 约翰·斯坦利·杰文斯看到壶中的水开始沸腾了,于是像个孩子似的欢呼起来;马歇尔也看到水壶沸腾了,他却悄悄坐下来,造成了一部发动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从根本上说,与其说马歇尔创造了还不如说他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分析的工具,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真理,而是一个去发现真理的“机械”。 ——约瑟夫·熊彼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