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琵琶行(附光盘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一书是琵琶演奏家吴蛮的自传,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编。书中有他人对吴蛮的印象、评价以及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同时也有详细记录了吴蛮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成名一路的成长历程。该书文图混排,文字优美,具有收藏价值,热爱音乐、喜欢琵琶的读者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丝绸之路琵琶行(附光盘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琵琶行(附光盘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一书是琵琶演奏家吴蛮的自传,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编。书中有他人对吴蛮的印象、评价以及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同时也有详细记录了吴蛮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成名一路的成长历程。该书文图混排,文字优美,具有收藏价值,热爱音乐、喜欢琵琶的读者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洛秦编的《丝绸之路琵琶行(附光盘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是关于琵琶演奏大师吴蛮的一本全方位立体读本,收录吴蛮的文字、影像、传记,以及音乐界知名人士、媒体关于她的书写和评论,并随书附有吴蛮演奏曲目的光盘。 目录 序言:丝绸音乐之路上的文化大使 吴蛮印象——给琵琶一个新的定义 吴蛮印象——给琵琶一个新的定义 吴蛮与我的《第二琵琶协奏曲》 一位有天下情怀的音乐家——记我所认识的吴蛮 琵琶演奏大师吴蛮的国际音乐生涯 因人文而“完整”——我所认识的琵琶家吴蛮 吴蛮传记 琴碎一声震世界 启程 进入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习 进入新大陆 光耀异乡 与中国作曲家 与西方作曲家 音乐创作 与马友友 美西生活 无限之音 瞻前顾后 吴蛮文论与演讲 传统音乐在世界音乐市场中的角色思考与实践 我为编舞大师马克·莫里斯(Mark Morris)“打酱油” 我在上海国际特奥委会开幕式“露了一手” 我的杂感 吴蛮音乐生涯自述 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 瑰宝乐器的再次绽放:吴蛮使用她的新琵琶与哈特福德交响乐团的首演 2013年度乐器演奏家:吴蛮 艺术大师吴蛮 琵琶大师 器乐演奏家大奖获得者吴蛮 卡内基音乐厅,通往中国之路 吴蛮首次访问新奥尔良并与路易斯安那爱乐乐团联袂出演中国琵琶协奏曲 路易斯安那爱乐乐团的独奏者吴蛮,与怀旧情愫相碰撞的浸涸着民族风的新奥尔良首演 古老乐器在海外重获新生 与丝路合奏团的合作,迎来了吴蛮的飞跃 弹奏琵琶的女性 音乐节访谈:琵琶演奏家的使命是将全新的音乐体验带到美国 吴蛮描绘的琵琶古道:多年来挖掘乐器的新声音,深入研究传统音乐的音乐家 中国殿堂级大师演奏高难度乐器:迈克尔·丘奇对话国际公认知名艺术家吴蛮,一探中国乐器琵琶的历史重要性 吴蛮回顾:琵琶的神童教育和吸引 友人围绕的最佳琵琶弹奏 萨沙·库克(Sasha Cooke)、吴蛮和路易斯安那管弦乐队在新奥尔良进行了高水准演出 吴蛮与弗雷斯诺交响乐团 吴蛮倾情演绎神奇“魔法” 亚洲主题音乐会传达异域风情 音乐大师吴蛮的维吾尔族音乐演出 引人入胜的《边境之地》 吴蛮和克罗诺斯四重奏乐团携多媒体式音乐会走进斯坦福大学 女性独奏家的琵琶即兴演奏会 音乐家吴蛮与丝路音乐大师合作进行中国巡演 吴蛮评价集锦 附录1 吴蛮音乐活动大事记 附录2 附赠吴蛮琵琶演奏作品CD目录 试读章节 林石城先生 吴蛮在研修硕士时拜师林石城先生,他在琵琶界的辈分最高,年纪也最大,是上海浦东琵琶流派的传人;林老师是硕士的导师,也是吴蛮大学老师刘德海先生的老师,在琵琶界极受尊敬。他亲手传下第一手的浦东琵琶乐谱,教导浦东派正宗的特点,譬如气势雄伟的武曲,沉静细腻的文曲,还有各种特殊的手指弹法和变化、吟奏、音色变化和锣鼓奏法等等。这位爷爷级的老师,话不多,只用手示范,不另加解说,所以学生必须有悟性才能模仿学习。除了琵琶外,他也是个中医,因为在当年,琵琶和中医都是家传的手艺。这位老师爱惜才能出众的吴蛮,如果他在上课时发现她有咳嗽发烧之类的事,会为她摸头把脉,马上开一剂中药给她吃。他开的方子一吃下,没有两夭吴蛮就好了。林师母是个能说会道的老太太,在课余休息时,师母会走过来谈天说地,好似为沉默的老师作点补偿,林先生则抽着他的香烟,顶多插入两个呵呵笑声而已。 以往吴蛮专注琵琶的技术,这时她开始回头看,学习琵琶的传统曲子,研究各种流派以及它们的历史、演变和语言的特质;她广及中国琵琶四大流派,除了浦东派以外,还研究崇明派、汪派和平湖派。暑假的时候,林先生曾带她去上海亲自探访汪派的金祖礼先生和崇明派的范佰焱先生。林石城先生曾在1959年著作《琵琶演奏法》,把上海汪昱庭列为琵琶流派之一,尊崇汪派演奏家运用琵琶上出轮的突破。各流派都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十面埋伏》和《月儿高》这些名曲,每个曲子都因流派不同而有十几个版本;吴蛮就把不同的版本拿来作对比,分析它们风格的异同、来龙去脉和渊源传统。 走穴打江湖 研究生在校园里可算是老资格了,看着那些大学部的学生,他们自觉高了一截。硕士生每月可拿65元补贴,吴蛮的爸爸做教授也只拿53元一月,而当幼儿老师的妈妈每月才拿50元薪水。研究生在学校有吃有住,还有这么多钱,像是一步登了天。家里从来没有为吴蛮读书花过钱,她还不时孝敬父母,给他们买了黑白电视(那时还没有彩色电视)和一些小电器,都是当时家家户户羡慕的奢侈品。 吴蛮开始在课余“走穴”赚钱,参加唱片录音。当时民歌开始盛行,也普遍流行邓丽君的歌曲,她以琵琶伴奏民歌流行曲,录音一次100元,赚得好过瘾。录音棚常打电话来找她,一进录音棚,她马上戴上耳机,不到一小时可以录好几首曲子。她看谱的速度很快,拿起曲谱可以立即弹出来,所以这些钱赚得轻松愉快,录音棚特喜欢找她,而她也得到宝贵的录音经验。也有家长带孩子来跟她学琵琶,那时不兴收学费,家长偶尔也会给5元或10元,或者请她吃顿饭。每当寒暑假,她到外地“走穴”,在各地的舞台参加文艺晚会敢是“大杂烩”表演。同学之间会通风报信,说某某地方有个活要不要一起去干,然后大家就组团一起去外地打江湖,河南、山东、安徽等省都这么去过。就这样,吴蛮认识了社会上一些艺术界的朋友。 这些经验让吴蛮受益匪浅,加强了她识谱的能力和速度,认识了舞台的业务情形,尤其是意识到观众的重要JI生。一个节目一旦登场,就要马上吸引观众,懂得如伺定位,如何在仅有的六七分钟内把握观众的注意力。这些地方剧场的观众习惯大声喧哗,在台下彼此聊天吃东西,使吴蛮在最初登场的时候颓丧不已,难过得几乎不想弹下去。随着经验的积累,她渐渐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演学到一些煽情的能力和技巧,把舞台和剧场当作实验室,努力学着与观众交流。她也不再拘泥于古典的乐曲,乐于伴奏当时的流行音乐,甚至也喜欢独奏流行的曲调。 P103-104 序言 序言 丝绸音乐之路上的文化大使 引子 昨晚收到吴蛮发来的原创微信作品《吴蛮琵琶与文化漫游——我去约旦国干什么?》。吴蛮在此日志式的写作中回顾了她2016年的工作经历,这篇是该系列之二。 2017年2月13日一早,我又收到吴蛮发来的新信息: “Win the Grammy the BestW0rld MUSlC Album today!” 今天(美国时间2017年2月12日)刚获得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 我的回复:“又有喜报,祝贺祝贺!” 吴蛮的喜讯太多了!她又为自己众多国际音乐大奖新增了一项。这是她参与马友友“丝绸之路乐队”合作的又一成果。吴蛮接着又发了一条微信—— 这是我老公写给他朋友的,可以了解一下: 吴老师参与的“马友友及其丝绸之路”的唱片刚刚荣获格莱关“最佳世界音乐”唱片奖。开篇第一首就是吴老师作曲的《汶森之歌》,也叫作《绿》。是根据犬子4岁时边玩边哼哼的一个调子创作的。他哼的调子我们两个人都没听过。问他从哪儿听来的,他说是他自己脑子里的.就信口唱出来了。吴老师颇为诧异就随手记下来,后来就写成了作品,为的是纪念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曲子几经变迁,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变成大家一起来纪念了。反而当初的调子只剩下个影子。也不错,作个纪念。 看到这段信息,很感动。一段幼儿随便哼哼的即兴旋律如今成了国际大奖作品之一。虽然当初的“调子”只剩下“影子”,但是它永远定格成为他们三口之家美好时光的“影子”。 1 吴蛮,何许人也? 吴蛮如今名扬四海,但是,大概国内读者及观众对其所知还不多。 先从一则故事说起。2013年10月9日,《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题为《瑰宝乐器的再次绽放——吴蛮使用她的新琵琶与哈特福德交响乐团的首演》的文章(作者:詹姆斯·奥斯特莱克)。标题中有几个关键词: 其一,“新琵琶”。一把新制作的琵琶值得如此作为标题来宣传?人们可曾听说新出产的斯坦威钢琴的首演被作为宣传的话题?没有!可曾听说新制作的小提琴被哪位名家试奏而出名?不可能!小提琴可是只因古老而显得名贵,例如意大利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古琴亦然,例如宋徽宗的古琴。据报道,2010年2月5日晚,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亮相北京保利秋拍,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1.3664亿元成交,创造了世界古琴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乐器拍卖纪录。 其二,“瑰宝乐器”。此“新琵琶”被著名的《纽约时报》称为“瑰宝乐器”,并且将与交响乐团合作首演,能享受如此荣誉完全归功于另一个关键:“吴蛮”。 其三,吴蛮。这位早已经是国际音乐舞台上的明星中国音乐家,《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将其再次推上风口浪尖,变得几乎家喻户晓。 那是一则什么故事呢? 2014年春天我与吴蛮见面时,她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2013年6月下旬的一天,她搭乘美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去参加一个国际艺术节。刚登机不久,机舱内突然一声响亮的碎裂声惊动了所有乘客,特别是重重地敲击了吴蛮的心。因为一位空姐马虎安放,吴蛮的琵琶从行李架上跌落,琴颈断裂、严重损坏。当时,吴蛮几乎要泪水喷流而下。这件跟随她在美国闯荡17年之久的心爱乐器竞这样惨遭断颈,她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景象。然而,当时机组成员及航空公司还完全不以为然——乐器?不就是有几根铁丝的会发声音的木头块么。而对于吴蛮来说,它可是她的整个生命啊!理性的吴蛮并未对此动怒,她眼下需要冷静思考:第一,怎样解决几小时后的演出;第二,如何与美航交涉;第三,怎样让无知的美国空姐及航空公司认识到琵琶这把特殊乐器的音乐价值及其文化尊严。 最后,吴蛮用借来的琵琶顺利完成了演出,她用脸书(Facebook)发布这一不幸消息,引起了大量同行和朋友的关注。通过律师的交涉和《纽约时报》的多次采访,美航这才知道吴蛮何许人也,琵琶这件乐器何许物也,他们闯下了何等重大的祸也! 吴蛮以冷静、智慧和自信的方式一一解决上述问题。美航向吴蛮真诚地赔礼道歉、全责赔偿损失,吴蛮也由此有了一把新琵琶。 那么,吴蛮到底是什么身份,才使得傲慢的美航低头“认罪”呢? 读者手中的《丝绸之路琵琶行》是一部关于“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虽然如今“大师”在中国漫天遍地,但是,在此冠吴蛮以“大师”之名,并非徒有时髦之表。以下众多“第一”建构起吴蛮成为琵琶音乐艺术“大师”的名副其实: 1992年,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琵琶与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合作组合成为特殊弦乐五重奏的创举形式登上世界音乐舞台; 1993年,美国卡内基音乐厅首演琵琶协奏曲。成为在此演出的第一位中国器乐演奏家; 1993年,由西方(英国)唱片公司Nimbus第一次录制发行中国传统音乐专辑《吴蛮琵琶》,同年获法国Diapason唱片奖; 1994年.成为英国著名BBCProms音乐节创办百年来邀请的首位中国音乐家; 1994年,第一次与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乐团共同委约谭盾创作作品《鬼戏》,于纽约“下一波艺术节”首演; 1996年,与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乐团合作的《早期音乐》入围格莱关最佳跨界音乐专辑奖,第一次与格莱美音乐奖结缘; 1998年,荻哈佛大学研究学者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世界传统音乐家; 1998年,参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发起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成为创始成员; 1999年,获得格伦·古尔德的音乐新人大奖,成为第一位女性演奏家及第一位以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获此殊荣的演奏家; 1999年,应美国政府(前总统克林顿)邀请,成为第一个进入白宫演奏的中国音乐家; 1999年.第一次参与美国学术领域.担任哈佛大学BUNTING研究院音乐评委,全美作曲家基金会评委: 2000年。作为欧洲乐团第一次邀请的中国琵琶演奏家参与跨世纪2000年音乐会,指挥艾森巴赫,德国北吾F国家广播乐团; 2002年,应荷兰皇室之邀成为欧洲皇室演奏中国音乐的第一人; 2003年,与世界三大古典音乐艺术经纪公司之一lCM(现为Opus3)签约成为其旗下唯一的中国传统音乐家: 2006年,与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乐团合作的《你偷我之心》荣获格莱美“最佳跨界世界音乐专辑奖”; 2007年,第一次任音乐策划,担任世界著名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中国音乐节”节目委员会成员并成功策划两场中国传统音乐会。将陕西老腔、山西道教乐班、侗族大歌、古琴等带入美国主流音乐市场; 2008年,专辑《传统与转变》荣获格莱关“最佳协奏曲独奏家演奏奖”(罗·哈里森《琵琶协奏曲》); 2008年,所参与专辑《莫斯科独奏家乐团》获“格莱美最佳室内乐演奏奖”(琵琶与弦乐队)提名; 2009年.所参与丝绸之路乐团专辑《地图》获格莱美“最佳古典跨界奖”提名; 2010年,获“美国艺术家”大奖; 2010年,专辑《边疆——吴蛮和丝绸之路音乐大师》入围美国音乐独立唱片“最佳唱片奖”; 2011年.成为第一位应邀出席瑞典“波拉尔音乐大奖”(PoIar MusicPrize)盛会颁奖嘉宾的中国人; 2013年,荣登美国音乐“年度演奏家”风云榜,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世界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家; 2013年.首次与悉尼交响乐团在悉尼歌剧院首演中国作曲大师赵季平为她量身订作的《琵琶第二协奏曲》,这是第一次由西方乐团出资委约琵琶协奏曲; 2014年,《听见彩虹谣》荣获第57届格莱美奖“最佳世界音乐专辑”提名,这是吴蛮的唱片第6次获格莱美奖提名,但却是其个人策划并演奏的中国音乐第一次登上该奖最佳“世界音乐”顶峰; 2014年,与台湾音乐家合作的中国语版专辑,揽括琵琶的经典古曲《琵琶蛮》(台湾风潮唱片)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传统专辑”; 2014年,成为美国加州亨廷顿艺术博物馆首位驻馆艺术家并被聘为音乐顾问; 2015年,被邀加入古尔德基金会第11届评委会,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传统器乐音乐家。当年第11届古尔德大奖得主美国作曲家格拉斯是吴蛮的老朋友,他们有过多次合作。例如,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上吴蛮表演的琵琶协奏曲即是格拉斯为吴蛮所作; 2016年,纪录片《陌生的音乐人》提名格莱美最佳音乐纪录片奖。由奥斯卡获奖导演尼维勒(MorganNeville)执导,吴蛮是四位主角之一。 除此之外,吴蛮是第一位受邀在英国皇家阿尔伯厅、维也纳金色大厅、德国波恩贝多芬厅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等著名音乐厅演出的中国乐器演奏家。她和大提琴家马友友为日本NHK新版《丝绸之路》录制的唱片《超越地平线》获全美最佳销售唱片第一名。《吴蛮,古典与现代琵琶音乐》被评为全美公共电视网“世界音乐”排行榜第二名。她创作和制作的《吴蛮——琵琶行》在亚马逊全球网“世界音乐类”被听众评为五星级唱片。 美国时间2017年2月12日吴蛮又获得第59届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马友友主持的丝绸之路乐队的专辑Sing Me Home,第一首就是吴蛮的作品《汶森之歌》)。 从上述成绩单所见,吴蛮被获“大师”称号当之无愧。 也因此,在2014年1月21日《旧金山纪事报》克斯曼(Joshua Kosman)在题为《艺术大师吴蛮》的一篇评论里说:“如果琵琶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在国际上声名远扬,大部分要归功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大师吴蛮。她不仅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琵琶大师,也是形式多样化的琵琶宣传者。” …… 《日记之四》:最后一天,我最期待的日子终于到了!经过6个机构严格的安全查核通过。开车3小时后,终于进入约旦边界叙利亚难民营心脏…… 完全是电视新闻中画面!一家一户住在一排排简易的铁皮房里,一片片上百上千个简易房子,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一路上,由于炎热的夏天,各家各户男人小孩光着膀子在简易房外水龙头边玩水消暑,看见我们经过,大人小孩都停下来,默默注视着我们。抬头,每条街都有名字,每排房子上画有各国国旗,司机告诉我是捐赠房子的国家。我发现大多是欧洲和北美国家的国旗。 我们在一排排画着五彩缤纷图的平房前停下,只见“国际小学中心”的字样。我们被告知为安全起见不能随便走动,活动区域仅限在小学中心,心里不免有些遗憾。这时.中心主任马丽(约旦人)跑过来,说一口流利英文,高兴地向我们介绍学校情况。孩子们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都在难民营完成,教材内容由约旦教育部制定。大学教育要到其他地方去完成。但,每个难民必须在营里住满五年才能申请去约旦其他城市的难民区,是否批准还要看运气,一层层审批研究,等待很久,很不容易。因此,有人在营里住10年,甚至更久。难民营与外界完全隔绝,没有电视,没有新闻,更没有网络和手机。四周大漠戈壁荒漠地带,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加上离开自己家园的痛苦,内心深处始终都有一定程度的忧伤感。每天基本无所事事,女人们就做手工制作来生活。看到这一切,我痛心地无言…… 难民小学的老师都是家长妈妈们自愿担任,她们都是在叙利亚受过高等教育。(顺便说一句,叙利亚在伊斯兰教国家中是非常开明温和的国家之一。)当我和另一位艺术家走进教室,五十位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坐满了教室,眨巴眨巴地睁着大眼看着我手里的琵琶,他们期盼看到“外面”的世界,见到“外面”的人,听“外面”的音乐。沙漠气候干热,简易房没有空调系统,可以想象50个孩子挤在一个房间里3个小时会怎样?我好像在洗桑拿浴,大汗淋漓。可孩子们非常仔细安静地听音乐,学画画。看得出来他们太喜爱我们了,希望我们能多停留一会儿。我同样地问:“你们有谁知道中国吗?”两个男孩子飞快地举起手,抢着回答:“不知道!”是的呀,不怪他们,这些都是零零后,甚至是难民营里出生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人为因素造成的战争带给他们动荡不安,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漂流四方。而有些成年人却出于自私的原因而歧视他们,排斥他们,人类生命之间有多不公平啊! 临离开前,孩子们全体给我们唱了一首叙利亚民歌《美丽的眼睛》。我们上车了,挥手告别……歌声还在空中飘着……飘着……我的心中下起了雨…… 2017年2月13日于太原邸,次日修订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你想从入门开始学习梨形中国琉特琴“琵琶”,在市场上再找不到比吴蛮更加技艺高超更有魅力的老师了。 ——《旧金山时报》 吴蛮是当代演奏家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她的工作使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多亏有她,琵琶再也不是神秘的异国之物,人们也不再对它一无所知。 ——《美国音乐》 若有哪位艺术家是多个艺术组织的大使,那一定是充满活力的琵琶演奏大师吴蛮。一位女性凭借自身天性的力量,不仅为中国传统音乐带来新的观众,也成为谭盾、特里·赖利(Terry Riley)等当代作曲家灵感的缪斯,她是一个关键人物。 ——《留声机》杂志 吴蛮是当今公共表演最优雅的音乐家之一,她展现出了将多种音乐融合的特殊天赋,给菲利普·格拉斯(PhilipGlass)和罗·哈里森(Lou Harrison)的一些杰出音乐作品带来了创作灵感。没有她,马友友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将是一条褪了色的丝带。 ——《洛杉矶时报》 吴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琵琶演奏家,四根弦的中国琵琶,拥有两千年的历史。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并为了寻找更广阔的音乐(琵琶)可能性,她冒险到了美国…… ——《财富》杂志评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