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融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迅速,并具有明显的垂直专业化特征,即出口中包含大量他国创造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衡量国际分工地位的指标在分析新形势下的国际分工地位时不免出现偏颇。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合理审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张咏华著的《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增加值角度下的垂直专业化》从增加值角度,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对“价值流”的衡量和分析,重新审视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相关话题此起彼伏。在万众一心助推“中国制造”跃升“中国智造”的时代潮流中,有必要对“中国制造”进行深度剖析,找寻出中国制造业成功崛起的因素,了解其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张咏华著的《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增加值角度下的垂直专业化》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其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程度及在其中的位置,并从增加值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国际竞争力以及要素收入,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分技术类别制造业行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数据说明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因与利益分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和动因
第二节 垂直专业化的利益分配:基于增加值角度的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要素禀赋
第二节 生产能力及规模经济
第三节 制度与交易成本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融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程度和位置
第一节 方法和说明: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及结构特征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链条分析
第四节 国家/地区间产业关联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网络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节 增加值贸易与传统总量贸易分析的比较及在中国的应用
第二节 增加值贸易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要素收入分配与中国分工地位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