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厌倦温情脉脉的梦》、《寄远方的朋友》、《面向大海》、《苦闷的小舟》、《向海洋呼唤》、《白色火焰》、《我喜欢远方船桨》、《安慰》、《双重生命》、《桥》、《波浪》……《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精)》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俄)康斯坦丁·巴尔蒙特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厌倦温情脉脉的梦》、《寄远方的朋友》、《面向大海》、《苦闷的小舟》、《向海洋呼唤》、《白色火焰》、《我喜欢远方船桨》、《安慰》、《双重生命》、《桥》、《波浪》……《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精)》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 内容推荐 《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精)》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在诗歌创作中,巴尔蒙特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巴尔蒙特的许多诗篇,抒发了两个世纪之交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良知,但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发出孤独的哀叹。译者根据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编选这本诗选,共分为八辑。本书是“诗歌俄罗斯”系列的第四本。 目录 太阳礼赞 我来到这世界 我们将像太阳! 太阳颂 太阳的芳香 我用幻想追踪 生存的教诲 金色的种子 自由的风 我是自由的风 风 高塔观望 风暴的马群 向风呼号 我不晓得明智 我厌倦温情脉脉的梦 寄远方的朋友 面向大海 苦闷的小舟 向海洋呼唤 白色火焰 我喜欢远方船桨 安慰 双重生命 桥 波浪 在海底水草之间 夜晚在海滨 假如你想 梦之谷 海魂 时空韵律 银河 午夜与光明 月亮 北方 黄金词语 黄昏 春天 秋天 秋天的空气 雷神匹隆 云梯 告别 诗与音乐 超凡脱俗 铁匠 俄语节奏舒缓 我的歌曲 词汇犹如变色龙 匕首似的言语 词语的和声 不要恐惧 我们说话用不同的语言 我怎样写诗 罪恶的语言 四分之一世纪 音乐的诞生 音乐 旷世奇才 莎士比亚 致雪莱 致波德莱尔 致莱蒙托夫 空中的道路 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德加·坡 致雪莱 十四行诗 商籁体赞 丑八怪 毒蝎 离别 请你们说说 自我加冕的帝王 要学会创造 烈火盛宴 指环 爱的表白 爱的表白 爱情的语言· 她像夜晚 我想得到你 给米拉·洛赫维茨卡娅 我将等待 无比温柔 你在这里 我跟她久久温存 委身于我而不指责 圆润的珍珠 选自组诗《离别的情人》 这么快 你爱的只是 为什么? 高兴吧! 告别 我爱你 蓝眼睛 爱的时刻 女性之歌 至临终一日 火焰 给玩弄爱情游戏的女人 我不再爱她 三颗沙砾 草原的悲伤 塔玛拉 花环 给契尔克斯少女 妮妮卡 女人 给海伦 美人鱼 海魂 湿润 坠落 人生慨叹 伟大的虚无 命运 身在牢笼 无言 在旅馆 对瞬间说声:停一停! 我的朋友 生命在途中 闭着眼睛也可以生活 我们被一只强有力的手 眼睛 够了 复归 幻想 疼痛的呐喊 石板 动荡岁月 诗人致工人 土地和自由 致俄罗斯工人 撒谎的沙皇 沉默的国家 光荣属于农民 自然生灵 我钟爱什么? 白天鹅 信天翁 火烈鸟 花斑蜻蜓 小金鱼 天堂鸟 寄情花草 芦苇 林中青草 路边草 野樱花 域外诗简 马德里郊区 流浪女孩儿 古老的歌谣 印度曲 护身符 阿拉伯人之歌 埃及 铃鼓 在地球边缘 被遗忘的人 附录 俄罗斯诗歌之王巴尔蒙特 试读章节 中学没毕业,因参加学生秘密小组,为民意党散发传单,他被开除了学籍。1886年秋天,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由于参加学潮,再次被学校开除。迫不得已,巴尔蒙特只好回到舒亚。1890年他试图再次上大学完成学业,却未能如愿。他的渊博学识都是靠顽强自学获得的。 巴尔蒙特的第一本诗集1890年在雅罗斯拉夫尔出版。同一年,他和拉丽萨-卡列莉娜结了婚。岳父是舒亚市富有的工厂主。拉丽萨相貌出众,是个美人儿,不过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跟诗人一样容易冲动。拉丽萨喜欢喝酒,要巴尔蒙特陪她一起畅饮,诗人很快也喝上了瘾。不久,新婚夫妇离开舒亚,到了莫斯科,住在一家旅馆。1890年3月13日,巴尔蒙特喝得酩酊大醉,歇斯底里发作,从三楼窗户里一下子跳了出去,坠落到鹅卵石铺成的马路上。万幸的是只摔断了一条腿。如果头冲下栽到路面上,早就没命了。 巴尔蒙特后来回忆说:“当时我摔得浑身是血,断了一条腿,躺在春天冰冷的地面上,一下子从沉醉中清醒过来。我看见天空无边无际,高不可及。那时候恍然大悟,我犯了双重错误。我明白了,生命是无限的……我躺在医院里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对于重新站起来,已不抱什么希望。那时候我学会了倾听,凌晨倾听窗外许多麻雀唧唧喳喳的叫声,倾听传到我耳畔来的杂沓脚步声,等待透过窗玻璃洒进房间里来的月光,那时我霍然开朗,悟出了这就是生命的伟大,悟出了神圣的生命具有不可侵犯性。后来我终于又站了起来,我的心像原野的风一样自由,除了创作的幻想,无论什么人休想再主宰我的心灵,而我的创作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绚丽芬芳,多姿多彩……” 著名学者、西方文学史专家斯塔罗仁科知道巴尔蒙特才华出众,通过自学掌握了多种欧洲语言,就向他的朋友、出版家索尔达坚科夫提出建议,聘请巴尔蒙特依据斯堪的纳文学史和意大利文学史翻译一套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出版家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跟巴尔蒙特协商确定了庞大的选题。这件事帮助巴尔蒙特重新在生活中站立起来,并且巩固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巴尔蒙特不愧是语言天才,掌握外语对他来说似乎轻而易举。他自学了包括主要欧洲语言的十五种外语,出版家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巴尔蒙特说,作为诗人,必须“在春天的日子里沉下心来,阅读哲学著作,浏览英语词典,钻研西班牙语法。如果他想乘船进行环球航行,或者想亲吻某个美人儿,那就要读一百本、三百本,甚至一千本书……需要欣赏的不仅有欢乐,也有痛苦,在内心深处默默关爱的不仅仅是幸福,还有痛断肝肠的忧伤……” 出版家萨巴什尼科夫曾回忆说:“看了巴尔蒙特君的译作,让我分外惊奇,他的手稿几乎没有涂改之处。几十行诗句,在他的头脑里显然已经翻译得尽善尽美,一挥而就誊写在稿纸上。如果某些地方需要修改,他会重新把修订稿抄写一遍,从来不想让稿子有任何涂抹或补充。他写字的笔迹清晰、准确、优美。虽然诗人脾气火暴,但从他的笔迹看不出心情的任何变化。我自己往往由于心情欠佳,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因此,看到巴尔蒙特君的手稿,实在出乎意外,不由得拍案叫绝。他养成了习惯,特别讲究整洁,容不得任何粗心大意。诗人的书籍、写字台、各种应用物品,全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在这一方面,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没有一个能跟他相比。正是这种讲究整洁的习性,使得巴尔蒙特成了出版家格外赏识的合作者。他交给出版社的手稿,不必修改,直接就能送去排印……” 1896年,巴尔蒙特凭借伪造的证明跟翻译家叶。安德列耶娃结了婚,他的第一任妻子一直不同意跟他离婚。诗人跟女人的关系向来充满激情,同时又往往引出悲剧。迷恋巴尔蒙特的女诗人米拉。洛赫维茨卡娅的去世让诗人感到震撼,极其痛苦。“啊,太痛苦了,你有一颗会唱歌的心灵,你临终前那么寂静,我却没有陪伴你,没有听见你的喘息,你独自走向了蔚蓝的大海……”表白归表白,但巴尔蒙特天生用情不专。只有叶·卡·茨维特科夫斯卡娅陪伴他一直到衰迈的暮年。安德列耶娃曾经这样描述巴尔蒙特:“他生活在瞬间的感受中,并且为此感到满足,从来不会为情感的善变感到羞愧,他只想把这些瞬间感受写成诗,表达得更充分、更完美。他忽而颂扬恶,忽而颂扬善,忽而信仰多神教,忽而推崇东正教……”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巴尔蒙特连续出版的几本诗集《在北方天空下》(1894)、《无垠》(1895)、《燃烧的大厦》(1900)、《我们将像太阳》(1903),给他带来了真正的声誉,整个俄罗斯都传颂他的名字。诗人在一首诗中写道:俄语节奏舒缓,我是它雅致的晶体,/对于我来说,其他诗人都属于先驱,/我第一个发现了这种语言的倾向一反复吟诵那愤怒的、温柔的音响。/我是唐突的裂变,/我是雷鸣与闪电,/我是条透明的小溪一属于大家又很孤僻。”P244-247 序言 俄罗斯文学的核心毫无疑问是诗歌。普希金、莱蒙托夫、丘特切夫等诗人的经典诗作,每一个俄罗斯人都会背诵几首。自孩提时代聆听妈妈朗读开始,直到暮年晚霞时刻,诗人的声音一直陪伴着一代代人走人生之路。在俄罗斯坎坷不平的历史进程中,每逢重大历史转折,恰是诗人表现出深邃的智慧与先觉之明,把同代人的思想、向往与诉求放声表达出来。俄罗斯诗歌所特有的哲理性、情感性和敏锐的公民意识使其远远超越美学价值范畴,早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遗憾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诗歌知之甚少。如果说,托尔斯泰、忙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获得了可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相媲美的荣耀,那么俄罗斯诗歌却刚刚被西方少数文学爱好者所认知。乍一看,很费解,其实原因很简单:诗歌翻译比散文翻译难度更大,不但需要高超的外语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诗才,方能较好地完成。一般认为,诗歌译者本人应该是诗人。 在这方面,中国的读者是很幸运的。或许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诗歌大国,对诗歌有特殊的爱好和崇敬之感,诗歌翻译一向被视作崇高事业。众所周知,俄罗斯诗歌与俄罗斯小说同步传人中国。近百年来,从事诗歌翻译的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大家:瞿秋白、郭沫若、戈宝权……他们的接力棒后来又传给下一代杰出的翻译家:查良铮、赵洵、高莽、顾蕴璞、谷羽、刘文飞、郑体武……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由于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的社会环境,当时尤其吸引读者的是俄罗斯诗人酷爱自由、敢于向当权者挑战的勇气。普希金是理所当然的自由使者,作为“革命诗人”、“自由歌手”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推崇。《自由颂》、《致大海》等充满浪漫情怀的诗歌鼓舞着人们闯过了战争与革命的岁月。据悉,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普希金的作品已全部译成中文,而且有不少是多次重译。现在新译作还不断问世出版,普希金的作品对几代诗人(如公刘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我觉得这一文学现象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构成一种奇观。 二十世纪末,俄中两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人们去重新审视过去,对文学文化有了新的需求和进一步的认知。我注意到,如今使中国读者着迷的不仅是俄罗斯诗歌的革命性、社会性。俄罗斯诗人善于观察景物,捕捉大自然之美,通过自然景象发现哲理、感悟妙不可言的宇宙奥秘,这与中国诗歌“触景生情”的传统颇为相近。难怪近几年,像费特、丘特切夫等抒情诗人引发了中国译者的兴趣,中国诗坛也涌现出不少与之遥相呼应的新作。 我听说,阿克梅派的诗歌如今也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其实,八十年代,当A银时代文学在俄罗斯掀起一股热潮时,白银时代一些杰出的诗作已经译成汉语,在中国文坛上找到了许多知音和崇拜者。2012年我有幸参加杭州大运河国际诗歌节,结识了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等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在交谈中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熟读过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等俄罗斯诗人的作品。他们还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俄罗斯诗歌由衷的热爱,使我深为感动。不少中国当代诗人(如王家新、高莽、吉狄马加等)把诗作献给普希金、叶赛宁、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抒发自己的情怀和联想,形成了颇有意义的中俄诗歌跨时空对话。 总而言之,俄罗斯诗歌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无可否认的,不少诗人和研究者都指出了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的文学交流传统,使新一代广大读者继续阅读了解、懂得欣赏俄罗斯诗作。让人欣慰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勇敢应对时代的挑战,大胆推出“诗歌俄罗斯”丛书,并即将出版普希金、费特、勃留索夫、巴尔蒙特等四部诗选。译者是德高望重的翻译家、学者谷羽教授。据悉,正着手编辑的还有莱蒙托夫、丘特切夫、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曼德施塔姆等诗选。这样就基本上可以将俄罗斯诗歌宝库中最为灿烂夺目的瑰宝奉献给读者。唯一使我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尚未听说有出版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的计划。琢磨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过去俄中研究者惯于用政治化的眼光去看待这位伟大诗人,俄罗斯学界近几年才放弃了这种研究角度,发现马雅可夫斯基不单单有《列宁》、《好》等革命诗作,而且还著有一系列感情十分细腻的抒情诗;不仅有激昂乐观的高调,也有洞察二十世纪悲剧的忧患心理。作为抒情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完全可以与帕斯捷尔纳克平起平坐。 最后,我想再次表达对丛书译者、编者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敬佩和感激。在经济效益起主导作用的氛围下,愿意从事诗歌翻译出版工作的必定是有胆识、有热心的人。祝愿你们一帆风顺,顺利完成这一重大出版项目! 2014年2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巴尔蒙特的诗确实像火光一样照亮了世纪之交俄罗斯诗歌新的地平线。 ——沃洛申 巴尔蒙特像欧洲思想家一样高傲,像南方童话一样绚丽,像斯拉夫灵魂一样深邃。 ——古米廖夫 在巴尔蒙特身上,他的每个手势,每一步,每一句话,都是诗人的印记,诗人的星光。 ——茨维塔耶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