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攻防战是国共二次内战历史时期,国共两军最后压尾之役。中共刘邓部二野攻击国军胡宗南贺国光余部的西昌战役于1950年4月5日结束。中共林彪部四野已于1950年5月1日攻占了海南全岛。而此时,舟山却雷鸣电闪,战云密布。陈玲编著的《解密国共舟山群岛争夺战/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将国共两党在舟山群岛的斗争用两条平行线的方式慢慢讲述给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密国共舟山群岛争夺战/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陈玲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舟山攻防战是国共二次内战历史时期,国共两军最后压尾之役。中共刘邓部二野攻击国军胡宗南贺国光余部的西昌战役于1950年4月5日结束。中共林彪部四野已于1950年5月1日攻占了海南全岛。而此时,舟山却雷鸣电闪,战云密布。陈玲编著的《解密国共舟山群岛争夺战/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将国共两党在舟山群岛的斗争用两条平行线的方式慢慢讲述给读者。 内容推荐 陈玲编著的《解密国共舟山群岛争夺战/当代浙江学术文库》以人民解放军解放舟山群岛为背景,全面整理、记录了一段对舟山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仍鲜为人知的历史,填补了被遗忘的一页。全书分“战火纷飞中的舟山群岛”和“一代人的沧桑人生”两部分’,不仅关注国共两军对舟山群岛的争夺,关注国民党军队从舟山群岛撤退时被带走的大批壮丁(后来成为舟山籍台湾“荣民”)的命运,还从史实的挖掘、人物的口述人手,在“荣民”回到家乡被称台胞、在台湾被称“外省人”的感伤中追寻历史。 目录 引子 ——认识舟山 上篇 战火纷飞中的舟山群岛 第一章 舟山群岛战役:两个兄弟的争战 一、一个叫胜利解放,一个叫成功撤退 二、舟山群岛战役,谁是赢家 三、流离岁月,多少辛酸事 第二章 国民党军政在舟山群岛的日子 一、军队集结舟山群岛 二、加强防务,屏障台湾 三、国民党军扬言“誓与舟山群岛共存亡” 四、对舟山群岛的影响 五、部队赊账,人心涣散 六、军纪与女人 七、蒋介石与舟山群岛 八、决意弃守舟山 第三章 解放军解放舟山一台湾计划 一、依靠空军与内应 二、解放台湾必须先攻下舟山群岛 三、吹响解放舟山群岛的号角 四、支前工作,不可或缺 五、金门岛之战和登步岛之战的警示 六、解放台湾是最后最难的一仗 七、中央军委决定推迟攻打舟山 八、毛泽东与舟山群岛 九、口述历史 第四章 舟山战役的重要一战 ——登步岛之战 一、登步岛之战究竟伤亡多少官兵 二、解放军有关人员口述 三、国民党军官的回忆 四、登步岛百姓口述 五、受处分的副团长周进 第五章 国民党舟山撤退全记录 一、撤退缘由 二、撤退过程 三、撤退结果 四、撤退追问 五、口述历史 第六章 潜伏与剿匪 一、潜伏暴露 二、蒋介石与吴石、朱谌之案 三、剿匪斗争在舟山 四、冤假错案与平反昭雪 五、口述历史 下篇 一代人的沧桑人生 第七章 老兵故事 一、定居台湾的舟山籍老兵 二、返乡定居或长期居住舟山的老兵群像 三、居住在荣民之家的“荣民”及其口述 第八章 舟山与台湾的未了情缘 一、从流离到团圆 二、在台的舟山人士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三、涉台婚姻一度成为舟山社会的热门话题 四、人物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根据一些资料记载,解放军部队进入定海县城及沈家门镇时,正值5月17日凌晨。除了一些在码头一带欢迎的民众外,大部分居民还在睡梦中。部队不敲门,不进民房,在外面屋檐下休息。由于渡海作战后勤供应困难,各部队进岛时,没有柴烧,没有蔬菜,但是在币值未规定之前,各部队都吃着自带的粗菜淡饭。解放军良好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使民众极为感动。 5月17日被定为舟山解放日。 华东军政委员会、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央军委等陆续发来贺电,祝贺舟山解放,并望积极努力为解放台湾而奋斗! 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震上将曾在其回忆录中分析了国民党军突然撤守的原因:“一是由于海南岛的解放,台湾本岛失去了防御的左触角,而舟山群岛也距台湾较远,维持海上补给十分困难。二是舟山前线我军的长期准备,以及海、空军力量的发展,使敌感到舟山将处于我三军的强大攻势之下,乃乘我发起攻击之前撤退,以避免这部分力量被歼。三是敌担心其部署过于分散,我军会乘台湾本岛兵力空虚之机,越岛直取台湾。”①同时,他也表示:“5月中旬,舟山之敌突然全部撤退,我军乘胜解放了舟山群岛。在整个解放舟山的战斗中,我军共歼敌1.2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对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海防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能够将敌军的主力歼灭在舟山群岛。”② 5月16日,蒋介石给福建省政府主席兼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的手谕称:“定海全部已于今日安全撤退完毕……此后,我决以全力固守金门、澎湖及台湾本岛,确保此反攻基地……”“千万明告将士,我军此番撤退定海,仰此以加强台湾与金门之兵力也。”但是,舟山的大撤退必然引起一些人的不安。为了对撤退有所交代,5月16日晚10时45分,蒋介石在台湾广播电台发表了《舟山撤退告大陆同胞书》,解释撤离舟山的原因是“为了集中力量,确保台湾,拯救大陆,复兴中华”。他提到,舟山的撤退,使得台湾的兵力更加充足,台湾的防卫更加强固,同时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用以安抚军心、民心。 5月17日,蒋经国发表了一封《舟山“国军”为什么要撤退?》的公开信。信中说:在过去,我们曾经主张固守舟山,而今天决定自舟山撤退,都是有它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在过去我们之所以要守舟山,主要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挡住“共军”向台湾的直接进攻,就是要争取时间来完成台湾军事上的一切部署,使得这个唯一的复兴根据地能够确保。……今天台湾的军事部署已经完成,而同时据确实的情报,“共军”要来进犯台湾,因此在舟山“国军”完成了战略任务之后,主动地转移到台湾…… 就此,耗时10个月的舟山群岛战役以国民党军的全面撤退、解放军的全面进驻落下帷幕。 二、舟山群岛战役,谁是赢家 大家或许了解1949年5月下旬的国民党军队青岛撤退,35艘轮船,浩浩荡荡将刘安琪所部10万大军,全数撤退到台湾;或许知道,1955年2月的大陈岛撤退,将一个岛屿的居民全部带到台湾。但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1950年5月中旬发生在舟山群岛的这场大撤退及国共舟山群岛争夺战。在这期间,“转进”是国民党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所谓转进,中性含义就是撤退,用共产党的视角看,就是溃败,就是逃跑。 在国民党看来,这场舟山群岛大撤退在解放军的眼皮底下秘密进行,完成了既定目标,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战略转进”,甚至宣传其可以和“二战”期间(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军动员全国船只及海空军的掩护,历经9昼夜,由敦刻尔克撤退33万人之壮举相媲美。毕竟,那时的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战场一路溃败,能够撤退到台的兵力极少有完整的,因此一次完整的舟山撤退,对国民党来说,无疑具有深远影响。蒋介石本人对这次撤退十分满意,于日记中这样写道:“定海部队已照预定计划,全部安全集中台湾完成,此为复国第一之基本工作也。”①他在日记中还写道:“舟山军队安全撤退,增防台湾军事,成功基础建立于此矣。此为复国之根本大事也。”②可以看到,蒋介石将军队从舟山成功撤退到台湾视为增防台湾军事的基础,并直接上升为所谓“复国之根本大事”。 P6-7 序言 有人说,谁能将中国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发展奇迹阐释清楚,谁就能荣膺诺贝尔奖。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之下,浙江人民发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使浙江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县域经济都十分发达的省份。当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社会各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而奋斗。浙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一座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富矿”,也是浙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特定地区的精神文化传统相关,因此,对引领浙江市场经济大潮的“浙江精神”的研究、对浙江传统历史人文的研究,也构成了一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富有深刻内容的研究领域。此外,浙江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也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因此对马列主义理论进行现代阐释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另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最终是为时代所用,指导社会经济和生活实践,并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以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述,既是学术研究工作的延续,也是时代赋予我们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一项历史使命。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与现实需求下,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为全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组织协调机构,围绕理论研究、社科普及、成果转化、机制建设、队伍建设五大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组织、协调、管理、推动工作。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打造当代浙江学术品牌,突出重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创建科学发展的新格局,推进社科事业新发展。我们积极培育和提升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学术年会、重点基地建设、策论研讨、浙江人文大讲堂、科普周等工作品牌,组织和动员了各教学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及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服务,为繁荣发展浙江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服务,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服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继承和发扬了自古以来的优秀学术传统,呈现出成果较多、质量较好、气氛活跃、前景喜人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获得社会承认,为社会所用,将学术成果出版是首要环节。但是由于学术作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往往存在出版难的问题。因此,资助我省学者的优秀学术著作出版,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省设立了“浙江省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截至2012年,已资助了524部学术著作出版,有效地缓解了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 为了集中展示当代浙江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从2006年起,我们在获得资助的书稿中,由出版资助评审委员会遴选部分书稿,给予全额资助,以“当代浙江学术文丛”(“光明文库”)系列丛书的方式,分期分批出版。从2011年开始,我们将获得全额资助和部分资助的书稿,统一纳入“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系列。全额资助的“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系列丛书编委会成员,由当年的出版资助评审委员会成员组成。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系列的出版,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集中推出学术精品、集中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探索,其学术质量,有赖于我省学人的创造性研究。事实上,当代浙江的人文社科学者,既深入研究、努力传承和弘扬学术思想的优秀传统,又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力创学术精品,力促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自觉服务浙江的改革发展大局。我深信,“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的出版,对于我们坚持学术标准,扶持学术精品,推进学术创新,打造当代浙江学术品牌,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我们研究、阐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奇迹,总结、探索科学发展的路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 陈 荣 2012年8月 后记 经历6年的探寻与等待,这本完成于2010年的书稿终于出版了。我呼出长长的一口气。从2008年到2014年,这本书从在两岸采集资料到写成书稿,一路摔倒,一路爬行,再经历为了出版而奋斗的日子,所有的记忆都已然化作天边那抹淡淡的云彩。 2008年,我在舟山群岛土地上开始从零起步的探寻;2009年,我踏上台湾土地,开启我生命中的另一扇窗;2010年,《浙江人在台湾》《舟山撤退机密档案》出版;2012年,《逝去的硝烟——赴台老兵访问实录》出版;2014年,《品味台湾:人文风景篇》即将出版……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着等待《解密国共舟山群岛争夺战》的出版。6年的付出与等待,绝对不是这一篇短短的后记所能承载的。当记忆散尽,重新捧起书稿之时,再多的言语亦显苍白。 是的,心中充满感恩。 感谢我的家人,给予的温暖和包容。 感谢我的领导、同仁们,给予的谅解与帮助。 感谢海峡两岸所有为这份书稿给予力量和资料支援的各界人士。 感谢本书的编辑为这份书稿所付出的一切。 感谢中国国民党党史会给予我一张珍贵历史照片的特别授权。 我对战争题材的写作实在是外行,意外闯入完全是因着深入研究老兵群体的需要,耕耘其中历经无数艰辛。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别感谢舟山市史志办主任包江雁给予的专业审核。 这本书引用的资料来源弥足珍贵,这本书得到的人力资源不可胜数,这本书经历的挫败与骄傲刻骨铭心。一切都已成为过往烟云。简单的文字正如现今我简单的心。6年前和6年后的我,最大的不同就是上帝给予我的礼物——硕儿和俊儿,他们随时都在打搅着我的写作,也随时给予着我激情与动力。 我依然在路上。 陈 玲 2014年于浙江舟山群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