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教人如何思考的学问,它是智慧之学,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受读者喜爱的哲学故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从哲学与哲学家、世界与辩证法、人生与道德、知识与科学、社会与历史、逻辑与方法和情与爱7个方面,把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哲学学习根植于实际生活的土壤中,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深奥的哲学原理。同时,编者还精心选配了寓意深远的漫画,深入挖掘故事内涵。精彩的故事、生动的文字和简清大方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领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哲理,迈向成功。
然而,解放的囚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归宿。这个走出洞外的囚犯,回想起往事,在庆幸的同时,开始怜悯他的同伴。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也不过是善于捕捉倏忽即逝的影子,善于记住影子的形状,善于推测即将出现的影子而已,所以仍然只是一个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再留恋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再也不愿回到洞中做囚犯。 为了解救他的同伴,走出洞穴的囚犯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里。可是,他从光明的地方重返黑暗的地方,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别人因为他看不清影子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没有人相信他在洞外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到处和他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别,却因此激起了众怒,大家恨不得把他处死。 柏拉图说,虽然走出洞外的囚犯没能成功地帮助自己的同伴,但毕竟他走出过洞穴,看到过真实,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他是值得称赞的,他的失败是因为光明不能适应黑暗。相反,他的同伴是可悲的,他们没能走出黑暗获得解放。 按照柏拉图的故事,哲学家的兴趣在于追求真理,除此之外,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清高,事实上,追求世俗享受的哲学家不在少数,培根甚至因为贪污被审判。就是柏拉图自己,也几次三番想参与政治,不过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专心办学。但是,柏拉图的故事也的确指出了哲学与哲学家最重要的精神,即批判精神和求真精神。所谓批判精神,是指哲学不会对惯常的说法、权威和传统屈服,而是敢于置疑一切,批判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