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大部分:①概述,主要介绍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如何认识糖尿病,重点介绍了该病的早期征兆、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和自我判断;②用药,强调了糖尿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介绍了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中医药治疗;③调养,主要介绍了科学起居降血糖、糖尿病的家庭护理、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运动减肥与糖尿病、糖尿病的心理调节、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使您对糖尿病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从而采取措施,控制糖尿病
本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有问必答的方式,全面地回答了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全书融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一本特色突出、易学易懂、图文并茂的大众科普读物;保证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爱不释手,一书在手,照此办理,定能提高生活质量,让糖尿病患者照样健康长寿,享受美好的生活。
本书分为“全面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合理用药和糖尿病自我调养”三大部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了糖尿病的早期征兆、临床症状、诊断标准、自我判断和用药,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科学起居、家庭护理、饮食调养、运动减肥、心理调节、并发症防治等内容。通俗易懂,保证您学得会,用的上。
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常用方法有哪些
▲说理开导法
又叫言语开导治疗和行为诱导治疗,是对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心理疗法。它是医生在给患者诊疗疾病过程中,用言语和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其不正常的心理得以调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灵枢·师传》对说理开导法的要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概括起来,说理开导法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向患者指出糖尿病的性质、起病原因、对机体的危害和可能引起的常见并发症等,以引起患者重视,使其对该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二是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耐心地告诉患者,只要及时治疗,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按医嘱进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因而预后是好的。
三是要告诉患者“绝房色,戒恼怒,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等养生的方法。
四是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身心调护和心理调整。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以上做法都是患者易于接受的,因而疗效较好。
▲转移注意法
转移注意式的心理治疗,是一种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减轻病情或使疾病转向痊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些患者在确诊患糖尿病之后,精神特别紧张,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糖尿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恼和忧愁之中。特别是有的患者发现其他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坏疽或眼底出血时,更是怕得不得了,紧张、恐恐惶惶不可终日:有的患者甚至夜不能寐,从而使病情加重。还有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末梢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但却怀疑得了糖尿病坏疽,担心要被截肢,一天到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对肢体疼麻感觉特别敏感,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服药也难以见效。对以上所述的这类患者,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说服和影响,转移其注意力,可收到单纯药物达不到或不药而愈的疗效。
▲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又叫“以情胜情治疗法”。它是一种运用五行生克乘制的原理,用人为的情志刺激影响患者,使其不正常心理活动恢复正常,以改善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和防止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因七情所伤而致病者,用以情胜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确实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静志安神法
静志安神法,又叫“定心定志治疗法” ,它是一种以强调精神内守为核心的心理疗法。中医学历来十分的重视精神内守在防治疾病中的积极作用。《黄帝内经》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的论点,并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一个人的神志保持安宁,就能少生疾病,健康长寿,即使患病,亦易治疗,恢复健康也比较容易,这是神能收藏的缘故。反之,如果躁动不安,就容易得病,而且也难治愈。
▲恰悦开怀法
怡悦开怀法,又叫想象畅怀治疗,这是一种通过言语诱导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畅快,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以防治疾病的心理疗法。一个人心情和情绪的好坏,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变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人在高兴、愉快、喜悦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称心如意,即使患病也易于治愈。相反,人在悲哀的时候,总是伤心流泪,感到心灰意冷,悲观绝望,看世界的一切都是灰暗色,此种心境容易患病,而患病后也难于治疗,甚至使病情加重。
因此,只有怡悦开怀,心情舒畅,情思如意,然后配合服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心情不畅,情志抑郁,则草木无情,服药再多,也收效甚微。我们在诊治糖尿病的过程中,注重开怀式的心理治疗,给患者多举一些已经治愈或明显好转的病案,多讲一些只要系统治疗、科学管理,就能预防并发症的好处,使患者心情舒畅,减少思想负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再配合药物治疗,往往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P180-182
吴女士自从3年前患上了真菌引发的脚癣,几乎用遍了各种药膏和洗剂,一直不见好转,直到日前检查才发现,原来是糖尿病在作祟:“我今年63岁,患2型糖尿病已4年多 只觉心脏不适,在全面体检时,发现血糖达到了19.1毫摩尔/升(mmol/L)。当时,脑海一片空白,心慌耳鸣,这病可是‘终身制’呀!咋办?预后不堪设想、”
其实,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即糖尿病)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 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多尿,体重减轻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口渴多饮在糖尿病患者中占55%~65%,多尿占50%~75%,多食易饥占35%,体重减轻占50%。这主要是由于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值(肾脏对葡萄糖的最大耐受量),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尿渗透压增高,因而排尿多,水分和能量损失,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会引来蚂蚁。因为尿液里含有葡萄糖,其气味比一般尿液对蚂蚁更有吸引力。但是,临床上一般以症状和血糖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即空腹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随机血糖高于11.1毫摩尔/升。如果有疑问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若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
当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增长最快的三个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和美国 数字显示,2007年印度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四千万,预计2025年将达近七千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因糖尿痛和心脏病死亡导致的劳动力减少使印度每年损失200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今后10年中还将增加至少50%。我国糖尿病患者现在已经超过五千万人,并且每年正以150万~200万人的幅度递增,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据介绍,在庞大的糖尿病患病人群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这是一种可以致残、致死的终身性疾病 由于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大多数患者未被及时诊断,超过60%的人在患上2型糖尿病后浑然不觉,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后才去就医 全国每年治疗2型糖尿病的医疗成本在100亿元左右一中国城镇人口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专家估计,如果2型糖尿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到2{)25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将达到1个亿。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高2~3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17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特委托我们编著了这本《糖尿病合理用药与调养》,以飨读者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①概述,主要介绍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如何认识糖尿病,重点介绍了该病的早期征兆、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和自我判断;②用药,强调了糖尿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介绍了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中医药治疗;③调养,主要介绍了科学起居降血糖、糖尿病的家庭护理、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运动减肥与糖尿病、糖尿病的心理调节、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使您对糖尿病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从而采取措施,控制糖尿病
本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有问必答的方式,全面地回答了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全书融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一本特色突出、易学易懂、图文并茂的大众科普读物;保证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爱不释手,一书在手,照此办理,定能提高生活质量,让糖尿病患者照样健康长寿,享受美好的生活。
张揆一郑秀华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