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记录:从史前人类的进化到古代文明的萌发,从帝国的林兴与覆灭到封建社会的繁荣与鼎盛,从中世纪思想文化的璀璨到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突飞,从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到和谐地球村的歌梦同扬……历经沧海桑田,历尽痛苦磨难,人类历史自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地球村”大家庭。
在这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事件浩如烟海,经天纬地的人物繁似星辰,国度地域的脉络错综庞杂,辉映古今的思想文艺异彩纷呈……到底有哪些历史应该走进我们的记忆,进而浸润我们的心灵呢?《一本书读懂世界史》将为你开辟一条轻松读史的康庄之路。
本书立足于全球历史观的开阔视野,将自“生命的诞生”到21世纪的世界历史,按时间顺序进行提纲挈领地表述,章节之下又按空间顺序分别对各国各地区进行表述。在历史人物的选择上,我们特别选择了那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加以描绘,让他们的足迹为我们串联出入类文明的积累过程。全书条理分明,史料丰富翔实,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以求让读者对世界历史的基本常识有更深切的认识和领悟。
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言浅意深,奋将翔实的历史事件、恢宏的战争场景、叱咤的风云人物浓缩在千余言的字句之中,让读者不至于埋没在冗长陈腐的文字中,却又能保留历史画面的精华记忆。本书的行文风格择选通俗故事路线,再配以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几百幅珍贵图片资料,还有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小贴士,世界历史的宏大景观与曲折流变历历在目,历代名入的音容笑貌与伟大事迹亲切逼人。
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各地区分散而孤立的历史,而是相互联系的、汇成一体的历史,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牵绊纠葛。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要想把握国际交流的要义,就必须全方位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进程,推本溯源,将世界融汇在你的心中。
让我们翻开此书,从这一刻开始我们的世界历史之旅。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又译为“斯芬克斯”,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的古迹,与金字塔并列为古埃及文明代表性的遗迹。据测算: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大约有2米长。除了前伸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雕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完整巨石上雕造而成。根据现代考古学家的推断,它的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脸型。相传前2611年,哈夫拉巡视自己的陵墓建造情况时,认为金字塔旁需要安置一个门卫守护,所以他就吩咐为自己的金字塔雕凿守护石像。由于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是各种神秘地区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所以工匠们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个以狮为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面的雕像。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状似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遂以“斯芬克斯”称呼它。
经过考证,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上戴有皇冠,额上套着圣蛇浮雕,颏下留着长须,脖子上还围着项圈。经过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和沙土掩埋,皇冠、项圈已经不见踪影了,圣蛇浮雕于1818年在雕像下被人掘出后,献给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胡子已经脱落得四分五裂,目前在埃及博物馆内存有两块,大不列颠博物馆内存有一块,后来归还给埃及。雕像的鼻子部分已缺损很严重,据说是拿破仑士兵侵略埃及时打掉的,但事实究竟如何仍待考证。历经4000多年的狮身人面像,现在已经是痼疾缠身、千疮百孔,而其中以颈部、胸部的腐蚀最为严重。1981年,石像的左后腿塌方,形成了一个2米宽3米长的大窟窿。1988年,石像右肩上又掉下了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重达2000公斤。
法老遇刺
为了打击阿蒙僧侣,埃赫那吞颁布了进一步的法令,宣布将阿蒙神庙的僧侣赶出庙门,没收财产,一切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物上的阿蒙的名字必须彻底清除,已没收的神庙土地划归太阳神神庙,并且禁止僧侣参政。
埃赫那吞将首都迁往底比斯以北300公里的希尔摩,新都被命名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地界”。当天,大批军队查抄了底比斯的各大阿蒙神庙,强行将僧侣们赶出庙门。许多僧侣背着行李卷离开多年生活的庙宇,痛苦不堪,并在心里痛骂埃赫那吞。
迁都后,埃赫那吞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整天陶醉在宗教生活和宫廷生活中,政事由麻伊掌管,军事托付给赫伦希布。这俩人与阿蒙僧侣有利害冲突,因而很是卖力。可是,阿蒙僧侣们不甘心就此失势,他们一直在找机会,想刺杀埃赫那吞。
一天,埃赫那吞和母亲同坐一车去祭神。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原来是有一个人拦住了车队,说有冤状上告。这人跪行到法老所坐的马车轮下,麻伊从马上俯身去接状纸,这人突然一跃而起,从纸卷中抽出一把锋利的青铜短刀,向车上的法老猛刺过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车右侧的卫士横转过青铜矛,狠狠捅向刺客的后背。刺客未及刺到法老,便沉重地倒了下去,恰好压在法老的身上,刀尖几乎碰到法老的鼻子。
法老遇刺的消息很快传开,阿蒙神庙的僧侣们借机放出风来,说这是阿蒙神对法老的一次警告。一时间,全国上下人心惶惶。
王后涅菲尔提提忧心忡忡,劝了埃赫那吞几句,不料埃赫那吞却大发脾气,将王后斥责了一通。王后十分伤心,带着孩子回到底比斯,直到埃赫那吞死的时候,王后涅菲尔提提也没有原谅他,连葬礼都没参加。
伟大的语言——古埃及语
现存关于古埃及语言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前26世纪。古埃及语属亚非语系,跟含语族(主要是北非诸语)和闪语族有密切关系。古埃及语曾一直通用于古埃及帝国时代,直至古埃及灭亡才结束其长达2800年的生命,是现存文字中已知通行时间最长的语言文字。伊斯兰教兴起后,伊斯兰文化对埃及地区的影响日深。古埃及语及其变体科普特语才渐渐被人们所遗忘。18世纪时西方传教士误解《圣经》,认为当时保存的科普特及古埃及文化乃邪恶文化,因而将它们付之一炬,这些文化的传承因此中断了。现在我们对古埃及文化的认识,一般是来自后世学者的研究。
法老的诅咒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前1334一前1323年),是今天最闻名的埃及法老王。因为他的坟墓在3000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被英国探险家哈瓦德·卡特在卡纳冯勋爵的支持下发现他的墓葬,并挖掘出大量珍宝,从而震惊世界。
图坦卡蒙的木乃伊由三个人形棺与三个外椁层层保护,每一个的大小恰好卡进另一个,手工技艺相当精细,最内一层的人形棺由22K金打造,最外一层的外椁大到可以当中型汽车的车库。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内棺上面写着年轻法老的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法老的黄金面具极为精致,这副面具和他本人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经过X光检查,只发现面具上一块伤疤和法老本人脸上的伤疤厚度稍微有点不同。这位年轻的法老看上去既悲伤又静穆,他的胸前放着由念珠和花形雕刻串成的领饰,矢车菊、百合、荷花等色彩虽已剥落,但仍依稀可辨。专家们认为这个领饰是法老的年轻王后在盖棺前献上的。墓内还有一幅壁画,年轻而又神气的法老,正被两位天神接往天国。
在出土的文物中,仅图坦卡蒙的鞋就有100多双,有用皮做的,有用木头做的,有用柳条编的,甚至还有用黄金做的。在图坦卡蒙墓中大约有30多种品牌的酒,其中有一种葡萄酒还标有年份、产地和制造商。
图坦卡蒙墓中还有30只回力棒。在古代,回力棒是用来打猎的。除此之外,那座皇后给法老身体涂油的王座、两尊如真人大小的木雕哨兵和雪花石膏箱也非常抢眼。雪花石膏箱中有4个石膏罐子,盖子是图坦卡蒙的头像,里面就放着这位年轻法老的肝、肺、胃和肠子。
哈瓦德·卡特花了大约5年的时间来挖掘图坦卡蒙的坟墓,花了8年时间清理,又花了将近10年,为坟墓里发现的约5000件左右的陪葬品编目。图坦卡蒙墓的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来此参观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直到今天,人们对这座古墓的兴趣依然不减,因为参与发掘的20多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先后死去,且死因不明。于是人们议论说这是“法老的诅咒”。
这座墓中发现了几处法老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要是干扰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飞到他的头上。”
“法老的诅咒”的说法是从卡纳冯勋爵之死开始的。卡纳冯勋爵因被蚊虫叮咬,于图坦卡蒙墓发掘的次年死去。接着,报纸又陆续披露了其他19个人的死讯:“78岁的韦斯特伯里勋爵,今天从他在伦敦住所的7层楼上跳楼自杀身亡。韦斯特伯里勋爵的儿子曾任开掘图坦卡蒙墓的考古学家哈瓦德·卡特的秘书,他在去年11月在自己的房间里突然死亡,死前健康情况良好。死因无法查明。不久卡特的伙伴梅斯也因病死了……”卡特不得不出面辟谣了。他说:“就现代的埃及人来说,他们的宗教传统中根本不容许这种诅咒之类存在。相反,埃及人却很虔诚地希望,我们对死去的人表示善良的祝愿”。P18-20
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记录:从史前人类的进化到古代文明的萌发,从帝国的林兴与覆灭到封建社会的繁荣与鼎盛,从中世纪思想文化的璀璨到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突飞,从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到和谐地球村的歌梦同扬……历经沧海桑田,历尽痛苦磨难,人类历史自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地球村”大家庭。
在这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事件浩如烟海,经天纬地的人物繁似星辰,国度地域的脉络错综庞杂,辉映古今的思想文艺异彩纷呈……到底有哪些历史应该走进我们的记忆,进而浸润我们的心灵呢?《一本书读懂世界史》将为你开辟一条轻松读史的康庄之路。
本书立足于全球历史观的开阔视野,将自“生命的诞生”到21世纪的世界历史,按时间顺序进行提纲挈领地表述,章节之下又按空间顺序分别对各国各地区进行表述。在历史人物的选择上,我们特别选择了那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加以描绘,让他们的足迹为我们串联出入类文明的积累过程。全书条理分明,史料丰富翔实,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以求让读者对世界历史的基本常识有更深切的认识和领悟。
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言浅意深,奋将翔实的历史事件、恢宏的战争场景、叱咤的风云人物浓缩在千余言的字句之中,让读者不至于埋没在冗长陈腐的文字中,却又能保留历史画面的精华记忆。本书的行文风格择选通俗故事路线,再配以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几百幅珍贵图片资料,还有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小贴士,世界历史的宏大景观与曲折流变历历在目,历代名入的音容笑貌与伟大事迹亲切逼人。
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各地区分散而孤立的历史,而是相互联系的、汇成一体的历史,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牵绊纠葛。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要想把握国际交流的要义,就必须全方位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进程,推本溯源,将世界融汇在你的心中。
让我们翻开此书,从这一刻开始我们的世界历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