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森田疗法在中国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施旺红
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惧怕或回避与人交往,为脸红、不敢看人、l3吃等症状而苦恼,不妨打开这本书。这是施旺红教授潜心研究森田疗法及社交恐怖症多年才慎重为读者奉献的我国第一本关于社交恐怖症的专著。

行动可以改变性格。在生活中实践森田疗法,真正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会使你从容淡定,笑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社交恐怖症的一本最新专著。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分上、下两篇,共14章撰写而成。上篇为社交恐怖症概述,论述了社交恐怖症概念的由来,其分类、流行病学数据、发病因素与机制、诊断、治疗及其预防等;下则为社交恐际症的森田疗法,介绍了森田疗法及日本对人恐怖症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森田理论对社交恐怖症发病机制的论述,回顾了森田教授治疗对人恐怖症的精髓,重点介绍了作者自己在国内开展的集团森田疗法,并提出自己在运用森田疗法上的精辟见解。全书理论与实例互为补充,充满了哲思,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心理学工作者以及对森田疗法感兴趣的读者,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图书。

目录

上篇 社交恐怖症概述

第1章 社交恐怖症概念的由来

第2章 社交恐怖症的分类

第3章 社交恐怖症的流行病学数据

第4章 社交恐怖症的发病因素及机制

第5章 社交恐怖症的诊断

第6章 社交恐怖症的治疗

第7章 社交恐怖的预防——论自卑与超越

下篇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第8章 森田疗法

第9章 日本对人恐怖症的研究概况

第10章 森田理论关于对人恐怖症发病机制的论述

第11章 森田教授与患者谈如何治疗对人恐怖症

第12章 一位日本社交恐怖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第13章 施旺红教授的集团森田疗法

第14章 施教授论森田疗法的运用技巧

附: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

试读章节

第2章 社交恐怖症的分类

社交恐怖症多起病于青春期,只有少数起病于20岁以后。症状表现多种多样。除个别病人外,症状只出现在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独处时则没有恐怖症状。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在一对一的社交场合下产生强烈的不安,而与一群陌生人(如在街上或公共场所)混在一起时并无恐惧或只有轻微的紧张。社交恐怖症发作厉害时常伴有头晕、恶心、震颤等。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除家属外)发生接触,不能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完全把自己跟朋友孤立起来,无法上学和工作。有的人害怕社交时会脸红,而实际上病人并不容易脸红。有人害怕在社交场合下会晕倒、打嗝或放屁等,以致回避社交。社交恐怖症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有一男青年害怕与人交谈时用手挠头皮,他认为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其实,他头皮并不痒,也没有挠头皮的习惯,可就是怕交谈时会控制不住地这样做,因而避免社交,可又认为不社交无法立足于社会,十分痛苦。另有一女青年总害怕有人有特异功能,能透过衣服看见她的阴部。尽管她对特异功能持怀疑态度,却仍然害怕与人接近。从童年能记事时起,她就特别怕别人看见她在大小便,因而出门前必须先上一次厕所,也不敢远离家门,怕忍不住要去厕所——她多年来从不敢上公厕。即使在家,也必须门窗紧闭,挂上厚窗帘后才敢大小便,尽管如此严加防范,大小便时仍极为紧张害怕。虽然社交恐怖症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变异,无法尽述,但归结到一点,社交恐怖症的核心是怕人,各种变异都可以视为人的象征化。社交恐怖症主要类型如下。

根据对象分类

1.一般社交恐怖症一个人如果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他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他会觉得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他,观察他的每个小动作;他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他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他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自己的权利。

一般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这类社交恐怖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脸红、口吃、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2.特殊社交恐怖症如果一个人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害怕当众发言与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他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惧。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愣在当场。

根据症状分类

1.视线恐怖视线恐怖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种常见形式,患者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人家的视线相遇。患者主诉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哪儿才好。患者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结果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谈话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往往失去常态。患者怕别人看出他表情不自然,或者感到别人的目光很凶恶,或者从别人的眼光中能看出别人对他的鄙视、厌恶甚至憎恨。有些病人诉述总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病人所谓余光,指注视某物或某人时,觉得自己控制不住地同时也看着另一物或另一人。如果问病人用余光看人有什么不好,是不是意味着斜眼看人,有看不起人的意思,还是意味着暗送秋波,不正派时,病人通常说不清楚,但否认有任何看不起人和不正派的想法。病人的痛苦似乎在于,他必须使自己的眼光像焦点一样集中于某人或某物,而不允许其他人或物进入他的视野,但是,他做不到。还有极个别病人害怕自己的眼光会伤害别人,至于用眼看人怎么会伤害别人,病人却无法自圆其说。尽管如此,病人还是害怕。

有的视线恐怖患者与许多人同在一个房间时,主诉不能注意自己对面的人,而强迫地注意旁边其他人的视线,或认为自己的视线朝向旁边的人而使其感到不快。结果患者的精力无法集中于对面的人。有的学生患者在上课时,总是不能自已地去注意自己旁边的同学,或总感到旁边的同学在注意自己,结果影响了上课,并给自己带来无比的痛苦。

视线恐怖常见的亚型有:

(1)对视恐怖与人对视时感到紧张害怕,看人时总想着对方的眼神,即使勉强对视,也躲躲闪闪,一扫而过,看人时间不足一秒钟。当对视时心情慌乱,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话,目光不能集中,感觉对方的目光流露出“疑惑、生气、反感或仇视”的意思。有的病人坚信其目光能伤人、太毒、刺人或不柔和,使被视者显得局促不安、表情难堪或手脚难受、不自然。相当一部分病人认为其目光“色迷迷”的,有邪念,或有异样表情,看人时有“非分之想”的意思,只好眯眼看人或干脆闭上眼睛,悲观地认为眼瞎了问题就解决了。

【病例】

施教授:你好!能帮帮我吗?救我一命吧,我生不如死啊:我痛苦了10年,我找不到工作,受尽了别人的欺辱啊。我想结婚,想有个工作,但因为我怕人看,我什么都失去了。我今年29岁,大概两年前我开始出现一种莫名其妙的症状,就是不敢和别人的眼睛对视,那样会让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慌,全身上下都会变得无所适从,严重的时候我甚至不敢看妈妈的眼睛。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我努力想克服这种毛病,但是失败了。听说这是一种社交恐怖症,到底要怎样才能克服呢?我真是痛苦极了。怎么办啊,我是一名社交恐怖症患者,每天都过着似人非人的生活,好像在我的字典里从来找不到“轻松”这个词语。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得了这种病,书上说我这叫视线恐怖症,主要是不敢和别人面对面地交流,致使整个场面搞得很尴尬,不知所措;还有就是总认为旁边的人在盯着我,只要旁边有人在,不管是家人、同事,还是朋友,我都无法认真工作,静不下心,总是要分心;有时还会选择逃避,自己跑开暗自悲伤,感觉在这个世界上我好像真是多余的。我特别怕别人的眼睛与我对视,每当这时我就羞得要命,不仅面红耳赤,连手心都汗淋淋的,必须马上躲开,否则双腿就抖个不停,连迈步都艰难。开始只是对男性,现在对女的也是如此,为此我常躲开视线,可是又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的余光扫视对方,给对方以很不体面的感觉,说我这人“很不正经”。我自己也特别恨我这双眼睛,有时甚至都想把它挖掉。

(2)余光恐怖患者用眼睛的余光看人,特别是在异性面前感到不安、害怕。病人称余光看人并不等于斜视,而是眼球定视前方注意力却能高度集中于侧面视野的目标,时间一长,积习成癖难以自控,引起侧面异性的注意和反感,病人抱怨当正视前方时,眼光发散,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不由自主地“余光”视野中的动静或人成了注意的目标,这个目标常常是异性或异性的胸乳部、阴部。由于情绪不安,只好偷视一次以求放松,不久后“余光”又使其精力分散,难以控制。有些学生患者因此不能听课,只好在课桌两侧垒上两堆书或用手捧着脸挡住余光,以求视线集中。有的病人先是不敢和人对视,只好用余光看人,余光看人成了主要症状。

P10-15

序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繁荣:稳定与发展的前提,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愈演愈烈,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我国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成人化时代,许多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对孩子的教育过分投资,而忽视了对孩子社交技巧、耐受挫折力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部分青少年不堪重负,导致厌学、闭门不出、离家出走、上网成瘾等,并患上各种心理疾病。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社交恐怖症,又称社交焦虑、对人恐怖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恐怖症患者精神极度痛苦,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严重者往往闭门不出,有更高的患抑郁症及自杀的危险性。美国等调查发现其患病率为10%~13%。日本社交恐怖症的发病率占神经症的30%,青少年发病率尤其高。在中国还没有确切的数据报告。

在我国,社交恐怖症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79~2007年论文检索发现,有关社交恐怖症的论文仅为200余篇,而抑郁症的论文为12500余篇,前者仅是后者的1.6%。

2001年我去日本九州大学从事社交恐怖症及森田疗法的学习研究。回国后发现,中国有很多的社交恐怖症患者,由于其症状的多变性及复杂性,医生往往无法进行恰当诊断,常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障碍,许多患者求医无门,饱受社交恐怖症的折磨。我为国人对社交恐怖症的知识了解得少之又少的现状而深感忧虑,从日本归国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写一本有关社交恐怖症的书。经过七年多的临床探索,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及患者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本书的初稿。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先是对社交恐怖症进行概述,然后重点探讨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全书写作中,我有意列举了大量病例、患者自述及康复者的体会,旨在使读者获得“共感”,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体会森田疗法的妙处。在此,也深深感谢实践集团森田疗法的朋友们,是他们给我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支持。

希望本书对中国的同行,尤其是社交恐怖症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些帮助。这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也是我的愿望以及对社交恐怖症患者的祝福。

感谢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全力支持和协助我的同仁!

感谢日本冈本财团的大力支持!

施旺红

2008年6月于西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