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时间真是伟大,恍如昨天还穿着校服,来往于二中与家的我竟然在大学里又行将混到第三个月。这下子完全体会到了“不知不觉”的滋味,若是不作停顿一直如此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地度过,也许眨眼间就要混到毕业吧……不过还好,庆幸自己有这个机会,写下一些东西,也算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凭吊吧。
回忆我的高中三年,心里由衷地要说:二中,注定是我人生无比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三年前中考结束,第一次去到二中,看到恢弘的建筑以及规划合理的校园便一下子沉浸其中,没有丝毫犹豫地踏人了这所古老却又年轻的学校。时光流转,现在我踏人同样吸引我的北大校园,一切的一切都与当时如此相似。不变的,还有记忆里那一份进人新环境必然的迷茫感——
不认识的同学,陌生的校园,一个人走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常常会多出一份孤独感。还远不止这些,教材变了,老师讲课的方式变了,过去的一套旧经验不再适用了……小小的我们需要应付整个环境的改变。转眼就到了秋天,飘散满地的落叶,一切的一切都在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不过事情也没有那么糟,渐渐的,我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渐渐的,我发现数学也并没想象中那么难;渐渐的,生活似乎理出了一条头绪,面前的道路愈发宽广,生活终于井井有条起来。
现在回忆起这些,短短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可是其中的辛酸滋味,却只有自己才会明了。就如同现在的我,在偌大的校园里,极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坐标,偶尔的疲惫气馁甚至让人悲观失望,但心里却总有个声音在说:这都只是个过程,经过了这一段时期,一切都会好起来。因为虽然前途无比光明,但是道路总会一如既往的曲折。
一直很珍惜高一时的友情。没有分班,没有高考,没有所有的负担,仍带有一丝初中生的小幼稚,傻傻的,笑在一起,闹在一起。高一时成天吵架,上了高二反而成了无话不说的挚友。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永远都会记得高一期末前的最后一节课,分别的感伤,却也掺杂了对未来的期许。
从高二起,事情变得明朗了许多,我们不用再疲于思考未来是怎样的,需要怎样应对,因为似乎高考成了未来的全部代言。想离开家乡见识下外面的世界?想组个乐团圆了摇滚的梦?想安安静静地捧一本漫画消磨整个下午?……且慢,一切的一切,都得经高考“同意”。其实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是轻松的,因为目标是如此清晰:高考。旁的一切都是多说无益,生活顿时充实很多。
从何时起,一天一份英语卷子成了习惯?从何时起,一有空闲就开始默背古文?从何时起,周末出门玩不再成为一种必然而改成了偶然?……这些都不夸张过分,这些都只是一个高三生应该做的。因为清楚前方的路意味着什么,因为清楚自己在高考的博弈中输不起,因为有一种过全新生活的渴望……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们无法蔑视高三,它并不黑暗,不像有些人的想象,它甚至不算折磨,因为,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也许经过了高三一年的锤炼,我们才了解,原来自己的潜力这么大,自己能做的其实更多。原来生活一直都很公平,只要你肯付出,就总会有所收获。
真正体会过高三,你会发现,其实高考已经成了其中的一个步骤,它不是结果,而是另一段旅途的开始。
告别高中,告别穿校服的时代,告别一切由父母做主、自己可以没心没肺了无牵挂地轻松生活,我开始迎接大学的历练。也许又要重复高中由迷茫到坚定的过程,也许又可能伤心失望疲惫气馁,但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一句却足以打消心中的动摇。
因为,未来,永远都在不远的前方!
动笔是加深印象的好方法,便于总结和记忆,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时老师提到的一个知识点,看杂志时见到的好素材,突然想到的一个问题,做题时不理解的问题等等,不论是什么,建议同学把它们都记下来。一来可以将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便于日后翻阅,二来可以扫除学习中的盲点,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
我自己有一个本子,厚厚的,各科笔记都有,内容也很“杂”:错题、感悟、遗漏的知识点、好词好句等等,只要是觉得有用的东西,统统记在本子上。没几个星期就发现记了不少知识。因为一次性的记忆效果并不好,所以再次翻阅时会发现有的知识自己还是模糊不清的,这就要求要定期复习巩固。我会在每次考试之前去看这个笔记本,平时只管记。因为高三考试频率比较高,所以翻阅的次数也很多。考试时的题目多来源于同学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部分,而这个本子中记下的又是自己疏忽的知识点,所以对于提高成绩效果非常明显。我在多次考试中(尤其是英语单选)都发现考试的知识点自己平常是加强记忆过的。P1-3
鄙人不才,受会长之托写这本书的跋,主要是介绍我们这次活动的发起、经过和这本书的内容,我想你们可以通过这个跋对我们协会和做这本书的初衷会有个大概的了解。
“宁京会”的全称是北京高校2009级宁夏校友会。该协会会员以2009年高考完到北京就读的各大高校的学生为主。协会的目的是促进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发起公益活动,回报和贡献社会。所以我们结合我们自身的资源,想到了出一本书,总结我们每个毕业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历,为学弟学妹提供借鉴和参考。
出书的建议由会长王鹏和副会长纳颖杰提出。一经提出,便受到了成员的积极响应。众所周知,宁夏的教育水平和其他高考大省的确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认可差距,但是我们不能安于差距。于是立志促进现状的改变,为宁夏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决定写一篇关于自己学习生活的经历和学习方法以及目前对大学的感受的文章,然后汇总,修改,再出版。
高中的学习生活,尤其是高三,对每一个经历过的毕业生都是刻骨铭心的。刚上高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梦想,希望一路顺风,一步一步地接近梦想。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这样周而复始,永不放弃,直到最终站到高中学习胜利的顶峰并且问心无愧。写这本书的很多成员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高一过得精彩纷呈,紧接着面对高二分科,学理还是学文,it’s a big big big question。高三,应该是高中生活最重要的时期了吧,每天数不尽的卷子,老师的教诲,父母的期待,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时无刻地考验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这本书,我想你可以看出优秀毕业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努力,勇于进取,擦干每一次失败的眼泪,重新上路,踏过荆棘,又是一条康庄大道。时光荏苒,他们已经步入了大学校园,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我想他们会给你提出好的大学生活建议,让你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每一个人的失败不是偶然,同样,每一个人的成功也并非是偶然。现在,做每一件事都需要良好的方法,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这本书也介绍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摸索得来的学习方法,可以说是历经考验的精品。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结合实际,融会贯通,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少走弯路,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不过我要提出的是,我们都认为学习方法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没有必要去机械照抄,你可以从中挑出适合自己的再加以应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也不相同,自然,所经历的高中生活各有各的特色。我想这本书满足了大部分人的特点,每个人阅读时都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各取所需,以最快的速度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还想给大家提出建议,大家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在看学习方法的时候,更多的请注意他们的学习经历。看完这本书后,当你们经历同样的情况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此外,他们的学习经历体现了他们的学习思想,而好的学习思想可以指导他们发现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希望你们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思想,加油吧!
最后,希望大家学习进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将来为祖国、为社会、为家庭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蔡政
2009年11月27日
放飞希望 收获梦想(代序)
过去的,以及未来的
从一中到北大
青春交响曲
享受这里,我们在成长
给亲爱的你
快乐,努力,坚持
那些年,那束光
从终点到起点
做最好的自己
青涩经历与君分享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世界因你不同
阳光总在风雨后
向阳生长
高质之中,迈向大雅之学
奋斗只为一个梦
走过这样的青春,我无悔
从高中到预科再到UIBE(对外经贸)
曾经最美
Early Birds Catch the Worms
向着梦想
成长记录袋
高考前后的那些事儿
征战
从现在开始
花开半朵
一路走来
云卷云舒云飘扬策马扬帆自徜徉
梦想缤纷拥有无悔青春
愿乘好风力,驶得万里船
高中,我们最后的童年
青春无悔
凤凰花开的路口
落英如许
花开不败
带着梦想扬帆起航
波澜不惊,安之若素
爱生活爱学习
我的涅槃
把握此刻的一分一秒
老天爱笨小孩
致学弟学妹们(代跋)
每年的6月,都会有那么两天,让家长、老师和社会为一群群孩子的命运操劳、忙碌。高考的重要性是不用赘述的。每当此时,我都会在心里说,又会有一批健壮的小山鹰要飞出窝了。
作为陪伴他们度过难忘的高中时光的老师,此刻或许可以轻松地缓一口气了;作为朝夕相伴的父母,在即将分别的感伤而甜蜜中等待着那一次开心的旅程。而作为高考的亲历者,这些刚刚走出去的孩子们怎样看待他们的高考、他们的老师以及他们的父母呢?在他们的眼里,高考真的是魔鬼高三的终结吗?那一次次的模拟考试真的是那么灵验吗?他们怎样看待分数,怎样对待竞争对手?他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历练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一切不仅仅是父母、老师,就连我这个远离高考的人来说都特别想了解。
在学校里,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永远都不是平等的,虽然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可以与学生“称兄道弟”。但学生如果不是由衷地敬佩师者的智慧和人品,是不可能真心对老师热爱而敬重的。他们背后的小动作可能让老师和家长大呋眼镜。而你无可奈何——现在的孩子何等聪慧机敏,他们的搞怪和花样层出不穷,只怕你不出招……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用真实的语言来叙述他们的高中、他们的大学呢?
事情还要从北京高校宁夏校友会的诞生说起。 2009年秋季,一批大一新生来到首都北京各高校,这些孩子你找我,我找他,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集体,他们戏称为“09一代”。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王鹏,暑假里看到父亲筹备安徽商会而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极富创意地提出了成立“北京高校2009级宁夏校友会”,这一提议得到了同学好友的极大支持,于是一个以“促进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发起公益活动,回报和贡献社会”为宗旨的宁夏校友会成立了。既然有了宏伟的目标,那就要有真措施。为宁夏做些什么呢?他们集思广益,认为“结合自身的资源,出一本书,总结每个毕业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历,为还在高中学习,或即将步入高中的学弟学妹提供借鉴和参考”是他们目前能做的。说干就干,短短两个月,这部满含着寄托、鼓励,想用最明白、最简单的方法想告诉读到它的人什么学习方法最有用的书稿便转到了出版社编辑的手中。
让我感慨的是,这些孩子对刚刚结束的高考是那么理智,他们表现出的智慧让我自愧弗如,用“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来说绝不为过。更让我吃惊的是,这些孩子一致认为,高考考得好,是因为听了老师的话。而我一直认为在高中阶段他们是比较叛逆的,谁知他们把“听老师的话”“上课安心听讲”等作为了一个考得好的重要条件,这难道不让做老师的深思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的孩子是懂得感恩的。相信他们吧,他们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的失利和成功,浇筑着自己坚定的信念。
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孩子对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输,他们的心是那样的挚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厚,不论是在各科目上独到的学习经验,还是对高考紧张恐惧心态的排解,或者是在填报志愿时所要注意的事项,都尽量做到客观、可行、可信。有心的读者一定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他们拳拳的爱乡爱家之情。有理由相信,今天他们尽的是一份绵薄之力,明天他们会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擎起巨臂。
让我欣慰的是,这些孩子在经历了无比紧张忙碌的高三学习后,面对“自由、松散、自主”的大学生活时所表现出的自律、自警和自重。他们异常冷静地分析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不同,在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等方面,高中和大学截然不同,而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并没有改变。他们对逃课、挂科、补考都表现出了不屑和反对,而对广泛接受知识,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们的眼里,那些活跃的思想文化氛围,高端的理论争锋是大学的代名词,大学,“大雅之学”也。每每看到此,我甚至认为,是高考让孩子们一夜之间成熟了,能这样理性地对待生活和学习的“09一代”,还有什么可让人怀疑,让人担心的呢!
放飞希望,收获梦想。风雨过后的彩虹是那样的绚烂。愿“09一代”的梦想都能够实现!更祝愿所有的孩子凝聚了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梦想能够实现!
2010年4月6日
这是2009级宁夏学子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一本书。这些作者中,有学习优异的保送生,尖子班的高才生;有个性突出的艺考生,奋力拼搏的后进生;有来自重点中学的,也有毕业于普通中学的。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无比坦然地回首高中生活和高考经历,力图为学弟学妹展示自己最真实的心路历程、最有效的学习方略。
字里行间,读者所看到的是一种精神,那就是不到高考结束的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拼搏!同时,无论主观和客观条件如何,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作了最好的回答:不抛弃!不放弃!
高考不难!
不可不知的高考那些事!
请09一代告诉你,他们经历的高考!
高三学生、家长必备读物!
这是2009级宁夏学子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一本书。这些作者中,有学习优异的保送生,尖子班的高才生;有个性突出的艺考生,奋力拼搏的后进生;有来自重点中学的,也有毕业于普通中学的。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无比坦然地回首高中生活和高考经历,力图为学弟学妹展示自己最真实的心路历程、最有效的学习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