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多维度下的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分类
作者 高万红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多维度下的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研究》是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从社会工作视角撰写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一本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学术专著。她以抑郁青少年的视角,从青少年个体成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转型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形成的各种内外部因素,揭示了抑郁症的形成机制。本书的创新点在于从社会转型、人际关系和青少年成长三个维度来理解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和抑郁症,提出了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是抑郁青少年个体发展中的人格缺点、不良人际关系(亲子、师生和同伴关系)以及社会转型过程遭遇的各种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的观点,提出了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过程中的“多重失去”的核心概念。认为青少年抑郁症的本质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爱的失去,人际交往过程中自我的失去,社会变迁过程中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失去,生理上活力的失去等“多重失去”。

内容推荐

高万红编著的《多维度下的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昆明Y医院精神科的11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深入访谈,从抑郁青少年的个体成长、人际关系和社会转型三个维度,剖析了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形成的各种内外部因素,阐述了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冷漠化”的嬗变过程;提出了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过程中的“多重失去”的核心概念;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了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和促进抑郁青少年康复的对策和建议。

《多维度下的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研究》的出版有利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从多元维度取向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他们进行社会心理治疗,促进其康复和复原。为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师提供了治疗和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新视角。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青少年日益成为抑郁症的高风险群体/1

二、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与亲子关系有密切的联系/3

三、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服务中急需引入社会工作/4

四、研究动机的产生过程/7

五、研究目的、意义/9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11

一、青少年的界定/11

二、青少年抑郁症的概念/13

三、亲子关系/16

 第三节 研究视角、内容和论文结构/18

一、研究视角:社会工作的多维度视角/18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21

三、论文结构/24

第二章 文献回顾/26

 第一节 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和亲子关系的个人及家庭因素/26

一、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形成的个体生物因素/26

二、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和亲子关系的个体心理因素/28

三、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及抑郁症的家庭因素/37

四、积极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观点/44

 第二节 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人际因素/45

一、抑郁的人际关系理论/45

二、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症/47

 第三节 影响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社会因素/48

一、国家政策与亲子关系、青少年抑郁症/48

二、传统文化与亲子关系、抑郁症/51

三、移民与精神健康/58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亲子关系、抑郁症的影响/59

 第四节 对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多维度思考/59

一、文献回顾简评/59

二、本研究的基本视角/61

第三章 研究方法/63

 第一节 质性研究/63

一、对研究范式的认识/63

二、为什么选用质性研究/67

三、什么是质性研究/68

 第二节 深度访谈法的运用/72

一、对深度访谈法的认识/72

二、深度访谈法的运用/74

三、研究伦理/83

四、资料分析过程/84

五、研究者的本位和反身性思考/85

六、研究中的可信性问题/91

七、质性研究方法的限制/95

 第三节 研究田野与研究对象/95

一、研究田野点介绍/95

二、研究者与研究田野的关系/98

三、研究对象简介/99

第四章 从个人成长看青少年抑郁症/101

 第一节 抑郁青少年的成长历程/101

一、幼儿期:在祖辈的照顾下长大/101

二、儿童期:遭遇各种人际关系冲突/106

三、青少年时期:社会流动开始并患上抑郁症/111

四、抑郁青少年成长经历的特点/114

 第二节 抑郁青少年对抑郁症的理解/114

一、抑郁症是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114

二、抑郁青少年的压力应对方式/119

三、抑郁青少年对专业化治疗的理解/124

四、抑郁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的形成机制/127

五、相关讨论/128

 第三节 抑郁症的形成/129

一、影响抑郁症形成的因素/129

二、抑郁青少年对抑郁症形成机制的建构/133

三、本章小结/135

第五章 从青少年个人成长维度看亲子关系/136

 第一节 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变化过程/136

一、幼儿期亲子关系特点/137

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征/139

三、青春期的亲子关系:生病前的亲子关系/142

四、青春期的亲子关系:患病后亲子关系的变化/147

五、对抑郁青少年亲子关系变化过程的小结/151

 第二节 抑郁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特点/152

一、父母不亲/152

二、亲子关系的主轴是父子(女)关系/154

三、亲子关系中的性别差异性问题/155

四、与祖辈的情感关系由强变弱,直至断裂/158

五、本章小结/162

第六章 从人际关系的维度看抑郁青少年的师生、同伴和亲子关系/163

 第一节 抑郁青少年的师生关系/163

一、抑郁青少年的师生关系特点/164

二、影响抑郁青少年师生关系的因素/167

 第二节 抑郁青少年的同伴关系/169

一、抑郁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特点/169

二、影响抑郁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因素/172

 第三节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相互影响/175

一、亲子关系影响同伴关系的原理分析/175

二、亲子关系影响师生关系的原理分析/177

三、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相互影响/179

第七章 从社会转型看抑郁青少年的家庭、亲子关系与个人成长/18l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抑郁青少年家庭/181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18l

二、社会转型中抑郁青少年家庭面临的挑战/182

三、社会转型对抑郁青少年家庭关系的影响/187

 第二节 社会转型对抑郁青少年个人发展的影响/191

一、教育成为个体社会流动的动力和阶梯/191

二、抑郁青少年社会流动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家庭支持不足,负面感受比较多/193

 第三节 青少年抑郁症的本质特征/199

一、青少年抑郁症的本质特征是个体发展中的“多重失去”/199

二、青少年抑郁症的“母子共病”现象/204

三、本章小结/206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208

 第一节 研究结论/208

一、抑郁青少年亲子关系“冷漠化”的嬗变过程/208

二、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与抑郁症之间具有双向作用/211

三、青少年抑郁症的突出特征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失去”/212

四、本研究的理论贡献/215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218

 第二节 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对策建议/220

一、政策层面/221

二、实践层面/223

参考文献/227

后记/24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