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东白力格写的《史诗演唱与史诗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德的史诗学简史)》是以可观察到的中国史诗演唱经验为基础,简要地讨论了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德的史诗理论。这种史诗理论主要包括语文学史诗理论、结构主义史诗理论和口头程式史诗理论等三种理论范式或研究纲领。但是这些史诗理论都试图回答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史诗歌手们是如何完成自己的史诗演唱的。亚里士多德当年面对古希腊荷马史诗和悲剧的创作与表演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比较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和荷马史诗时发现,它们的创作遵循了两个不同的法则:一个是作者去表述已经完成的行为,另一个是歌手去摹仿可能出现的行为.于是他就提出了虚构作品的有名摹仿理论。这种摹仿理论即使今天研究艺术类口头作品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章 导论
一、科学理论的特点
二、可证伪的史诗理论
三、竞争中的史诗理论
四、唱不完的史诗演唱与史诗样本
第二章 研究史诗演唱的意义
一、作为口头传统的史诗
二、作为文学资源的史诗
三、作为人生启示的史诗
第三章 关于史诗演唱的种种看法
一、史诗专著与史诗法则
二、书面史诗与史诗法则
三、史诗演唱与史诗法则
四、史诗评价与史诗法则
五、史诗歌手与史诗法则
六、书面史诗与口头诗史
第四章 描述性史诗法则
一、这首口头史诗演唱就是诗史演唱的全部
二、史诗演唱能力与口头叙事句法
三、史诗演唱的三种口头叙事法则:顺序法则、结构法则和程式法则
四、规定性规则与描写性规则
五、史诗法则所描写的对象
第五章 史诗的口头内容与和口头形式
一、关于口头史诗的“历史容内容分析”
二、关于口头史诗的“文化内涵的分析”
三、关于口头史诗的“历史时间的分析”
第六章 语文学史诗理论
一、摹仿
二、故事情节
三、角色类型
四、这一首史诗、诗章 和子情节
五、叙事范畴——人称、视角和时间
第七章 结构主义的史诗理论
一、这一首史诗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二、语文学史诗理论与结构主义史诗理论的主要区别
三、母题分析
四、母题系列分析
第八章 口头程式史诗理论
一、帕里的学术贡献
二、口头程式概念与蒙古史诗
三、洛德:站在巨人肩上
四、主题、主题群或故事范型
第九章 可检验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
一、摹仿表演:口头艺人的工作
二、格萨尔演唱与藏戏表演的比较
三、格萨尔演唱的几个特点
附录 史诗欣赏
阿拜·格斯尔(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