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林烟云(精)/艺术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唐吟方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当代学人中王贵忱最喜自印书,手工线装,成书已十数种,如《可居室题跋集》、《于省吾先生书简》、《潘景郑先生书简》、《可居室印识》、《越南古钱集拓》等,印量极少,助印书者杨坚水,梓有《岳飞百图印谱》。贵忱喜以自印书赠友人,得者宝之,视为当代线装书珍品,又有人称其为书林新善本。

2011年10月沙曼翁以九十六高龄去世,《苏州日报》辟半版报道此事。记者电话采访曼翁学生言恭达,言以忙婉拒。按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媒体对名人极重视,凡名人谢世,皆作深度报道,以影响力而言,分整版及半版。当年苏州作家陆文夫去世,苏报以一个整版报道及纪念,备极隆重。

沙曼翁为姑苏名书家,名重一时,又是同辈书家最晚凋零者。数年前,余慕曼翁名,曾与曼翁有一面之缘。时曼翁居姑苏某小巷,已有轻度老年痴呆症,虽尚能对答,记忆力若失,才问及某事,稍后再问及至三问。学生称曼翁已不能握管作书久矣,偶尔有作已如河图洛书。苏州多高龄书家,记忆中以瓦翁最健硕,百龄仍能挥洒,不愧翰苑豪杰。

徐建融自称是民国人,问之,则日生于1949年前,然其生活学习受教育及工作皆在新中国,所谓民国人只数日而已。先前徐建融又曾自称“阿拉是上海的陶渊明”。

辛卯夏(2011年)余与陈远、朱永灵、章耀、丘石诸兄联展于南通。展览间歇访双楫堂主秦能。秦先生出示旧藏数件供游目。印象最深者有泰兴籍学人朱东润墨迹二件,一为写给秦能题跋,小字气势健旺,老笔纷披,饶有北碑风韵;一为四尺大幅,笔辣格高又得松灵之趣,绝无书家习气,钦服不置。秦言此作以一部旧手机换得。又示王稚松书法扇面。稚松亦治印,为王个簃得意弟子,余曾病此公书法平平,赏玩真迹乃知稚松于平实一道有深悟,亦自具一种境界,不可率尔非之。又赵古泥印谱,开本颇小,殊合掌中把玩。谱中印拓无多,且红泥走油,然开卷清雅之气流溢,古泥印章以厚实称名,细味则含清刚之趣,故其追求仍雅不失道,是为可贵。

王个簃晚年捐书画及个人收藏于故里,当地政府于文峰塔辟艺术馆对外展示。余最感兴趣者为王个移文房笔墨,盖工具所示与画家艺术追求关系最为直接。余观个移所用毛笔多硬毫,且多秃笔,故能藏其锋锐以钝厚示人。

陈兼与诗话,出版问世有《兼于阁诗话》、《荷堂诗话》。据周退密老人告,二本诗话原为一部稿子。《兼于阁诗话》梓行时,出版社虑及诗话所议部分诗人尚在世,恐引起不必要之人事纠葛,故收录诗人皆已故世。删节之文字数年后又以《荷堂诗话》为名由福建美术社出版。

韩天衡弟子唐吉慧多才艺,文字尤其出色,为新海派作家。其出版随笔集有《旧时月色》,文笔酷似香港作家董桥,长于运思,文字细腻,富于文采,有上海“小董桥”之称。我戏称其“董唐”,借董桥说“董糖”之名。

香港慈善家梁洁华女士捐赠数千万元建清华幼儿园,既成,冠名为“清华洁华幼儿园”。梁女士工绘事,主体建筑落成,主厅悬梁女士巨幅绘画,仿西画圣母与天使图,圣母形象实梁女士写照,天使即幼童。

章祖安七十五岁借杭州中国美院举办个展,展名为“指定风波”,以展名理解,意颇自矜。友人吴敢导刘涛师及余观展,于展览内容屡致好评。若“豺狼在邑龙在野,昔何贤能今何愚”,借古讽今,骂得颇狠。又如“英雄已过美人关”,读此初以为自夸,再读边跋文字有“力所不逮也”,乃知秋农卖了个关子,殊发人笑。又如“在座谁非两面派”,是“文革”后秋农与业师王焕镳吴山喝茶时得句,深得乃师称许,由此亦可见其性格。杭人言秋农“狠”,骂人亦自骂,毫不留情面,典型的绍兴人性格。

秋农好武功,年逾七十,尚能辟腿,亲临展场讲解运笔动作关节,都用形声字,如“噼”、 “叭”、“波”,是练武之人常发出的声音。吴敢问秋农所习为何门派,师傅姓名,秋农均答不知,言少时所习,当时只知师傅姓氏,历年既久,忘之矣。答大妙。许江以“二三奇”概括秋农其人其学其艺,可谓贴切。P1-3

目录

正文

序言

当代的艺术学界,新手辈出,新作甚丰,成果脱手亦快,往往大块文章。据说一旦有了选题,便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或电子图书收集材料,收效快,斩获丰,极大地提高了速度。但是未免失去了传统做学问的从容不迫、细密精审与举重若轻。

传统的书画研究,总是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考察,从容地积累,进入研究对象的历史时空,感受研究对象的精神世界,在作者与时代、风格与世变、内容与形式、功能与趣味、创作与鉴赏、流通与收藏的关系中积累爬梳,探索固有而非臆造的内在联系。有些成果,并非鸿篇巨制的专著,而是吉光片羽的笔记。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在《香祖笔记》中,看到不少清代美术史料,后来在博物馆工作,对民国北方收藏家的最初了解,也得益于张伯驹的《春游琐谈》。不少有关诗词书画金石骨董的笔记,写书画人物栩栩如生,论艺术奥妙深入透辟。八十年代,金维诺先生就曾让我去请启功先生来给研究生讲讲“笔记与美术史研究”,以期从另一侧面获得历史的智慧、文化的积淀。

笔记体的著作,既是积学的方式,也是片段的研究成果。古人说,“积学可以致远”,读书也好,看画也好,访古也好,得益于友朋的多闻也好,只要处处留心,一点一滴地积累,学问就一定会做得扎实精致而别有所见,可以向专著发展,也可以直接问世,既佐谈资,也可为别人的研究提供生动丰富的资料。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唐吟方,属于60后的书画家,因出生在人文荟萃的浙江海宁,早得桑梓名宿指点,又多年工作于《文物》杂志与《收藏家》杂志,有机会广泛接触艺坛名流,了解艺林掌故,熟悉书画趣闻,也许受郑逸梅《艺林散叶》的影响,多年以前就出版了《雀巢语屑》,记载艺林的所见所闻,文词简练,叙事生动,缤纷多彩,趣味横生,早已脍炙人口。

近年,他又写成了《艺林烟云》,时间跨度,始于民初而终于当今,内容范围,囊括书画金石鉴藏流通,旁及诗词文史。有掌故,有趣闻,有鲜活的人物剪影,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名人对工具材料的选择,有时风流转的叙说,有明人楹联的杜撰,有作伪秘辛的揭露……不乏宝贵的经验,多有珍贵史实,记述风趣,观察精到,有所褒贬,可谓集史料性、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为一的笔记体艺文著述。

前些时间,唐吟方以此书征序于我,寄来了部分书稿。翻阅之下,发现所述《竹刻小言》油印本,恰巧舍下也有王世襄先生所赠一册。书中还述及了我题“仰止”二字的游寿书李峤及何延之一表一记的卷子,因此颇感亲切。不过,书中所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应邀为画家著文,总期望有代表性作品答谢,其实那只是一种愿望,所获无几。正好借此机会加以说明。拉杂写来,是以为序。  2017年元月25日

内容推荐

唐吟方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艺术史学者。此前的《雀巢语屑》一书被誉为艺术界的“世说新语”。《艺林烟云(精)》是《雀巢语屑》之后作者写中国艺术界趣闻轶事的新篇,曾在《东方早报》的“艺术评论”等媒体刊发,受到热烈反响。此书以生花妙笔写成,每则近百字,是近代艺林烟云的趣味记录。

编辑推荐

唐吟方的《艺林烟云(精)》是艺术界的“世说新语”。作者是著名书画家,多年工作于《文物》杂志与《收藏家》杂志,有机会广泛接触艺坛名流,了解艺林掌故,熟悉书画趣闻,也许受郑逸梅《艺林散叶》的影响,多年以前就出版了《雀巢语屑》,记载艺林的所见所闻,文词简练,叙事生动,缤纷多彩,趣味横生,早已脍炙人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