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九十弦歌(将军与士兵的爱情传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别纪实文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喻季欣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封辗转迟来的信定下爱的终身

什么最能拨动少女心中的琴弦?

年近七旬的岳喜翠将军捋了捋浓密的黑发,灿烂而深情地说:“当然是爱情,是得到心中期待已久而突然来临的爱的表达。”

2017年农历正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宽敞的客厅中,岳喜翠回首人生历程,回望她少女心中琴弦最初被拨动的那一幕,这位我军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幸福之情仍溢于言表。她敞开心扉,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一封辗转迟来的信,怎样定下她爱的终身——

45年前,那是1972年深春,遍野山花盛开的时节。湖北宜昌大山深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飞行大队,如花似玉的女飞行员岳喜翠,24年来第一次收到令人心动的异性表白的信。

这是一封辗转而来的信,而且是党小组长亲手交到她手中的。岳喜翠说起这终生难忘的一幕,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小岳,你有一封信。”那天,党小组长突然郑重其事地走进了岳喜翠的宿舍,一进门,话中有话地边说边递过来一封信。

这时,正在和另外两个战友在房间看书的岳喜翠放下手中的书,惊喜地站起来。自己平时信本来也不多,有也是自己去收发室拿,今天怎么党小组长亲自送信来了?看着对方的神情,岳喜翠有些摸不着头脑地接过信,一看:白色信封已经起皱,还有几处黄色的斑斑点点,更显眼的是信封上的字,有几种不同笔迹。自己的名字和寄信人地址的笔迹她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是谁的。令她意外的是,党小组长把信交到她手中后,并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望了望对方的神色,岳喜翠脑海中立马想起大队教导员曾在大小会上说过的一条“军规”:你们女飞行员如果遇到有异性递条子,要交给组织。你们的个人问题组织会帮你们解决,不要自己做主。想到这,岳喜翠不由得满脸通红。见此情形,年龄比岳喜翠大的党小组长心中有数地说:“你看看信,看看信。”听到这,岳喜翠心想,对方不是明显想知道信的内容吗?当兵七年了,自己只和家里通过信,这显然不是父亲的笔迹,再一细看,她突然想起这好像是初中同班一个男同学的笔迹。凭预感,听话守规矩的岳喜翠便沉不住气了,两三下就把信拆开了。

里面的信纸折叠着,拿出刚打开,一张夹在里面的小一寸照片飘到了地上。“哎,还有照片,是一张照片嘛。”党小组长看了一眼地上,又看一眼岳喜翠,似乎明白了什么,意味深长地说完这句话便转身走出了屋子。

看着党小组长远去的身影,望望身边两位战友向她眨眼睛的调皮神色,满脸羞赧的岳喜翠来不及多想,捡起这张方寸照片一看:军帽,飞行员皮夹克军装,英俊的面庞,有神的双眼。岳喜翠少女的心中顿时泛起涟漪,可想不起这是谁,她隐约感觉是初中同班的一位同学。看完信,果然是他。但信纸上却只有简单的几行字,称呼是岳喜翠同学,内容说:“我们好多年没有联系了,但我从报上知道了你的事迹,你学习毛主席著作很有成就,我一直在向你学习。”最后三行是:“我们多年不见,组织上说我可以找对象了,不知道能不能和你取得联系。”接着他介绍了自己现在武汉空军某部,是战斗机飞行员。落款是聂传春。

哦,原来是这样。看完这简短的信,岳喜翠反而如释重负。信里的意思她明白,作为同样是飞行员的他,一样有着“个人问题组织帮你解决”的规定。那一句“组织上说我可以找对象了,不知道能不能和你取得联系”是暗示,无疑也是向她表白。她心中的涟漪在扩大。对爱情有过无数想象和憧憬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初中同学对她的表白,是这样简单地“信手拈来”。

少女的心,平静而又不平静。顾不得两位同是待字闺中的女战友的打趣,她眼睛久久盯着“聂传春”三个字,想起了跟这位和自己同年出生、比自己大半岁的初中同学的一幕幕往事——

1962年,岳喜翠以优异成绩考上泰安一中,这是山东省的重点中学。同班同学多半来自农村,家住县城又是干部家庭的岳喜翠和每个同学都玩得很好,她常被来自农村的同学那种坚韧刻苦的学习劲头感染。那时正是国家三年“苦日子”时期,寄宿的农村同学都是一次带来一个星期的饭——包大煎饼,一顿吃一个,一天三个,一个星期就是靠包袱里装着的18个煎饼和一个瓶子装的咸菜度过。如果哪一天实在忍不住了,他们会多吃一个,星期六那天就要少吃一顿,若平时再多吃一个,这一天就要饿两顿。可他们都不会对谁说,在教室里大家硬撑着,埋头刻苦学习。聂传春家在农村,他一样带煎饼,一样会有时忍不住多吃掉一个,可是他不但自己忍着饿,有时还会掰出半个给别的同学。岳喜翠渐渐注意到了这个同学。他刻苦学习,成绩好。(P2-4)

后记

后记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节庆即将到来,本书付梓,心中快慰有加,也有如释重负之感。为军人写一本书,同时纪念自己曾经的15年军旅生活,是笔者离开军营后多年来的一个想法。本书选取9个军人的家庭生活,.以他们的爱情与家国情怀作为主要叙事视角,在建军历史、军队使命、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突出他们的情感与心曲。书名“九十弦歌”意在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人民军队90年来的一脉军人家国情怀,展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绚丽多彩。

今年众多特殊历史节点与我的生活密切相关。香港回归祖国20年激起我诸多回忆。20年前作为广州军区一名专业文学创作员,我多次深入驻港部队采访,从这支部队组建到进驻香港前夕,广泛接触;从“大渡河英雄连”、国旗班到1997年6月30日采访刘镇武司令员,留下一本本采访素材,并于1997年7月1日在《人民日报》刊出刘司令员的采访记《为了祖国的神圣》。本书第三章所写人物香港回归中英防务交接中方指挥官谭善爱,曾是我在广州军区机关大院的“战友”,1995年我挂职副政委的某高炮团与他入伍时所在部队同属一个野战师,刘司令员是从该师隶属的集团军军长位置升职到驻港部队的,采访中提及的往事、环境,我们的记忆迅即产生共鸣。第四章所写人物崔洪昌是我在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的直接领导,对我1990年调入该单位,他十分重视。此前我们并不认识,只是当年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英雄情结”》部分内容发表在《文学评论》(1990年第五期)、《解放军文艺》(1990年第8期)和《昆仑》(1990年第4期)等刊物上,他便把我视为“人才”,联系到我,花费心血多方协调。一位老军人的宽广胸怀坦荡且温暖。但他的过往我却一直不曾深入了解,这次我选定他,几番动员,他才接受采访,他80多年的多彩人生,他的军人品格与他们夫妻的深情给人启迪。此外,让我特别感怀的还有,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年,我是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今年又是我读研究生入学30年,没有这两个历史节点,我便不会作为知识分子于1983年特招入伍进入长沙改治军官学院,也不会作为“人才”调入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今年还是我离开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从新闻业界进入新闻学界的第10年。我的人生即将迈向花甲之岁,这些无论如何,都是我重要的人生纪念。每个人都与时代共命运,每个重要历史节点都有令人记取的时代意义与人生感悟。这本书融入了我这样深切的情感。

本书第五章中91岁刘道民老人的故事,感人而动人。2015年采访他后我们一直有电话联系,每次听到他洪亮的声音与乐观的话语,都让我感受到一位湘西老兵的独特风采与精神。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现实与文学的“这一个”,他们的人生与故事都有着时代与军人的典型意义。

因时间紧促,采访他们都有一番周折。特别感谢原广州军区空军副政委胡长生将军、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健雁先生、海军汕头水警区战士张少涌和深圳市宝安区公安分局书画家警官吴广先生,他们为我采访我军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战斗英雄”麦贤得和谭善爱提供了帮助。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第六章中的人物都是我带学生重走红军长征路时所采访的,对这次“我行我动·追寻红军足迹弘扬红色传播”的社会教学实践,我所在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给予了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卢家明先生特别邀约我创作本书,他坦诚而认真。本书编辑王荷英等几位年轻出版人辛勤加班工作,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我的研究生李松伟、孙维和刘晨光分别参与其中采访,并和王珊珊、凌昊、吴梦雁、方针、陈梓斌、杨冉、叶静等几位研究生做了大量采访录音的文字整理工作。每次采访,几乎都有我的妻子在场帮忙拍照、摄像,后勤保障她更是一把好手。岳喜翠、聂传春夫妇和麦贤得、谭善爱还特别为本书的出版题词赠言。在此一并致谢!

喻季欣

2017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 蓝天飘荡永远的歌

 一封辗转迟来的信定下爱的终身

 两颗心几十年来彼此完全明了

 三位一体情系诗和远方

 四海为家,五彩缤纷,六千多小时绽放人生大爱

第二章 海上明月共此生

 “钢铁”含情,“战士”有意,她爱心涌动

 “淬炼”这“钢铁”,只为呕心沥血伴明月

 “海战”造就了他,她情深似海再塑一个他

 勋章,相映“海上明月共此生”的爱曲衷肠

第三章 岗位上的角色人生

 十分钟,定格岗位情怀

 历史重任,幸福突然来临

 庄严使命,民族光荣至上

 人生追求,书写在寻常日子里

 无愧岗位,当好角色心里甜

第四章 执手写华章

 从“知识分子”战士到“自学成才”标兵

 夫唱妇随,凝馨人生

 能做就做好,能帮就帮到

第五章 莽莽湘西不老兵

 言与行:不同的军装,不同的兵

 苦与乐:共同的牵挂,共同的情

 身与心:永远的山河,永远的心

第六章 历史的指纹:红军长征路上的爱情

 生离死别闪耀的大爱光华

 终身相守绽放的精神与传承

 藏汉一家亲,佳缘册上永不磨灭的“历史指纹”

后记

序言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5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并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使用“人民解放军”一词。由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纪念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造人民军队历史的伟大开端。

一个伟大的开端,掀开一页伟大的历史篇章,奏响一首首爱的历史行进曲。

1927年12月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领导的广州起义,是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英勇尝试,是与这一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接的不朽壮举。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中共广州市委工委书记、时年23岁的周文雍,在广州起义失败、叛徒告密而被捕后,临刑前在监狱墙壁上写下了这一壮丽诗篇。1928年2月6日,在广州郊外红花岗敌人的刑场上,他与相知多年、同时被押赴刑场的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时年24岁的陈铁军,迎着敌人林立的刀枪,昂首发出他们爱的宣言:“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这一气壮山河的“刑场上的婚礼”,激励着千千万万革命者和后来人。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是共产党入爱的嘹亮浩歌,是革命者坚贞不屈的爱意心曲。

这浩歌,穿越历史;这心曲,激荡人间。

爱意心曲,人类情感与文明的璀璨华章。军人的爱意心曲,融汇家国情怀。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隋唐之诗,袒露春怨,又何尝未有军人使命与家庭生活爱意心曲的深长寓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这四句充满爱国豪情的诗作,营造了战士们披甲纵马、为国戍守疆土、人生积极向上的形象,多少年来为人们所崇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魂断蓝桥》《太阳的后裔》这些异域杰作,一样凸显出军人爱意心曲与家国的千千情结。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虞美人·枕上》)“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贺新郎·别友》)“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的这三首词作分别写于192l、1923和1957年。一个伟人,一样有着普通人的爱意心曲。毛泽东的这些词作表达着他对夫人杨开慧的深情爱意,展示出他革命领袖崇高的家国壮志与情怀。

爱意心曲,人皆有之。军人的爱意心曲,与军旗同飘扬,与时代共和弦。从炮声隆鸣、硝烟弥漫,到铸剑为锄的和平盛世,军人使命如山,军人爱意心曲漫溢。“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职责真诚,“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的希冀宽慰,是他们琴瑟友之的爱意,是他们鸾凤和鸣的心曲,在军旗辉映下,演绎着他们深深的家国情怀。

实现中国梦,需要稳定与强大的国防,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需要奏响强军梦的时代进行曲。当代军人的爱意心曲,是中国梦、强军梦雄浑交响曲情深意长的和声。

从“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到今天强军梦的时代号角吹响:九十年,人民军队继往开来;九十年,一代代军人的爱意心曲弦歌不辍。

本书《九十弦歌:将军与士兵的爱情传奇》,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而作,在军旗辉映下的这一脉情思中撷取浪花,为我们共同的爱意心曲引吭高歌……

内容推荐

由喻季欣所著的这本图书《九十弦歌(将军与士兵的爱情传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别纪实文学)》讲述了彭湃与许冰、肖文董与刘淑芬、肖光顺与阿佳、宋小娥与田才元、刘世彬与田嫒等9对军人伉俪历经战争风雨、跨越90载时光的爱情传奇,均有作者本人的采访或见证。从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到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九十年弦歌不缀,组成响彻大地的雄浑交响乐,而其中有一章是普通士兵的传奇爱情:他们情之切、爱之深,入心入骨、生命闪烁,家国情怀,浩然正气。9个爱情传奇,跨越90年,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精神传承、壮丽风采。

编辑推荐

由喻季欣所著的这本图书《九十弦歌(将军与士兵的爱情传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别纪实文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创作的纪实文学,以军人的爱情、家庭生活为主线,讲述了岳喜翠、聂传春、麦贤得、谭善爱等9位军人历经战争风雨、跨越几十载时光的家国情怀与爱情传奇,从侧面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壮丽风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