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第一财经编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带一路”既是一个被唤醒的历史符号,更是一张直指未来的崭新蓝图;是一次战略的出发,更是一个思维方式的新起点。从全球化的十字路口到新“4.0时代”,是滞步不前还是弯道超车,被动等待还是创造未来?

第一财经强势作者阵容共同解答:新全球化的世界里,我们将遇见哪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智慧如何与世界接轨,哪些东西又将全方位地改变我们的行动模式,影响世界经济地理的格局?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这本书里的数十篇文章,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全新思想成果的高度凝聚,也是一份有数据、有现场、有方案的全权威指南。从战略到战术,全面解析从地方一线到企业前沿至为关心的议题。

内容推荐

景下,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一带一路”倡议正提出这一博弈的关口,为国际秩序转换和全球治理体系重塑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未来画卷正徐徐展开,其影响必将遍及各个角落。《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汇集了第一财经上来自不同领域权威专家、各国政府机构官员及相关投资机构管理者关于“一带一路”的精华解读和访谈记录,有高瞻远瞩的前沿嘹望,也有就税务、生态、区域发展等话题的极具操作性的意见;既回顾了“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的发展脉络,更描绘了这一倡议将如何重构未来。从中我们得以窥见,互联互通的、普惠的“一带一路”,将如何深刻影响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每一个地区和个人。

目录

序:全球化自东向西

 周健工 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EO、第一财经总编辑

权威解读

“一带一路”将引领全球化新时代

 何亚非 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

“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脉相承

 何亚非 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

“一带一路”:开启全球化4.0时代

 邵宇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总裁助理

全球金融治理和“一带一路”建设互相促进

 乔依德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一带一路”将如何重塑全球新经济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

“一带一路”需关注国际税收问题

 李旭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

共建丝路绿色经济带,破解中亚咸海危机

 徐海燕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大有可为

 赵明昊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合作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寿慧生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超预期

 周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晓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一带一路”开枝散叶

 武常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两种对外开放战略下的绿色发展之路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不沿边不沿海: 中部省份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陈晓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吴永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生

陕西: 构筑“一带一路”内陆支点

 马莉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

借势“一带一路”,中国西部有望实现“追赶cao越”

 姜万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院长

企业在“一带一路”机会中应规避三大投资风险

 周东春 智纲智库深圳中心副总经理

高端对话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

“一带一路”的合作空间来自共同利益

 曲鹏程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东亚及东南亚代表处首席代表

TIR系统让中国货车在“一带一路”跑得更快更远

 塔里克·法塔米 巴基斯坦外交国务部长

支持中巴经济走廊是 巴全国共识

 阿赫桑·伊克巴尔 巴基斯坦计划和发展部部长

中巴经济走廊对所有人都有益

 艾米塔尔·康特 印度商工部副部长

印度等待“一带一路”细则公布

 阿迪·戈德瑞吉 印度Godrej集团主席

印度发展关键和经商成功秘诀

 黎剑 印度中国企业商会秘书长

中企投资印度最常见的难题和误解

 艾萨·卡辛姆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执行官

迪拜向东看,南南走廊承接“一带一路”

 保罗·高德史密斯 新西兰科技与创新部长

“一带一路”释放开放信号,新中自贸雄心有望升级

 约克·加瑟尔 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联邦国际金融事务国务秘书

瑞士在抢“一带一路”先机,美国若不参会才是个错误

 奥拉夫·朔尔茨 德国汉堡市市长

陆海贸易并进,汉堡打造“一带一路”欧洲货运枢纽站

 鲍达民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

建议设立“一带一路”风险防范机制

 关家明 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

参与“一带一路”,香港的优势在于国际化和市场化

 姜建清 中国中东欧金融公司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

打造“一带一路” 区域性支点

 王宏亮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商务参赞

匈牙利“向东开放”对接中国“一带一路”

 欧晓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司巡视员

“一带一路”成效远超预期

 赵忠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对外援助,是全球化新阶段的载体

 周强武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

“一带一路”倡议将载入国际发展合作史册

后记

试读章节

绿色丝路经济带建设需直面成海危机

中亚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咸海危机是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咸海流域原本是一个以物种多样和物产丰富而著称的地区,这里孕育过花刺子模文明,演绎过长达数百年的中亚“昭武九姓”与我国的文化、经济交流。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富饶的中转“驿站”,在苏联时期还一度成为苏联的“棉库”和“粮仓”。由于苏联政府对咸海流域粗放式的农业开发,消耗了约85%的阿姆河及锡尔河(下称“中亚两河”)的径流水量,导致注人咸海的水量减少到原来的1/5,咸海的水体容积减少到原来的1/14,而水体的含盐度却提高了24倍,约50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曾占苏联1/6捕鱼产量的渔业也随之凋零。

咸海的不断萎缩,造成了550万公顷的咸海荒漠,成为中亚盐碱沙尘暴的源头,每年将约1亿吨带有农药残留物的盐碱沙尘卷入大气层,撒向周边,污染农田、草原,并飘向远离咸海的地区,成为公害,被国际上认定为“咸海危机”。

咸海危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负面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实体经济带,咸海危机严重制约着中亚优势资源的开发,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1)“咸海盐碱沙漠”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盐碱沙尘暴在咸海流域吞蚀了200多万公顷良田,使草原生态恶化,大量盐碱颗粒落入农田,使耕地出现高度盐碱化。沙尘暴还极大降低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农业收成。中亚丰富的耕地资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极为宝贵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在国际粮食危机日益逼近的今天显得更为宝贵,其开发却直接严重受制于咸海危机;中亚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是中亚油气和核能等可竭尽资源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它们的开发同样受到咸海危机的牵制,沙尘暴不仅直接严重损坏风机和太阳能组件,其携带的盐碱也对其有腐蚀作用。强沙尘暴还会损坏风机、掀翻太阳能电池板,甚至造成塔倒线断。

(2)咸海危机影响到“五通”的实施,丝路经济带中的各种交通线路、通信设施、电力电网、油气管道的地面设施等无不处于沙尘暴的袭击之下。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也将受到影响,就“双西”公路而言,其所路经的江布尔、南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等州都是咸海危机下的环境重灾区。

(3)咸海危机已开始由自然界的生态层面向社会层面转化。咸海趋于干涸使愈演愈烈的中亚水资源分配纠纷变得更为激烈,影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环境稳定。

咸海治理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治理效果甚微。2014年10月28日“缓解咸海地区生态危机国际合作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签署了近30个文件,援助资金30亿美元。1993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中亚国家成立了“拯救咸海基金会”,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实施了若干专项治理计划,2011—2015年涉及大小工程项目约300个,资金投入累计约85亿美元。但除北咸海见到较显著效果外,总体上效果甚微,尤其是处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东咸海每况愈下。

尽管咸海治理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咸海危机”依然如故,寻求咸海治理的根本途径已是当务之急。

咸海危机是中亚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最大的生态环境短板,亟须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寻找治理咸海的新途径。

P39-41

序言

全球化自东向西

环顾全球大国,在一片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声浪中,只有中国提出并推进着一个清晰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中,提出中国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4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唤醒了一个历史符号——历经两千年历史,贯穿东西方文明。复兴的中国在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展示的世界观极具历史使命感和未来想象力。

丝绸之路是人类最早的全球化路线,从东方向西方。这个概念在历史荒漠下掩埋上千年,直到近代才被发掘出来。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 yon)到洛阳考察后,在有关著作中首次提出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条古老的商路,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汉唐时期,长安和洛阳,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繁荣的都市。

丝绸之路穿越欧亚大陆,在农耕与游牧时代,实现了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在中亚地区的交汇。而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从海洋上开辟了新的全球化航程。最早的海洋探险的目标,一度试图从欧亚大陆的西端,经过海上绕行到欧亚大陆的东端。发现新大陆,开辟新航线,在工业革命时代,全球化以西方对外殖民、西方对东方征服、海洋对大陆包围的方式展开。

海洋时代也是全球贸易时代,人类实现了所有文明的全面交流与碰撞,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在全球贸易时代,2000多年前在陆地上开启丝绸之路的中国,面对海洋强国的崛起,经历了数百年的衰落。

但中国最终复活了其文化中的全球化基因。以冷战结束和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开放并全面融入全球经济,这一时期正值全球化的高峰时期,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借助全球化,中国正在登顶全球最大经济体。

全球化经历了一次大的钟摆的摆动,正在重新回到自东向西的轨道上。

历史押着相同的韵脚,但其内涵已经大不相同。如果说全球化是实现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无缝连接与分工,最终实现共同的繁荣,这个使命在西方主导的工业时代和海洋时代并没有完成,甚至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正是全球化继续推进的路线图。

中国正推动新一轮全球大连接,背后正是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用来补上全球贸易的短板。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里程最长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络,向整个欧亚大陆开放和延伸。高铁技术让欧亚大陆在全球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重新确立。海洋时代,海上强国主导了国际秩序,内陆地区成为闭塞和落后的代名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把中国广袤的内陆地区与欧亚大陆的腹地连接起来,延伸到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这是一条通向繁荣之路。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实现海洋与大陆交通的无缝连接,通过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体系,覆盖亚洲和非洲的所有国家。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东部海岸线已经布满了全球吞吐量最大和最先进的港口,从全球进口原油和原料,出口工业品和消费品,对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海陆贯通的交通体系,将加快形成一个分布全球的供应链体系,让所有参与的国家都受惠。而通向中国的航线日益需要保障,从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吉布提的解放军基地,到印度洋沿岸的经济特区,打通印度洋与太平洋,中国对航线的保障,也会服务全球海洋秩序。

“一带一路”也是一个全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除了在地理上的连接,中国还在推动全球互联网的连接,为亚洲、欧洲、非洲提供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手机技术,建立起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欠发达地区上亿人口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直接向新技术跨越,他们学会使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覆盖全球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会吸引更多人口、更多企业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参与全球贸易、分工与创新。

“一带一路”也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中国正在将其全球最高的储蓄率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投资于“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投资规模已经能够媲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在北京“一带一路”峰会上,中国宣布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高铁、互联网、人民币构成了新一轮全球化中鲜明的中国因素。“一带一路”将一路自东向西,穿越戈壁、沙漠、绿洲、草原,中国也继续扬帆全球化,劈波斩浪,创造未来。

周健工

(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EO、第一财经总编辑)

后记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掀开全球化新的一页。

我们看到,全球化这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席卷世界、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潮流,现在正遭遇从所未有的质疑。一方面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迟迟得不到复苏,甚至可以说连复苏之路都还没有找到,各国普遍的经济增速放缓伴随着各种黑天鹅事件纷至沓来,另一方面是全球化对某些人群带来的负面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解决,这使得许多人对全球化道路产生了怀疑,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泛滥。

然而,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全球化对于人类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协作、融人全球经济,从而获得长足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反全球化思潮中的一股清流,作为高高举起的新时代全球化旗帜,受到了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也受到发达国家中支持全球化的有识之士的欢迎。

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整合和引领着我国打开外交和外贸新局面。我们古代的丝绸之路源远流长,“一带一路”传承着悠久历史,习近平主席年初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赖于“一带一路”建设架起桥梁,走向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一带一路”建设正为我们拉开崭新的画卷,成为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全球体系的重要路径。

“一带一路”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百舸争流,许多的举措和项目还需一一落实,许多的细节还有待于推敲。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我们第一财经就开始积极组织各方专家参与解析、提出建议,积极组织记者深入采访权威人士和沿线国家代表。这样的系列文章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后达到了高潮。

非常荣幸,我们的努力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肯定,他们决定将第一财经发表的“一带一路”有关评论及系列高端访谈结集出版,以使读者对“一带一路”有更透彻的认知。

坦率地说,我们的这些文章或许有些琐碎,既有站在一定高度对“一带一路”意义的关照与解读,也有许多从不同角度对实际事务的观察与思考,它们描摹的只是“一带一路”宏大画卷中的一撇一捺,是众多思考的涓涓细流。我们能够保证的是,这些文章的思考是认真的。十分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在此,要感谢各位评论作者的大力支持,允许我们将他们的文章收纳成集,尤其要感谢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何亚非专门为本书提供了最新的评论文章。感谢第一财经评论部编辑孙维维对本书文章所做的搜集、整理和联系作者的工作。同时也非常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以最大的热忱,迅速而高质量地将之编辑成书。  黄宾

(第一财经评论部副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