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简称血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时代的迁移,生活模式、饮食结构、生态环境与人口不同年龄段组成等多因素的改变,我国疾病谱随之发生明显地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血栓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位居诸病之首,且有渐增趋势。近十多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和实验诊断学的迅速发展,基础和临床医学科研的大力开展,促使人类对血栓性疾病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机制有了更深人的了解,推动了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技术的更新。同时,不断地开发新的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和溶血栓药,为临床防治血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武器”与手段。广大医学工作者希望对血栓性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特别对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能有系统地了解,以促进血栓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的提高。《临床血栓病学(精)》由李家增和贺石林和王鸿利主编。
李家增和贺石林和王鸿利主编的《临床血栓病学(精)》是一本系统介绍临床血栓病的专著。全书由4篇21章组成:第一篇血栓形成的相关理论;第二篇临床血栓病;第三篇血栓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实验诊断;第四篇血栓病的治疗和预防。本书相关理论仅占全书的20%,临床血栓病占80%。本书的创新点是:介绍血栓形成的成分;介绍系统/器官血栓病;介绍他汀类降脂药和中医药在防治血栓病中的作用;介绍血栓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诊断指南和治疗指南等。本书是一部关于临床血栓病既实用又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专著,适用于临床各科,如普通内科及其各个专科、普通外科及其各个专科、妇产科、小儿科、老年病科、五官科以及影像医学科、检验科、药剂科、输血科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第一篇 血栓形成的相关理论
第一章 止血机制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生理性止血机制
第二节 血管内皮细胞
第三节 血小板
第四节 凝血系统
第五节 抗凝系统
第六节 纤溶系统
第七节 血液流变学
第二章 血栓形成的机制及病理改变
第一节 血栓形成机制
第二节 血栓的病理学
第三节 血栓的转归及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章 血栓形成的相关成分
第一节 白细胞与血栓形成
第二节 炎症与血栓形成
第三节 黏附分子与血栓形成
第四节 膜磷脂产物与血栓形成
第五节 血脂与血栓形成
第六节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与血栓形成
第七节 膜联蛋白与血栓形成
第八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
第二篇 临床血栓病
第四章 血栓病概述
第一节 血栓病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血栓病的临床分类和特征
第三节 血栓前状态
第四节 老年人的血栓倾向及其预防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五章 遗传性易栓症
第一节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
第二节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第三节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
第四节 其他遗传性易栓症
第六章 动脉血栓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栓形成
第三节 脑血管病与脑血栓形成
第四节 糖尿病与血栓形成
第五节 高血压与血栓形成
第六节 外周动脉血栓形成
第七章 静脉血栓症
第一节 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节 肺栓塞与血栓形成
第三节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
第四节 产科疾病与血栓形成
第五节 创伤与血栓形成
第六节 骨科疾病与血栓形成
第八章 微小血管血栓病
第一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与血栓形成
第二节 视网膜血栓形成
第三节 突发性聋与血栓形成
第九章 系统/器官血栓病
第一节 医源性血栓形成
第二节 肾脏病与血栓形成
第三节 血液透析与血栓形成
第四节 消化道疾病与血栓形成
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血栓形成
第六节 血液病与血栓形成
第七节 自身免疫病与血栓形成
第八节 烧伤与血栓形成
第九节 心脏外科与血栓形成
第十节 器官移植与血栓形成
第十一节 新生儿与血栓形成
第十二节 ICU与血栓形成
第十三节 黏性血小板综合征与血栓形成
第十四节 脑静脉及脑静脉窦与血栓形成
第十五节 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与血栓形成
第十六节 口服避孕药与血栓形成
第十七节 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第十八节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与血栓形成
第三篇 血栓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实验诊断
第十章 血栓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胸部X线摄片诊断
第二节 动脉血栓病的CTMRI诊断
第三节 静脉血栓病的CTMRI诊断
第四节 血栓病的血管造影诊断
第五节 血栓病的超声诊断
第六节 血栓病的放射性核素诊断
第十一章 血栓病的实验诊断
第一节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检测
第二节 血小板活化的检测
第三节 凝血机制的检测
第四节 抗凝机制检测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第七节 血栓性疾病的基因检测
第四篇 血栓病的治疗和预防抗血小板治疗
第一节 抗血小板药物
第二节 抗血小板治疗
第十三章 抗凝治疗
第一节 抗凝药物
第二节 抗凝治疗
第十四章 溶血栓治疗
第一节 溶血栓治疗的机制
第二节 溶血栓药物
第三节 溶血栓治疗
第四节 溶血栓治疗的并发症和影响溶血栓疗效的因素
第十五章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与介入治疗
第十六章 降黏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降纤药物及其应用
第三节 改善血细胞聚集的药物及其应用
第四节 降低血细胞比容的治疗方案
第十七章 血栓病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第一节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
第二节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
第三节 他汀类药物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第四节 他汀类药物
第五节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十八章 血栓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抗血栓中药及成分
第二节 血栓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十九章 血栓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第三节 原发性动脉血栓形成
第二十章 血栓病防治指南解读
附录 《基于循证医学的抗栓治疗与血栓预防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节选
第二十一章 血栓病的预防
第一节 心理健康
第二节 饮食科学
第三节 坚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