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敦煌七侠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袁光泽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袁光泽所著的《敦煌七侠女》是一部以真实人物为依托的长篇小说。

谨以此书献给以敦煌人民为代表的西北各少数民族的英雄儿女,感谢他们为人类开辟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并由此推动中华民族和世界经济的大发展、民族的大团结、社会的大融合、历史的大前进!感谢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和坚守在艰苦卓绝的西部沙漠和山川里。为巩固与建设中华民族边疆的安全稳定,为推进中华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内容推荐

袁光泽所著的《敦煌七侠女》讲述以敦煌青衣班的七侠女为代表的敦煌人民,在清朝面临八国联军入侵的危急时刻,他们依托西北沙漠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奋勇反抗八国联军外国侨民卫队,表现了各民族英雄儿女们热爱祖国、反抗侵略崇高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目录

第一章 侵略者喋血沙漠

第二章 京城钦差巧脱险

第三章 微服私访遇太傅

第四章 摸情报误入陷阱

第五章 施巧计引敌深入

第六章 兵分六路箭矢疾

第七章 千里迂回摸敌情

第八章 游敦煌长爱国情

第九章 狼蛇缠身遭报应

第十章 巧布阵沙盘点兵

第十一章 大闹京城御林军

第十二章 纵谈国是颐和园

第十三章 大漠极寒铸忠诚

第十四章 彰显国粹七仙女

第十五章 同仇敌忾斗顽敌

第十六章 沙漠热血谱春秋

第十七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侵略者喋皿沙漠

在辽阔的大沙漠上,紧挨着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旁边的敦煌古城附近,太阳正当顶,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沙漠里的各种形状、大小不一样的石头反射出点点刺眼光芒。

突然,从月牙泉方向滚滚腾起一股股浓浓尘埃。远远望去。原来是高大威武和整齐的马队,它们的脚步沉着、有力而快捷,就像夏天里突然响起的惊雷震耳欲聋,把沙漠大地震撼得“咚、咚、咚”直响。高原上生活时间稍长一点和稍稍见过阵势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急驶而来的马队,都是久经沙场考验的蒙古战马。这确实不像普通的马队,它们始终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向前冲锋着。

这些隐约闪现在沙漠的尘埃间飞驶而来的战马,在主人“驾、驾”的吆喝声中,它们争先恐后地前进在大西北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就在这些战马即将奔向莫高窟边上的小溪旁边时,突然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声。猛然间,从这些战马上接二连三地滚下人影来,使这股浓浓的尘埃一下子就仿佛成了一条猛然收缰停住的黄龙,随后,它逐渐地盘旋升起在小溪的上空。

紧接着,这些马匹又被一阵猛烈的枪弹射中,“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随后它们全部躺下不能动弹。早在它们倒下之前,它们身上的主人也滚下来掉在沙地上悄无声息了。

关键时刻,在离这里不远的丛林旁边,传来了一阵“铛、铛、铛”的清脆金属飞起的声响,又从小溪丛林的上空传来一连串的“啊、啊、啊”的凄惨叫声。

一会儿,激烈的声响和战马呼啸的声音都戛然而止了,小溪边上的沙漠又恢复了宁静,再远眺层层碧染的天穹下的山峦与一望无际的沙漠,使人感觉到这仿佛是一幅凝重的油画,假如没有目睹刚才激烈战斗的情景,更会感觉是来到仙山琼阁了。

蓝色的天空下,风徐徐吹来,在渐渐消失的尘埃中,走过来一群身着蓝色服装的俊俏小伙子,他们牵着马,站在绿色的丛林旁边,十分气愤地面对着在小溪旁边躺着的几个身着绿色军装的外国人。其中一个小伙子用他那清脆的声音对人群说:“你们瞧瞧!看样子这群蓝眼睛、高鼻子的害人精已经上西天了,他们这么肥胖的身躯也太不经打了,我们只是扬手一镖,他们就没有招架的功夫,连气也没有喘一下,就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看来被人夸张得那么厉害的八国联军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没有想到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侠客是旗开得胜。身手不凡啊!”

“是啊!梅哥,这群洋鬼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他们还胆敢在本侠客管辖的地段上撒野呢!他们完全没有把我们这些爷们当人看呢!”又一个更为清脆的声音冲向了人群。

“好险啊!卓哥,看来刚才这群洋鬼子是有计划和经过训练的魔鬼,他们仗着他们的武器射得远,首先伏击马匹,将这些马匹全部射倒以后,再准备向这些朝廷里的官员下毒手。幸亏我们赶得及时,否则,来晚一步,这些人身上都得穿几个血窟窿,全都得报销呢!”另外一个心急火燎的声音又冲向了人群。

“好歹也是我们朝廷里的官兵啊!我们可不允许外国侵略军朝着我们自己的官兵打黑枪啊!从这些战术看,他们就是西方军队所谓的狙击手吧!没有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我们得到玉皇大帝的关照呢!是吧,琼哥?”

“是啊!还是太傅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些不可一世的朝廷官兵竟然在自己的领地上遭到外国侵略者的袭击,这难道不是眼下这个捉弄人的时代的悲哀吗?梅哥!”

“娜哥勇士!那我们赶快过去看看那些从马上掉下来的人吧!要不。我们先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再说吧!”

“说得对啊,刀哥!好吧,先把这些官兵集中起来看看再说!”

随着这七嘴八舌议论的声音停下来以后,大家马上快步跑向了那边。

刚才从马匹上摔下的几十个人狼狈不堪地呈现在眼前。

显然,被击中以后,这些人已经摔得不轻了。他们身上威严的军服也摔得乱七八糟了,很多人的面部出现外伤,而且,这些人已经都昏死了过去。从那些已经倒在地上的高大的马匹看,这些战骑可都是训练得十分强壮的蒙古军马。

这些身着蓝色服装的小伙子观察了一会儿后,马上就把这些倒在沙漠上的朝廷军官连拖带拉地抬了起来,集中在丛林旁边不远的沙漠地上。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更来不及擦擦脸上的汗水,就从几个不同方向飞奔而来几拨人马。

首先,从西南边的山水沟、南湖店方向飞驶而来一群精悍的牧民马队。他们个个全副武装,身着青色细布服装。他们的大刀、弓箭等武器也都是用羊皮包裹着,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来到时,只是静悄悄地在人群旁边围观。

第二拨人马是从西北上庙梁子方向飞奔过来的。这是一群高大的蒙古马队,马背上端坐着身着军服的洋人,他们脸上还蓄着高高翘起的胡须。这些人还没有跑近人群。就用不很熟练的汉语喊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突然没有了枪声?”

第三拨人马从南面五墩方向冲过来,这是一大群清兵骑兵队伍。他们手里挥舞着大刀,簇拥着几个肥头大耳的人。其中一个远远地对人群叫喊着:“是谁竟敢在我的地盘里放枪,扰乱本县的秩序,难道不怕本县令治罪吗?”

第四拨人马是从兰亭村方向冲来的一队浩荡的马队,他们簇拥着一个官员,迅速来到人群外围。这人身影没到,他洪亮的声音早送向了人群:“我们陕甘府的辖地怎么有这么密集的枪声啊?难道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军事情况吗?”

第五拨人马人欢马叫地从黑石峰的大拉牌方向赶到人群的前面,其中的领头官员对人群喊着:“是哪里的人在我陕西地带聚众闹事,如此的嚣张啊!”

就在大多数人的眼光直愣愣地看着第四拨人马从兰亭村方向冲来时,刚才说话的那位官员马上向这些人扬了扬右手,又指了指第三拨人马,对着刚才说话的敦煌县县令云庆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地说:“大家听着,我们所有的人都听这位敦煌父母官,看他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吧!”

P1-4

后记

经过几年的思考和写作,在诸多名家和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讴歌生活在敦煌的各民族父老乡亲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的《敦煌七侠女》终于写成。尽管不是很成熟,但得到史家和学者的肯定,他们认为该题材选得较好,立意较深,人物刻画较准,尤其是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与历史人物。尽管这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标准和要求,但我还是尝试和探索。

在创作过程中,得到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援藏办、敦煌市委宣传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长江文艺出版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张晓峰、尤习贵、蒋南平、谭徽在、柳望春、周艺平、高志凌、于正中、付明章、黄国钧、杜海波、屠莲芳、柳钧议、徐春江、覃宁生、曾辉、孟晨、贺廷虎、邓国辉、霍才元、王爱文、段晓平、汤大锋、袁明强、刘乔、吴孟农、程旭东、程爱芬、程锦、宋克杰、周南洋、周强等领导与专家们的指导。以及湖北省援藏、援疆全体同志的指导,在这里特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华民族在晚清始终被动挨打,这是一段屈辱和令人窒息的历史,已经有很多文艺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但如何从这屈辱的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我们要重视的。这些历史和事件是宝贵的资源与财富,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沉痛的过去,同时要“变废为宝”。小说里的事件与大部分人物是真实的,我们在小说中能真切地想象当时的社会环境,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落后就要挨打。世界列强之所以能接二连三寻衅落后的中国,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制度、观念落后。面对世界的科技、文化、制度、观念的创新,落后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竟然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这真是令人痛心。

我有幸在祖国的雪域高原上工作和生活了三年多的时间。尽管时间不长,但我亲身体会到,几千年来,这里各族人民在十分艰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辉煌,为推动社会进步,为民族团结,为开发边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繁荣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篇小说,应该是我对中华民族即将迈向繁荣富强的新时代的祝福!也是对五十六个民族和谐相处的祝福!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祝福!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开创崭新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袁光泽

2013年1月18日于武昌水果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