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君编写的《百年国器(上下)》通过纵向、横向的交织结构,来描写中国企业和公司领袖们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传奇故事。
《百年国器(上下)》以期让读者重新审视一个历来被中国传统文化所轻视和忽视的阶层——商人,在近代历史大变局之下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进步等方面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年国器(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铁君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铁君编写的《百年国器(上下)》通过纵向、横向的交织结构,来描写中国企业和公司领袖们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传奇故事。 《百年国器(上下)》以期让读者重新审视一个历来被中国传统文化所轻视和忽视的阶层——商人,在近代历史大变局之下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进步等方面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内容推荐 李铁君编写的《百年国器(上下)》全景式描写以胡雪岩、唐廷枢、郑观应、盛宣怀、马建忠、张謇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传奇故事。 他们创立中国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招商局,创立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并购了美国在中国的最大航运公司,夺回被欧美列强骗取的中国第一家大型新式采煤企业,与列强在蚕丝市场进行惊心动魄的商战对决…… 通过他们的命运浮沉刻画中国第一代实业家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自强救国的精神。书中对政商关系、商业道德都有深刻的反思,对于当下的中国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回 造船之争 第二回 官督商办 第三回 沧海扬帆 第四回 长风破浪 第五回 元者,善之长也 第六回 惊涛骇浪 第七回 孤帆远影 第八回 翻云覆雨 第九回 金融风潮 第十回 临危受命 第十一回 阴谋阳谋 第十二回 隐归故里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万年清号”正停在那条400英尺的下水滑道上,像一名即将出征的战士威风凛凛,岿然不动。大清国的龙旗在船艏的旗杆上高高飘扬,猎猎作响。 码头上,挤满了来自船政局各个分厂的主管和工匠们。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福建水师的洋枪队也齐刷刷地一字排开,倍显威武之势。 一丈高的祭坛搭建在码头的中央位置,上面摆着用黄色锦缎覆盖的祭案。祭案上,香炉、供果一应俱全。闽浙总督文煜、福建补用道胡光墉、船政局的法国总监督日意格,还有当地的知府、按察使等一干官员分坐在祭坛的两旁。 沈葆桢快步上前与文煜等人拱手施礼,互道问候。随后,他走到日意格面前,谨慎地问道:“日意格先生,‘万年清’不会有问题吧?” 日意格微微欠了欠身体,用一种充满了法国式骄傲的口吻回答:“中丞大人,经过我们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还会出问题的话,那就是上帝在跟我们开玩笑。” 沈葆桢风趣地一笑:“如果真是那样,这个玩笑的成本未免也太大了。” 日意格听后,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 祭祀的吉时已到。 “于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利赖万世……”祭司语调高昂,抑扬顿挫地诵着祭文。 沈葆桢整肃朝服,同众官员一起焚香致祭,叩拜天神、江神、土神和船神。此时,天高云淡,风清日朗,往日里奔腾人海的江水也浪息潮平,波澜不兴。 “幼帅,吉时已到,请下令试航。”周开锡在一旁提醒道。 沈葆桢拿起令旗,双目平静地注视着亟待试水的“万年清号”。须臾,他举止儒雅,又不失力量地挥了一下令旗,大声喝道:“传我将令,‘万年清号’——下水——起航!” “遵令!”周开锡躬身接过令旗和日意格快步离开。 日意格指挥工匠把船体两侧的撑桩拆除,并敲掉船头的支架。船头自然向下倾斜,船体也稳稳地进入滑道。岸边围观的人群骤然间停止了议论,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睁大了眼睛。 周开锡举起令旗,大喊一声:“斩断缆绳!” 缆绳一断,船体再次倏然下滑,犹如神助一般悠然前行。转瞬间,已离开岸边数十米。整个过程波澜不惊,自然而然。船上的水手们乘势抛出船锚,这个排水量1370吨的庞然大物便安如磐石一样,稳稳地停泊在了江中。 良久,岸上的众人这才回过了神,欢呼声顿时像潮水一般,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一时之间,鼓乐喧天,礼炮齐鸣,亲手制造“万年清号”的工斤们更是喜极而泣,欢呼雀跃。 沈葆桢望着眼前的情景,眼角也不禁闪烁着喜悦的泪花。各大报馆的记者蜂拥似的围了过来。沈葆桢则授意属下,让他们去采访文煜。文煜在记者的围堵、提问、拍照之下滔滔不绝地夸夸其谈,忙得不亦乐乎。 此时的沈葆桢,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静一静。就在这时,胡光墉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晶亮的眸子里,闪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精明。他满面笑容地拱手说:“恭喜幼帅……马到功成,居功至伟啊!” 沈葆桢谦逊地说:“雪翁这话折煞我了。若论功,当首推皇上慎重周详,力图自强之圣意;二者,是左帅慧眼独具,洞彻‘师夷长技而制夷’之法;三者,则仰仗局中诸司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之力。” 胡光墉笑着说:“幼帅一席话,让光墉受益匪浅。幼帅的道德修养,更是深得林文忠②公的衣钵真传呐!” “说来惭愧……”沈葆桢摇摇头,“他老人家的学问、修养我是尚未寻得其门呐。” 胡光墉笑了笑:“您太过自谦了。” “左帅近况如何?”沈葆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人一同走下祭坛。 “两个字——缺钱。”胡光墉开门见山地说。 沈葆桢皱了皱眉:“筹措西征军饷难度之大,确非常人所能,要是不难,左帅也就不会全都托付给雪翁了。” 胡光墉苦笑了一下:“打仗打的就是钱!时间拖得越长,这个窟窿就越大。一星半点儿倒还好堵,可您知道现在这个窟窿有多大吗?”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