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编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版插图名家全译本权威点评版)》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另外,保尔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也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表现了小说人物的特殊素质。书中洋溢着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并因此影响了几代人……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编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版插图名家全译本权威点评版)》以俄国十月革命前后(1915年至30年代初)这一段历史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和各阶层人物心态。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国家面临着严峻的任务:对内摧毁旧的国家机器,镇压反革命势力,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对外抗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新政权。这部小说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
作者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光辉形象,歌颂了他在革命战争时期自强不息、意志刚强、历经磨难、勇斗病魔的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孩子,你初来乍到,不知这里的奥妙,咱们的老板只有个虚设的招牌,他是个窝囊废。这儿什么都是老板娘说了算,她今天不在,你多干些时候就会看见她的。”
洗碗间的门开了,三个餐厅服务员走了进来,都端着一大堆肮脏的碗碟刀叉。其中一个宽肩膀、乜斜眼、四方大脸的服务员说:
“快点儿干,十二点的火车眼看就要到了,可你们还在这里磨蹭。”
他瞧了帕夫卡一眼,问道:“这人是谁?”
“这是新来的伙计。”弗罗霞回话说。
“哦,新来的。”他点头说。“喂,这么着,”他伸出一只有力的手按在帕夫卡的肩头,将他推到两个大茶炉跟前,吩咐说,“这两个大茶炉就交给你了,你可得一直照管好,可你瞧,现在一个熄火了,另一个也光冒烟。今天的事儿不要你负责,要是明天的茶炉仍然是这样的,你可得挨耳光,明白吗?”
帕夫卡打工的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他第一天干活可卖劲儿了,可以说从打娘肚子里出来他从来没有这样努力过。他明白,这儿可不是在家里,在家里可以违拗妈妈的话,可这儿呢,“乜斜眼”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不听吩咐就得挨耳光。
两个茶炉挺大,它们的大肚子里可装四桶凉水。帕夫卡脱下一只靴子,套在炉筒上,鼓起风来,立刻从茶炉里冒出火星。紧接着他提起一桶脏水,飞也似的跑到污水池边倒掉,同时手脚麻利地把一些潮湿的木柴堆在大锅旁边,接着又把一些湿抹布搭在水烧开了的茶炉上面烘干。人家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很迟的傍晚时分,筋疲力尽的帕夫卡才走到下面的厨房里去吃饭。有个上了年纪的洗碗女工阿尼西娅,望着他的背影和他走后刚掩上的门,怜惜地说道:
“喂,这孩子可不简单,干起活来像发疯似的,他家里准是揭不开锅了,才打发他出来做工的。”
“你说的没错,这是个懂事的孩子。”弗罗霞说,“干起活来不用催。”
“很快就会想办法偷懒的,”卢莎表示不同的意见,“所有来这儿的人开始都很卖力。”
帕夫卡手脚不停地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七点,他身上一丝气力也没有了,这时他才把两个烧开的茶炉交给接班的——一个胖圆脸的小伙子,长着一双无赖的眼睛。这男孩子首先察看了一番,终于相信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帖,茶炉的水也烧得滚开,便把两手往口袋里一插,从咬紧的牙缝里挤出唾沫,发出“嗤嗤”响声,同时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敢和任何人打架的姿势,斜着白眼,打量了帕夫卡一下,用不容违拗的口吻说:
“喂,小鬼!记好,明天早上准六点来接班。”
“干吗六点来?”帕夫卡问。“不是七点接班吗?”
“人家七点接班,是人家的事,你得六点来。狗东西,你如果还敢嚷嚷,我就要在你的脸上留下印记,那时你的相片上将添一点儿鼓出来的东西。你这无名小卒,也该掂量一下自己的轻重,新来乍到,就敢逞英雄吗?”
刚交完班的女工们充满好奇地听着两个孩子的对话。那个男孩的无赖腔调和挑衅架势激怒了帕夫卡。他朝自己的接班人逼近一步,真想揍这个男孩一顿,但又担心头一天上工就被开除,只得强咽下这口气。他铁青着脸说:
“你放安静点,别瞎胡来,不然就自讨苦吃,论打架我丝毫不比你弱,不信,就试一下吧。”
对方吓得朝大水锅跟前倒退一步,吃惊地瞧着怒发冲冠的帕夫卡。如此坚强的反击是他万万料不到的,他倒有点不知所措了。
“哼,好吧,咱们走着瞧。”他嘟囔着。
头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总算平安无事。帕夫卡迈着大步,朝自己的家门口走去,他的心情特别好,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以诚实的劳动挣得了休息。现在他也在干活,谁也不能说他是个吃闲饭的人了。
一轮朝阳从锯木厂的高房后面冉冉升起。帕夫卡家的小屋快要看得见了。瞧,不远了,就在列辛斯基家那带有花园的宅院后面。
“妈妈大概起来了,我呢,下工回家了。”帕夫卡心里想,一边吹哨,一边加快脚步。“学校把我撵出来,不一定是件挺坏的事情。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他一脸唾沫。”帕夫卡正想着,已经到了家。在推开小门的时候,他又记起刚才的不快:“哦,还有那个黄毛小子,我一定揍他的狗脸,一定揍他。”
母亲正忙着在院子里生茶炉,一看见儿子回来,就急忙问:
“哎,怎么样?”
“很好。”帕夫卡回答。
母亲好像有什么话要告诉他。可是他已经明白了。他看见,从敞开的窗户里露出了他哥哥阿尔青宽阔的脊背。
“怎么,阿尔青回来了吗?”他问道。心里颇有点慌乱,生怕因学校里的事受到哥哥的严责。
“昨天回来的,留下不走了,要在机车库干活。”
帕夫卡犹豫不决地推开房门,走进屋子。
身材魁梧的阿尔青坐在桌子旁边,背对着帕夫卡。这时他扭过头来,瞧着弟弟,从浓眉底下射出两道严厉的目光。
“啊,撒烟末的小子回来了?哎,你调皮捣蛋真到家了。”
帕夫卡预感到,哥哥回家后的这场谈话,对他来说是一道难关。
“阿尔青已经全都知道了。”帕夫卡心里想,“他准会大骂我一番,说不定还会打我一顿。” 帕夫卡素来敬畏哥哥阿尔青。
但从阿尔青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想揍弟弟。他在凳子上正襟危坐,两只胳膊肘抵着桌子,一双眼睛定定地盯着帕夫卡,既有几分嘲意,又有几分鄙视。
“你说说,事情是怎么搞的?一个人本可以从大学毕业,获得满肚子学问,可现在呢,却干起倒泔水的活来了?”阿尔青说。
帕夫卡无言以对,他两眼盯着地板上开裂的地方,似乎在专心地琢磨那个露出来的钉子。谢天谢地,阿尔青终于从桌旁站起来,走进了厨房。
“看来不会挨打了。”帕夫卡松了口气。
在喝茶的时候,阿尔青平心静气地叫帕夫卡把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帕夫卡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P8-10
国家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又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读物书目。从推荐书目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把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中外名著的阅读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一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自己的语文能力70%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语文能力,这是所有人特别是语文能力较好的人的共同体会。而中外名著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因为中外名著是人类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与文明传承,这些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检验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基于以上考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凭借自身教育研究资源,组织了一批学者和专家,包括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语文教育研究者、特级教师等,根据“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并吸收了一些权威学者最新的青少年阅读研究成果和阅读书目的推荐意见,精心编撰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本套丛书经过周到的考量和严格的筛选,最终选定了包含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中国古典名著、历史读物、科普科幻作品等各种类别的必读书目。
本套丛书是专门为广大中小学生倾力打造的经典读物,版本完善,内容准确,体例设置科学实用。丛书中的外国文学名著均为全译本,我们选用了著名翻译家的译本,并编排了大量的由国外绘画大师绘制的精美原版插图,其中大部分插图都是首次在国内图书中呈现。针对中国古典名著、国学类图书,我们邀请了包括蔡义江、张景、马东瑶等在内的众多学者和专家,由他们负责编写和把关,以确保此类图书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丛书通过“导读”“旁批”“要点评析”“考点精选”等栏目,对名著的精髓部分、重点、难点、考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与指导,帮助学生有效积累文学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借鉴写作技巧,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我们还针对其中思想内涵较深的作品,组织原书的著译者和相关学者、专家编写了权威、专业的点评,通过对作品重点篇章、重要段落、内容要点、精彩语句的批注和评析,实现了对作品全面、深入的剖析与解读,使读者能够轻松领悟名著精髓,充分理解名著内涵,真正读懂名著、读活名著。
我们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其阅读品位。希望广大中小学生把本套丛书当成良师益友,与名著同行,在阅读中成长。
李观政
2014年6月于北京
本套丛书中的同学、古典文学名著都是学生必须读的。他们精心组织专家编写,使其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极火地廓清了对经典的误读误解。值得中小学生、语文教师认真一读。——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蔡义江
本套丛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采用了名家的全译本,编排了专业的解读栏目,搭配了精美的原版插图,内容健康,品位上佳,很值得中小学生阅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柳鸣九
我推荐学生阅读本套权威完整版名著。丛书紧扣新课标精选书目,科学地编排了“导读”“旁批”“要点评析”“考点精选”等栏目,能帮助学生领悟名著精髓,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编,顾振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