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偶在论谱系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苏格拉底回答、亚里士多德“实体”一成为“主词”、偶在论的检测与防御、德法之争对形而上学奠基之裂隙的指涉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序曲
主题
临界:阴影之谷
第一章 惊讶:作为开端“存在”之“二重性”
第一节 阿那克两曼德箴言:作为相互牵引的裂隙之用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箴言:自始至终在涌现中的隐匿
第三节 巴门尼德箴言:作为解蔽中自行遮蔽的二重性展开以
附录 巴门尼德“存在”
第二章 怀疑:在“绝对”与“虚无”之间摇摆
第四节 一切皆变:不能言说、不能传达
第五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启蒙的顶点与没落
附录 强力意志是万物尺度的最高体现
第三章 智慧:“地、天、神、人”之临界
第六节 斯芬克斯之谜的苏格拉底回答
附释 一“光”与“死”——两希精神的原始意象
附释 二西方神对人的咒符
第四章 惊醒:形而上学掩盖“裂隙”的奠基
第七节 柏拉图“本相”——“是”的区分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实体”一成为“主词”
第五章 “通天塔":目的的虚幻与手段的落实
第九节 “是什么”——希腊理性的“善”、“技艺”与
现代科技的逻辑根源
附释 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
第六章 划界:逻辑与罪
第十节 维特根斯坦哲学划界:逻辑与罪
附释 语义生成: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
展开
个寨:偶在论分新
第七章 偶在范畴
第十一节 偶在论——仍是一个未思的领域
第十二节 卢曼的现象学方法:偶在论的模态演化
第十三节 偶在论的检测与防御
第八章 偶在现象
第十四节 从“精神现象学”到“意识现象学”
第十五节 德法之争对形而上学奠基之裂隙的指涉
第十六节 日本西学之鉴:东方艺术与西方概念相遇
第十七节 迷途问津——三大根源幻象
第十八节 大地、冥府、技艺:希腊悲剧的阴影之谷
第十九节 解释学分类及其他
附录 “俄狄浦斯的眼睛”和“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读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两种解释
尾声
第九章 悬置与回归
第二十节 悬置偶在论与中国现代哲学
第二十一节 回归道:秩序与句式——读道经二十八章
落幕
启蒙:落日前的凭吊——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