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运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政策,公共经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公共管理手段创新,公共管理发展一般趋势等。
本书内容简明精炼,语言通俗易懂,理论阐释深入浅出,尽可能地反映了学术界的前沿成果及状态。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对公共管理学感兴趣的人员和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学的形成、特点等,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市场、政府及社会运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及国家战略,公共管理政策的性质及过程,公共经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发展趋势,其他公共事务,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及其控制机制,公共管理手段创新,公共管理发展一般趋势。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对公共管理学感兴趣的人员和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考。
1 绪论
1.1 公共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3 公共管理的职能与特点
2 公共管理主体
2.1 政府组织
2.2 公共企业
2.3 第三部门
3 公共管理运行
3.1 公共管理的市场运行机制
3.2 公共管理的政府运行机制
3.3 公共管理的社会运行机制
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4.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内涵
4.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导人
4.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4.4 国家战略
5 公共管理政策
5.1 公共政策的性质
5.2 公共政策系统
5.3 公共政策过程
6 公共经济管理
6.1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6.2 公共管理的经济职能及履行经济职能的基本方法
6.3 公共财政
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7.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概述
7.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7.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8 其他公共事务
8.1 国家事务
8.2 社会事务
9 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
9.1 公共管理伦理
9.2 公共管理责任
9.3 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的控制机制
10 公共管理手段创新
10.1 政府绩效管理
10.2 公共部门的目标与标杆管理
10.3 政府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10.4 电子政务
11 公共管理发展一般趋势
11.1 公共管理创新
11.2 服务型政府
11.3 网络治理模式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