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观鱼
到浙江大学演讲,住在玉泉校区的浙大招待所。一位老杭州请我喝茶,要开车来接我,问我下榻的酒店,答日灵峰山庄。他说什么灵峰山庄,假的。是学校假借了别处的雅舍美名,冒名顶替的。我带你去真的灵峰,那里的山庄才是素雅幽静,还有清泉一口,可以喝茶的。
于是,就开着车来了。不到三分钟就到了玉泉植物园,停好车,说真正的灵峰山庄就在植物园后山,走一走就到了。我突然想起,这地方我以前来过,是个冬天,绰号“昆曲巾生魁首”的汪世瑜带我来探梅。没错,是灵峰探梅,十分有名的景点,到了寒梅绽放的时候,远近都来观赏梅花,真是人面梅花交相映,热闹不亚于西湖的断桥。夏天却幽静,除了我们前来喝茶,四处阒无人迹,只见苍翠的林木映着低缓的山峦,听到淙淙水声,引诱你走向山林深处。沿着潺谖溪水,转了几个弯,看到山坡上有几重屋宇。隐在古木树丛之间,一条覆盖了青苔的石阶蜿蜒而上,院落外面围了半堵石墙,上面四个大字:灵峰探梅。朋友说,是这几年新修的,因为老的灵峰禅寺早就坍塌了。而且还兴废过好几次。我后来查了查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其中说,“灵峰寺,故名鹫峰禅院。晋(后晋)开运间吴越王建,延伏虎光禅师居之,舍田数千亩,度僧数百。……寺内有翠微阁、眠云堂、洗钵池,幽僻岑寂,游人罕至。”
我们登上石阶,进了院门,四下悄无人声。朋友高兴得很,说,多么幽静,多么好的地方,山静似太古,喝茶度小年。走近一看,不妙,真是阒无一人,茶居门窗紧锁。桌椅都已搬空,早就歇业了。想来是游人罕至,没生意可做。关门大吉。我们在四处逛了逛,发现这处半山腰的庙址的确优美,但太过空寂,只适合修身养性的出家人居住,偶尔有几个雅士前来,喝喝茶,谈谈禅,可以阅金经、弹素琴。开成茶馆,想着利润,等着客人光顾,那是非倒闭不可。后山喝不成茶,朋友说,到前山玉泉观鱼那里,可能有茶喝,还可以看鱼,很大的鱼,黑黝黝的,有潜水艇那么大。
玉泉观鱼是西湖十八景之一,我却从来没去过。张岱《西湖梦寻》里说,这里有玉泉寺,旧名净空院。古时有个老和尚在这里说法,连龙王都来听讲,听得高兴,为之拍掌,就有泉水涌出,泉水洁白如玉,就是玉泉。张岱来观赏的时候,水色清澈澄明,一望见底,“中有五色鱼百余尾,投以饼饵,则奋鳍鼓鬣,攫夺盘旋,大有情致。……春时游人甚众,各携果饵到寺观鱼,喂饲之多,鱼皆餍饫”。我们到了观鱼的所在,长方形的水池,围以铁栏,墙上有块石刻匾额,上书“鱼乐园”,池中有十几条黑色大鱼,每条大约一米多长。我说这鱼不小,朋友却闷闷不乐,说他明明记得,小时候来看到的鱼,要大得多,而且也多得多,像潜艇舰队一样。难道是自己当时人小,看什么都大?
围栏旁边稀稀拉拉,有几家人在扔饼干和玉米,引得鱼群翻腾抢食,溅起不少水花。有对母女在我们旁边喂鱼,十五六岁的女儿嘟着嘴,意兴阑珊,喂得不怎么起劲。那母亲跟朋友聊天,说是从天津来的,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来观鱼,看过金黄色的大鱼,印象深刻,几十年都没忘,所以跟女儿说了,专程带她来观鱼。谁知道眼前这群鱼,跟记忆中的不同,女儿很失望,她也不知是否自己记忆有误。朋友听了,连声嘿嘿,似乎有点无奈,说以前池里有大鱼,好像红的、花的、黑的都有。P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