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维钧感到孤独无依之时,雍正热情洋溢地鼓励了李维钧,“朕当年就是孤臣,你落此处境一点不妨,你只需勉励自己径直去做,若信不得自己,就是信不得朕了。”雍正悄悄地告诉李维钧,怡亲王允祥十分看好你,你有为难之处便可以向他密奏。
奉旨与怡亲王允祥“结党”,是雍正王朝初期宠臣们的最高荣誉。雍正冷酷无情地打击各类朋党,唯独密示宠臣们可以结交怡亲王允祥,以允祥充当他与臣下沟通感情的管道。雍正悄悄地告诉李维钧:“与允祥的交往要保密,不可再令一人知道。”
就在李维钧放胆进行“摊丁入亩”的改革时,河南的田文镜遭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李维钧的改革只是让富人交税,田文镜的改革更进一步,还包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就是说,让官员士绅们和平头百姓一样,不但要纳税,还要参加官府组织的筑堤、治河、修路、运输等“义务劳动”,以应付黄河带来的灾害。
田文镜对待黄河的全省总动员,使河南的书生们怨声载道。中华帝国历朝历代对待士人多有优惠政策,清朝建国之初就颁布了“优恤诸生”诸条款。帝国各地生员在庠读书,由国家供给膳食,可以免除丁粮,不服劳役。雍正二年五月,田文镜准备调集河南全省民力治理黄河,河南封邱令唐绥祖制订了该县士民一体当差的实施方案:每一百亩田地出一个人工,凡有田者一律出工,绅衿也不例外。这个命令一下,老百姓拍手叫好,因为能有一百亩土地的人,几乎全是地主和富户,百姓得若干家才能抽一个民工。但这个政策却遭到了当地监生的反对。河南封邱生员王逊、武生范瑚等人拦截封丘知县唐绥祖,强迫他取消实行按田出夫的政策,遭到唐绥祖的断然拒绝。学子们群情激奋,酝酿着更危险的举动。
当年五月,河南学政张廷璐按考到开封府,封邱生童实行罢考,武生范瑚把少数应试者的试卷抢去,当众撕毁,以此来抗议士民一体当差的政策。田文镜迅速向雍正报告,并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雍正特派吏部侍郎沈近思、刑部侍郎阿尔松阿赴豫审理,在审理过程中,科甲出身的学政张廷璐、钦差沈近思等官员对这群士人寄予了相当大的同情。尤其是陈时夏承审时不坐堂,与诸生座谈,央求他们赴考。
雍正无条件地支持田文镜,将张廷璐革职。在处理封邱罢考事件中,清朝政府内部有不同意见,雍正和田文镜却坚决地打击闹事的监生,将为首的王逊、范瑚等人斩决。在反对士民一体当差的风潮中,田文镜发现捐纳贡生、监生参与的比较多,而清朝政府原定贡生、监生的升迁革退需礼部批准,不利于地方官和学政强化对他们的约束。于是,他向雍正帝提出改变旧规的建议,请求把捐纳贡监的人事权交给地方学政,与生员一样管理。雍正帝批准了他的建议,于是形成这样的规定:捐纳贡生、监生凡涉及诉讼,即革去功名,听候审理。雍正还规定,监生被处理后,不许越出州县境地,以免他们滋事。
“摊丁人亩”与“官绅一体当差”,本是雍正主持的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却使改革的急先锋田文镜得罪了河南的富户与天下的读书人。更让田文镜心惊的是,河南罢考案他得罪了张廷璐,尤其是得罪了张廷璐的哥哥户部尚书张廷玉和张廷璐的老师、大学士朱轼。甚至雍王府的旧人,也开始忌恨田文镜的嚣张。雍正二年,陕西延安知府沈廷正调任到了河南的开归道,他公开放言要让田文镜难堪。沈廷正是当年雍王府的亲信,此次放言是否证明田文锐已经得罪r雍正的嫡系!
保命要紧!田文镜偷偷派人给允祥送去重礼,允祥立即向雍正报告,雍正用心良苦地告诉田文镜说:现在让怡亲王代你转奏事情,万万不可以。因为田文镜正饱受朝廷上下的舆论攻击,如果允许他同允祥结交,必然会被人指责为结党营私,对允祥和田文镜处境都不利。这番告诫让田文镜感到茫然,也让他看到了模糊的未来,雍正告诉他:“待你站稳脚跟,做官的声名大好的时候,朕会下密旨,让怡亲王亲自照顾你。”
P132-P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