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进程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对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有准确的认识。能否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决定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继续顺利推进。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布局和调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工业化进程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标志与战略选择》一书,对相关重大问题给出了回答。针对工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化”融合以及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但距离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仍有差距。评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既要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编著的《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标志与战略选择》从经济发展、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生态建设和国际经济联系五大标志及其对应的十大指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进行衡量,判断到2020年中国能够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一章 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的经验
一 英国
二 美国
三 日本
四 德国
五 大国工业化完成的主要标志
六 大国后工业化的特点和趋势
第二章 中国工业化的水平与差距
一 我国工业化进程主要发展阶段
二 当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特征
三 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差距、制约因素和国际挑战
第三章 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指标评价
一 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指标分析
二 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指标的水平评价
三 评价结论
第四章 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一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
二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战略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四 工业人力资本要素全面提升战略
五 工业绿色低碳节能发展战略
六 工业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战略
七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
八 全面推进工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