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喆,四九城里一个差点行市的胡同串子,起小不爱看教科书,就好看王朔的小说,不想当文坛李小龙,也不想拿诺贝尔文学奖,这辈子只想成为京城文坛第五个七号。
《四九城的七号(方喆短篇小说集)》是作者根据自己在北京胡同里的生活经历,编撰成的一部短篇小说。收录包括“谁是奸细”、“捷足先登”、“朔党”、“北京什么都有”、“嗟悔”等文章。
《四九城的七号(方喆短篇小说集)》是作者根据自己在北京胡同里的生活经历,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结合对社会的迷茫与困惑,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写成的短篇小说集。
“朔党”
“干吗呢?你。作弊!王腾同学,最近烈日炎炎,你是不是吃错解暑药了?现在是化学考试,你不抄化学元素周期表,抄哪门子王朔小说啊?你冒这么大风险作弊,却驴唇不对马嘴。玩个性,你找错舞台了!”期末考试的考场上,监考老师正在数落违反考场纪律的王腾同学。
监考老师还没数落完王腾,教室内的同学乐得前仰后合。
监考老师一看这阵势,急了:“你们笑什么笑,有什么可笑的,卷子上有黄段子吗?王腾同学,这本王朔的小说没收了。”
“您别没收啊,这书上面有王朔的亲笔签名。”王腾哀求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你还有雅兴欣赏王朔的墨宝?你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你现在去学生处等我。”
王腾是属于胸藏经天纬地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那类的京城小爷。在男生堆里他虽说不养眼,但也不缺心眼儿。
王腾不爱读孔孟老庄,也不爱读《呐喊》和《彷徨》。《哈利·波特》看不看?看,但只看《哈利·波特》的封面。
王腾平素里只潜心钻读王朔的小说。王腾的目标不是考上名牌大学,而是成为“朔党”副主席。
和别的“朔党”迥异的是,王腾只在课堂上读王朔的小说,因为他的主义是:王朔才是我的老师,王朔的小说就是我的教科书。
王腾最感激的人是他的父亲,因为若没他父亲,他可能姓不了王。可是当他看了李幼斌版《红日》后,他又不待见他父亲了。其因是王腾父亲不让王腾改名为王小朔,《红日》里的张小甫本不叫张小甫,因崇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特改名为张小甫。王腾也想步张小甫后尘,把名字改为王小朔。
王腾的亲爸爸一听自己儿子要改名,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王腾爸觉得王腾这名字不反动啊,这孩子为何要改名啊?
王腾告诉爸爸自己改名字的原因是崇拜王朔后,爸爸连夜熬鹰似的做王腾的思想工作。爸爸告诉王腾成为“朔党”副主席靠的是实力,不是名字,又举了许多历史上的典故。爸爸一番苦劝后,王腾觉得自己改名字确实有点冲动,所以他不改了。名字可以不改,但是成为“朔党”副主席的决心绝不会动摇。
王腾崇拜王朔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了,这是粉丝的最高境界。所以王腾在考场上看王朔的小说不是偶然的。
监考老师给王腾记了处分。记处分王腾不怕,他怕的是监考老师不还他王朔的小说。王腾用他的两排伶俐齿,三寸不烂舌对监考老师展开了吹捧攻势,可监考老师比老革命立场还坚定,任他花言巧语,她就是一脸严肃。
王腾本想给监考老师送礼,可又一想,现在是阅卷的敏感时期,瓜田李下,让别的老师看见,陷监考老师于尴尬之地,小说更要不回来了。算了,再买一本吧。
周末,王腾去书店发现那本被监考老师没收的王朔小说,书店已经卖完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肩摩踵接的地铁里,王腾冷不丁儿地发现座位上有一个正在看书的乘客怎么长得那么像监考老师呢?那人把书放低些,王腾一瞅,她不是长得像监考老师,而是根本就是。监考老师手拿的书正是没收他的那本王朔小说。监考老师看得很入神。
片刻,一个叫花子进入车厢乞讨。别看叫花子穿得破衣拉撒,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书卷气。叫花子在车厢里行乞,走到监考老师面前停住脚了。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