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阳烤晒了一天的树林,那蜷曲的叶子慢慢地舒展开来,发出轻微的带着战栗的呻吟,庄稼吸饱了浓浓的夜色,变得黝黑而臃肿,夜风踩着庄稼的肩膀款款而过,轻盈的脚步清晰成涟漪的唼喋,素洁的花葶嫩蕊在风中流连顾盼,叶缝间筛下的缕缕浓香荏苒飘过脸庞,那馥香,叫人沉醉。我觉得那一棵棵庄稼变成一颗颗黑色的铅字,我阅读着大地的书卷,仿佛那黑色的铅字里,流淌着甜甜的小溪,潺潺地载着一路呢喃,渗进我的心,这夜色、夜声使我领略到一种陌生的旋律。
蓦地,当你觉得眼前雪白地一亮,抬头看见一轮皓月已跃上山巅。月亮是浑圆的。面目姣好,连内中的蟾宫桂树也看得清清楚楚。月像一位出浴的公主般地款款而行,隐约可见白纱逶迤,裙裾摇曳,似乎可闻幽香拂拂,环佩叮当,如水的月色浸润着天地万物,使一切都泛着银色的光辉。山峦,树冠,长在大山胸脯上像鬈毛似的灌木丛、庄稼叶儿,全都缀上一道水一样亮亮的饰边,毛茸茸的,湿润润的,有一种含蓄、羞涩的美。
那月在天海游移,擦动着两边的云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而月光泌出的液滴,在石头上流淌,也似溪水似的,潺潺汩汩地流。
山高月小,光晕清淡得发绿。这时,你若坐在泉边,会进入一种“泉在石上流,月在松间照”的虚实的境界。溪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大自然用它无形的手抚平你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给你带来一种复归或是超脱的感觉。这时,你可以什么也不想,也可以天马行空,神游八极,思接千载,任想象的翅膀凌空飞翔……
如果不愿看月亮,便可听听山籁。林涛沉沉地从脚下一直涌向很远的地方去,声势颇为磅礴雄宏,侧左,滔滔在左耳;侧右,滔滔在右侧。又千万只小虫于某一石罅、树梢或是草棵里作长调短叹的吟哦,吱吱,唧唧,此起彼伏,似有满山精灵在唱夜的深秘阒寂。想那些小生命,倒也自在得很,并无半点拘束的。偶有山鸟鸣于山林之巅,鸣声随风远逸,至于草木之呼吸与泉瀑之梦呓,皆幽幽可听。然而,你不要以为只有傻呆的山已经睡着了,只要你把耳朵贴上去,就会听到一种神圣纯洁的静穆的轰鸣,你会听到大山脉搏的跳荡……
夜,给我一颗昂奋的种子,这颗种子孕育在夜声和夜色的腹内……
这时,就在这时,在山脚下,小溪边,忽然飘来一阵笛声,那笛声细细袅袅,犹如长长的叹息,忽而,又轩昂起来,激越起来,给这大山之夜增添了亮亮的一抹色彩。
那笛声动人优美,那么婉转,那么悠扬,像铮铮的小河扬起细波,像蓝蓝的大海荡起细碎的浪花,这清新、圆润、柔美的琴声,它糅和在空气中,颤动着,流转着,引起我无限的想象。在那短短一瞬间,我联想到流泉和清风,蝴蝶和花朵,联想到阳光在绿叶上波动,鱼群嬉戏在涟漪间……
我知道,那是一个中学毕业生,刚刚回到故乡的大山里,去年他办了个石灰厂,每年盈利上万元,是村里的一个万元户呢。此时,小伙子的心境是多么恬静啊!那笛声悠扬的音符像飘飘洒洒的春雨,落在对面山坡的果园里,果园里溅起一片歌的涟漪,歌的浪花,那是一个姑娘在唱,她和他是同学,一块毕业,一块回乡,姑娘承包了村里的一片果园,她把大山的情愫都倾泻给了果树,果子丰收了,那圆圆的果实上有着她亮晶晶、红晕晕的憧憬和希望。小伙子的琴声像鸟儿挑逗着她心灵的爱的芽苞,她回答他了,那缠绵的歌声在夜空里袅袅荡荡,那么醉人。
琴声断了,歌声停了。夜深了,夜静了。
夜的声也化为小河轻轻的叹息,化为小鸟懵怔的呓语,化为大山静穆的呼吸……
唯有我独独地坐在岩石上。
我忽然感到一种深入灵魂的静穆。山峦树林、鸟儿们都睡了。我独醒着,和月亮作伴。蓝晶晶的无边无际的天空里,那一团永恒的温柔的洁白,正如一滴清露,动人地存在,那是不朽的宇宙元素。许多憧憬,许多空灵,属于人但人不能不朽,我知道的。当宁静以它无比的旷漠、深邃、辽远和玄奥笼罩我,我知道,在我生命中这一瞬间是多么辉煌,我的灵魂和肉体仿佛轻轻飘起,渐渐融人那片乳白的光流里。只有这时,我才看到我的灵魂是多么洁净而透明,能超越时间和空间。
P18-19
郭保林“语言文字很好,想象也很丰富,这都是很难得的,可贵的。且著作宏富,足见创作上的努力”。
——原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代著名作家孙犁
保林的散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在祖国大地上自由驰骋,奔腾,把祖国的江河、大海、森林、高山平原、乡村沐浴在朝阳与黄昏、春色与秋光中无比丰富多彩的种种形态,用浓郁的情感、自由奔放的诗的语言描绘得那样美,打开人们的心扉,激发人们去玩味、思考,让自己的心灵在祖国大地上自由地遨游飞翔!
——现代著名作家荒煤
郭保林的散文,虽然大都是对自然和生活美充满了激情的抒写和讴歌??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探索。他寄情于乡土、山川、草原与大漠,同时也寄情于历史,他时时都追求着一种苍浩渺的历史感。豪迈、激越、高昂乃至于悲壮的感情??具有阳刚之气。另一个明显的特色,这就是:浓烈色彩和昂扬激情的自然交融。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冯牧
保林作为一个著名散文家,以自己过人的勤奋和非凡的才能,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尊敬……作家既写故乡的亲切与细婉,又写大江大河的澎湃和浩荡。这种文字具有纵横驰骋一泻千里之势,疾风阔浪呼啸拍击,浩浩滔滔,读来带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不仅仅以迷人的文辞,而且以开阔的视野和激越的情感,打动了他人的心灵。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
人生,需要一个梦。这个梦往往在童年就开始了。许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在童年,至少青少年时期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这个梦伴随终生,无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或风雨如晦的岁月,这个梦源源不断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小学五年级时,就想将来成为一个作家。作家,这是多么神圣而光荣的称号啊!那时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就是周立波,我读过他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特别是后者,我一遍遍地读。暑假里,在故乡的白杨林里,我坐在树荫下,背靠一棵白杨树,在我自己订制的笔记本上开始写《家乡巨变》,还一本正经地自己设计了封面,封面上写上×××著,写上××出版社出版,那真是一个孩子幼稚的梦。当时正是上个世纪“大跃进”年代,我模仿着《山乡巨变》写家乡“大跃进”带来的巨大变化。当然,这个梦不可能实现。后来读初中、读高中,我的作家梦更强烈了,我的作文几乎每篇都在班上由语文老师作为范文朗读,引起同学们的羡慕,当然,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心里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成为一位作家,也写出像《山乡巨变》那样的名著。读高中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国家穷,老百姓更穷,但我省吃俭用,把每个月哥哥(国家公职人员)给的几块钱生活费,节约一块两块,买文学书籍,诸如杨朔的《东风第一枝》,刘白羽的《红玛瑙集》,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年轻的朋友》,还有王汶石的《风雪之夜》,真爱不释手。我读得如痴如醉,并用白纸订个小本子,记下优美的词汇、美丽的句子,反复看,并背诵。从此养成一个习惯,凡读书必摘记字、词、句,像背诵外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同时也用这些词汇练习造句。日积月累,我的小笔记本一个接一个出现了,我的语言驾驭能力大大提高,叙事、写景、抒情,生动活泼,还富有诗意和哲理,老师经常在我的作文本上画出一串串表示赞美的小圆圈,并连连写道:“好、好、很好!”我心里美滋滋的。两个星期有一次作文课,作文课是我的节日。在作文讲评时老师经常点评我的作文,拿着我的作文在高中全年级传阅,并贴在学校壁报栏里。这无疑给我的作家梦插上翅膀。那时从来不搞作文大奖赛,这种朗读、传阅、张贴,却给我带来巨大的鼓舞,更坚定了我选择的方向,我的梦更缤纷、更绚丽了。
后来我开始向报刊投稿,大都是抒情散文,虽未中,但接到编辑部叔叔阿姨们热情洋溢的来信,肯定我习作的优点,也指出我的不足,并要求如何努力。后来高考逼近,我必须集中精力,迎接人生命运的决战。
我真正发表诗歌散文是大学时期,那正是“十年浩劫”时期,所有的文学刊物全部停刊撤销,一个省只有一份省委机关报,每个月只有两三期副刊发表“文学作品”,其实都是歌颂“文化大革命”、赞扬“造反有理”的诗和短文。我第一次领取的稿费是一本《毛主席语录》和一个采访本,我如同中了“状元”似的高兴,我的同学也为我欢呼。我走在校园里,总有外年级、外系的同学指指点点,那就是×××,他的诗写得真好。
人生,因梦而生动。大学毕业,我放弃了许多“做官”的机会,走上艰难坎坷的文学创作之路,很快,我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也发表小说,渐渐有了名气,由名气而变成有点“气候”。至今已出版三十多部作品,获取省以上各类文学奖三十多项,多篇散文选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本或教材。《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中国散文通史》等多种文学史著均以专节的形式论述了我的创作。
鲁迅说,希望本来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青少年时代心灵是一张白纸,你自己就是画家,这张白纸由你自己一笔一画画出一幅美丽的画,是兰、是菊、是竹、是松,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这个世界博大浩茫,人生的道路纷繁、杂乱,完全由你选择。无知是孩子的生活状态,抉择则是青少年面对人生的姿态。对于成长来说,往往在青少年时期,定下一个比较长久且稳定的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追求,甚至要用整个生命的长度去实践,方可取得成功。
你要成为一个作家,作文大奖赛是很好的平台,又是一块砺石,是梦的助跑器。并不说一定要获什么奖,贵在参与。这是一个过程。只要积极参与,方能不断地提高你的写作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对事物的洞察能力、联想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深度。作文是走向文学创作的最初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迷恋文学的人都是从最初的作文开始。多读、多观察、多记、多写,然后把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对人生体验的感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这就是一篇作文。
想成为一位作家有没有秘方、诀窍呢?答案是否。但古往今来的大作家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三点:一是语言积累,二是生活积累,三是感情积累。这三点也可以解释为语言驾驭能力、感悟生活能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我们并不否定天赋,但最重要的是后天培养。天才,就是勤奋,就是劳动,就是汗水。
先说语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一切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既是一篇作品审美高低的标志,又是构建作品最必备的材料,它是工具,又是艺术。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最美丽的语言。我们的先人用汉语创作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杰出小说,出现了屈原、司马相如、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曹雪芹、鲁迅等一大批光耀千秋的文学大家,他们个个都是驾驭语言的高手,是语言大师,他们创造了千古不朽的瑰丽作品,给我们民族留下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学习语言是硬功夫、苦功夫,多记、多练,要背诵,强化记忆。人说钱钟书极聪明,过目不忘,其实他一生光读书笔记就多达170册。托尔斯泰经常玩弄词汇卡片,有时像玩扑克牌一样,有时在屋里扯上横七竖八的细绳子,上面挂满了词汇卡片。孙犁也常常将美丽的句子、词汇写在纸上,贴在卧室、书房墙上。只有这样刻苦地学习语言,才能下笔有神,笔下生花。
生活积累,也可以说是生命体验。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将这样的人和事用文学语言记下来,当然要分析,要升华,要经过思想的过滤。人物特征、性格、面貌、风景、环境,一一记述,也可以原生态地记录,就像画家练习素描一样,这既练了笔,又提高了你观察生活的能力,也增强了你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常年坚持,日积月累,你的作文内容就越来越丰富,语言越来越流畅,生动而美丽。
有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还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还必须具备“神游八极,思接万载”的想象力。因为任何人的生活阅历,包括学识,都是有限的。只有想象力是无限的,没有想象力就没有文学。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文学本身就是精神产品,而精神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想象力。怎样提高想象力呢?除了多读书、多观察,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联想,运用多元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产生不同反响、不人云亦云的结论。我青年时为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夏天的晚上坐在场院里,面对高渺深邃的苍穹,仰视星空,产生许多美妙的联想,然后再用绮丽的语言,记录下此时的感觉来;后来,走山游水,面对山川之大美,也产生美好的想象。孔子说,多识草木虫鱼之名,这也是提高想象力的基石。只有见多识广,才能丰富你的联想,只有联想丰富才有文章的张力、活力和丰富性。
青少年要不断开拓视野。其实处处是生活,写作、上网、看电视、课外活动,和亲朋好友的交际,从中获得各种有益的信息,决不要局限课堂和课本。
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权利和可能,就像每个人都允许做梦一样。沸腾的人生从梦开始。如果你想当作家,就不要顾虑,写吧,从每一篇作文开始,从积极参加每一次作文大奖赛开始!
郭保林的散文深受广大读者,尤其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的喜爱,他的多篇散文入选大学、中学、小学、中职中专、高职高专语文课本、教材以及全国多省市中、高考模拟试卷和数以百计的中学生读物。鲍昌、冯牧、荒煤、郭风、林非、李若冰、孙绍振、张炜等全国一百四十多位学者、专家、作家纷纷撰文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他的散文以生命体验和诗性描写为主要基调,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想象奇崛,情感真挚,词汇丰富,文采绚丽,雄浑中含有细微,豪放中不减婉约,给读者丰富的审美享受。他的创作成就载入多种文学史,被评论家誉为“中国当代独具风格的抒情散文家”。他的文化散文被誉为“诗人作家的文化散文”。《郭保林散文学生读本》从郭保林大量散文中精选了31篇作品,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专家学者或特级语文教师的赏析、解读,对广大中学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文学修养大有裨益。
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权利和可能,就像每个人都允许做梦一样。《郭保林散文学生读本》为我省著名散文家郭保林先生的散文结集,郭老师的文笔流畅、优美,散文多次入选各种当代文学结集。本书是为了配合当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加对文学的爱好和赏析,特出版此书。本书由30余篇短文结集,每篇结束后有名家赏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