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没有拿到一手好牌,而努力永远不会辜负你”。这是一本充满祝福的小说,以优美如诗的语言,娓娓讲述一个钢琴调音师的成长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每个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焦虑的人,都会看到希望,受到鼓舞,让平凡的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以钢琴调音师故事为主线,国内音乐故事题材第一书,既能得到小说的阅读快感,又能感受到音乐的动人魅力,读后你会不可救药地爱上钢琴,爱上音乐
宫下奈都著的《羊与钢的森林(一个调音师的成长故事)》描写了一位生长在北海道山区的青年被钢琴的声音魅力所吸引,立志成为调音师的故事。宫下奈都用纤细而又清新的笔调,刻画了主人公外村成长的烦恼与对自我人生道路的执着追求。整部作品笼罩着温暖、静谧的氛围,展现了主人公一头闯入音乐“森林”,历经迷途,终于成长为调音师的心路历程。
这部自然和音乐的巧妙融合,拥有独特世界观的作品,通过阅读,逐渐理解了作者的立意,以及书名真正的含义。“森林”是一个充满隐喻的符号,很有代入感。文体安静而隽永,人物真实而生动。
读完这本书,你的心里好像也孕育出一片森林。当被日常生活弄得焦头烂额,你会想起心中的森林,寻回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行
宫下奈都著的《羊与钢的森林(一个调音师的成长故事)》描述的是外村自幼生长在北海道的深山小村庄,家境贫寒。刻板平凡的中学生活,一成不变的山居岁月,没有选择的迷茫前途,似乎都注定了他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摆脱出身的困扰。
偶然有一天,老师让他帮忙接待一位钢琴调音师,那架年久失修的钢琴经过调音师的妙手,竟发出宛如天籁的美妙音色。
琴音就像一道微光,照亮外村的灰暗人生。
从那一刻起,外村便立志成为一名调音师。
然而,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的先天条件千差万别。他来自封闭落后的环境,此前从未接触过钢琴。纵然拼尽全力刻苦练习,反复聆听钢琴乐曲,诚惶诚恐地跟着前辈仔细观摩,在客户眼中,在神秘高贵的钢琴面前,他仍然是个畏缩羞怯,欠缺天赋的乡村青年。
生来没有拿到一手好牌,那么努力是否有用?
只有音乐生而平等,与自然、世界融为一体,被包容,被接纳,被一视同仁。说不出口的话,难以言尽的迷茫和挫折,或许可以让音乐,替你发声。
外村,能否如愿告别大山,走进音乐的广袤森林呢?
我闻到森林的气息。那是在秋天,向晚时分的森林。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树叶沙沙作响。那即将被夜幕笼罩的、森林的气味。
可是附近根本没有森林。此刻,我身处高中体育馆的一隅,分明闻到秋天干燥的气息,夜色渐浓的傍晚图景浮现心头。在这放学后空无一人的体育馆,我为陌生人带路至此,然后兀自站在一边。
我的眼前是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对我来说,它仅仅是一架大大的、黑色的钢琴而已。钢琴的顶盖开着,旁边站着一个男人。他瞥了一眼默不作声的我,按下几个琴键,敞着盖子的那片森林便再次弥漫出枝叶婆娑的味道。夜色又浓了几分。那年我十七岁。
那天,只是因为恰巧还在教室里,班主任安排我为访客带路。那是高二的第二个学期,期中考试还没结束,社团暂停活动。同学们都早早放学回家了。因为不想那么早就回到独自居住的宿舍,我准备去图书馆自习。
“不好意思,外村,”班主任说道,“老师要开会,有客人四点钟来,你带他去体育馆可以吗?”
“好的。”我答应道。
班主任时常安排我帮他做事。是跟我亲近,比较容易开口?还是吃准了我不会拒绝?又或者因为我总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的确,我有许多空余时间。我不太确定自己该做什么。也没什么特别想做的事。也许就这样念完高中,随便找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够了。
虽然班主任经常差遣我,但那些事情往往无足轻重。重要的事情自然会由重要的人去做。无足轻重的人只配做无足轻重的事。当时的我心想,所谓的访客,肯定不是什么大人物。
我突然意识到,老师让我把访客带去体育馆,却没说来人姓甚名谁。
“谁要来学校?”我问。
正准备离开教室的班主任回过头说:“调音师啊。”
调音这个词我压根儿没听过。是维修空调的吗?那为什么要带他去体育馆呢?当然,这些问题与我无关。
因为次日要考日本历史,我便坐在放学后的教室里,翻开教科书,复习了一个钟头打发时间。离四点还差几分钟,我走到教职工专用的出入口,访客已经到了。他穿着咖啡色的外套,提着厚重的工具箱,身姿挺拔地站在玻璃门的另一侧。
“是修空调的师傅吗?”我一边开门一边问。
“我是江藤乐器的板鸟。”
乐器?这位有点年纪的男士难道不是我要迎接的访客吗?真该问清姓名的,我心想。
“洼田老师说,他今天要开会,你只要告诉我钢琴在哪里就可以了。”来人说道。
洼田老师就是吩咐我引导访客的班主任。 “老师说让我带您去体育馆。”我将访客专用的褐色拖鞋摆在地上。
“是的,今天是体育馆的钢琴。”
他究竟要拿钢琴做什么呢?我不免有些疑惑,却无意深究。
“请走这边。”我转身带路,那人紧随其后。他的工具箱看起来沉甸甸的。我打算把他带到钢琴边,随后径自回家。
他站到钢琴面前,将四四方方的工具箱放在地上,朝我点头示意。好像在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也点了点头,转身就走。往常这个时间,篮球社或排球社的人都挤在体育馆里,今天却格外安静。傍晚的夕阳透过高高的窗户洒下来。
正当我准备离开体育馆时,背后传来钢琴的声音。乍听之下,全然不像是由乐器发出的,我回头张望,以便确定声音来自钢琴。与其说是乐器声,倒更像某种拥有具体轮廓的实物发出的响声,使人不禁回想起某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虽然说不上来,感觉却分外真切。(P1-4)
我想通过这本书写出平凡人所具备的才能和可能性,以及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宫下奈都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好像也孕育出一片森林。当我被日常生活整得焦头烂额,我会想起心中的森林,寻回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行。
——日本亚马逊读者评论
我很喜欢钢琴。三岁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架钢琴,一直用到现在。我问为我调音的老师,这架钢琴已经用了四十多年,状态还好吗?他说,好钢琴里有羊。他的这句话成为我写作这本书的灵感来源。
——作者 宫下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