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1中国最佳杂文(精)/太阳鸟文学年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蒙主编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王乾荣主编的《2011中国最佳杂文(精)》,做为年度盘点的最佳文学系列,仍将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厚望,将发表于2011年的随笔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

内容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发表干2011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由王乾荣主编的《2011中国最佳杂文(精)》,既关注文学的人性化震颤,又关注触动人类一心灵的时代精神。选本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以积极参与的姿态关注生活,体察民众的阅读,心理。

目录

上,还是不上大学?

林黛玉不作“梨花体”

1985,以得票多少为序

人什么时候胡说八道

“脊梁”不过是“伎俩”

人人渴望浪漫的私奔

趣味“励志铭”

乌纱略戴心情变

我们也曾有幽默

“呸!你才勤劳呢!”

代发幸福宣言:感恩

泾阳多劲士

一只开眼井蛙的“事实主义”

百年中文一排椅

在语言激流里打旋儿

俗眼观“山”

谁养活了陈丹青?

人民币干脆也实名制

耍小心眼,玩“大手笔”

哪股“风”吹得风车转?

名位,“辞宴”的资本

我的最高职称

在物欲横流里立着做人

“五一节快到了,中央有什么屁放?”

好一曲《凤求凰》

人以食为天

捧错臭脚

卖淫女雅称“失足妹”

我们都是“中年奴”

90年前世今生

“红歌”里这首歌有点“黑”

不能让狗说人话

谁迫他“一个人战斗”?

道德已死,司法难活

“红旗”应该感谢“渠”

生活,如几片石头磨过

出卖荒凉

“国面儿”

真相终将晾晒在沙滩上

中石化就鲁广余一个坏蛋

珠江横渡:两个人的游戏

郎朗“不过演奏了一段中国乐曲”吗?

如果官员命运由上司决定

认知鲁迅,依然是盲区

表现

中国人身上仍未去掉的狗奴性

方舟子必答题

“林彪偷了马克思一件大衣”

合伙,为什么“亲兄弟明算账”?

人性的墓碑

民国知识者,够份儿!

阿谀奢靡强作赋

旧文新悟

常识面前,端啥架子?

清华,你好!清华,你好吗?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

完蛋女人

依然沉默的大多数

这么自由的地方,为什么一点儿不混乱?

谄媚的嘴脸“哈”权位

老当“夷”壮

山上山下

将会议博彩一下

低碳,忽然无处不在

豪门的肚子

监视台湾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鱼在受冻

“私货”在“公货”里一闪而过

遍地都是“彭宇案”?

水泥城堡

“社会”二字定义有点乱

抗夸力

英雄来自平凡,而非猥琐

隐私,私隐最安全

跨出厚厚的大红门

可以不说,不能胡说

批评的态度

兔子的耳朵与三个孙中山

“被雷锋”,略欠爽

新时代的“你们”和“我们”

“爷爷,小马不个白水!”

“从七品”准芝麻官鲁迅

“复苏槐”的“复苏”

肤如凝脂?不就是皮肤像猪油一样吗!

咱们不了解的原装《国际歌》

我不歌唱“好领导”

绍兴的符号

“百家”嗜古

歪理为什么走遍天下

瞄准着最值得猎取的“猎物”

“每块石头下面都有着一条蛇”

“老处女”的自嘲

人间若无竹枝词

鲁迅与愤青

如果一个仆人听不得抱怨

梁山英雄闹荧屏

富贵之后几斤两?

孔子治学“三境界”

“震死日本人!”

韩寒的背影

杂文无“拐”

神州桥史:通途变畏途

同情,有时是一种打扰

为什么丁丁打针不疼?

鲁迅终于滚蛋了

狂放泥酒都忘老

坐月子,中医之过

“编剧”当译“杀死你”

娱乐至死,愚虻生焉

管家婆也是“家”

“娜拉,你妈喊你回家分房子!”

舟子打假:国家不幸斯人幸

鲁迅骂得,胡风骂不得

网络时代三种人

亲,这山昨唱那山歌呢?

曾荫权说:对不起,我错了

多面纯情

孙觌认“父”苏东坡

多少“预言”成浮云

“月是故乡明”都拆掉了

鲁迅的叙述:像子弹穿过身体

偷开僧眼觑红尘

老镇,我不再回来了

那些大词

孔子不过是他们鼓吹自己的摩登工具

奥巴马和麦凯恩“拼爹”

万国来朝?你是中央王国的皇帝吗!

平等意识让野百合有了春天

北京太偏远

擅吵架观者如堵

寻找孙中山

“最好书记”悲喜剧

毛泽东借《天问》问天

“我不感冒他那副长相”

谁喜欢挥霍纳税人的钱?

当代文学为什么不说人话,不说真话?

谁能“剥夺或意在剥夺他人话语权”?

燕子无罪,筑巢其罪

皇帝、旧资本家和红色资本家的“普世价值”

这时候,他们不是首相

试读章节

上,还是不上大学?

安徽生

【考卷提示: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题:时间在流逝

——高考零分

安徽一考生

当我从小学的少先,到中学的共青,再到今天走上考场,变成共产,我很彷徨。我在内心一遍又一遍的(应为“地”)问自己,如今的大学,是上?(应为“,”)还是不上?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今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劝我们: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上了大学户口就回不去,那就杯具了。留在城里,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这“三高”岂是一般农村家庭能够承担?我不怪这位人大代表的歧视性语言,因为我爸不是李刚,我也没有“五道杠”,我必须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应为“。”)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我家只有4亩地,小麦和水稻亩产1000斤(不干旱的话),一斤水稻或麦子0.98元(前几年5毛左右),一年两季毛收入8000元,扣除农药化肥等成本,一亩地能赚400元,一年纯收入3200元。我还知道,我们伟大的国家,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每年超8%增长,外汇储备超万亿,全民沐浴在幸福的春天里,享受比太阳更光辉的公平和正义……我家是落后分子,我很愧对国家,给国家丢脸了,就因为,即使我今年考上了清华,我也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CPI高涨的消费。所以不是农村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而是拿什么去上大学?不是我爱不爱国,而是国家拿什么让我来爱?也不是我上不上大学,而是大学拿什么让我来上?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北大师(应为“北师大”)的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说:“40岁挣不到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我也不认你这个学生”;云南的教授对学生说:“我开的是宝马,手机号码7个8,你们那些破手机扔了吧”;同样是今天,西安音乐学院的钢琴激情杀人犯药家鑫,毫无人性的8刀,让自己很不光彩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谨代表南科大的45名同学,问问教育部,钱学森也问过,现在的大学怎么了?现在为何没有学术大师了?我还能在大学学到什么?朱清时校长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我知道,能考上大学,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我梦到了清华大学那庄严的大门,气派的“真维斯”楼。我真的很郁闷,刚刚被故宫“撼”翻,这次又被清华雷倒,既然有了“真维斯”楼,那等我进清华,是不是要在“杜蕾斯”楼、“苍井空”楼、“花花公子”楼……里面上完我的大学?!当学术和道德都沦为向钱看的时候,龙的传人还是龙吗?那是龙虾,有钱人的美味,我这穷N代,能消费得起吗?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我在参加这场高考前,遇到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师兄,我虚心的(地)请教:“请问能告诉我你上大学的感受吗?”他茫然的(地)拍拍我的肩膀:“小师弟,当4年的欢乐与激情过后,大学提起裤子,冷冷的(地)对我说‘你可以走了,把青春和金钱留下’,我才发现,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这就是我最大的感受……”我内牛(泪流)满面,激动的(地)握着他的手:“大师兄,你是好人哪,谢谢你提醒我,让我做好了被奸的心理准备。”我终于明白了,不管我上,或不上,大学都躺在那里.不伦不类。不管我喜欢,或不喜欢,高考必须要参加,不增不减。默然,无奈。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看着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的女一代,看着弹钢琴激情8刀的男一代,我彻底茫然了,我仰望星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今的大学,精神倒了,向金钱磕头了,拜金了,这样的奴才嘴脸,我怎能相信教育出来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挺直脊梁顶天立地的学生?“让奴才教育你的孩子,进去的是人才,出来的只能是奴隶!”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在这的年代,看着这的时间在流逝,我还在苦苦的(地)思考:上:还是不上,这个的大学?……当当当,交卷了!我一脸稚气的(地)问监考老师:“我还没考虑好呢,能不能再给点时间呀?”得到的回答是冷冰冰的一句话:“这么长时间干吗去了?没写完,0分!”……

其实我想对老师说:上还是不上大学,纠结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13亿中国人,只是我说了而已。我和他们都坚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高考以及教育制度,一定不会让大家再纠结的。时间而已。

选编者注:此卷被判为零分。

原载《华夏收藏网》2011年6月14日

本文有删改 P1-3

序言

杂文:本固花亦荣

王乾荣

中国《参考消息》文章,完全编自外讯外报外刊外网,原题几乎改尽。2011年9月18日该报一文,题为《中国人重新爱上自行车》。这是转登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穆尔9月16日发自上海的通讯,原题《中国重新爱上自行车》。参考编辑只在原题加一“人”字当新题,意味全出。

什么叫“中国重新爱上自行车”?能代表当今“中国”的,无非高官富商或其他摩登精英人士,他们会“爱上”自行车吗?自行车是平民代步工具。如今北京自行车道几近全灭,上海贵族道路,甚至霸道地限制自行车通行!我想《参考消息》编辑加一“人”字的苦心,是指那英国佬其实瞎说呢——这乃是为滚滚汽车洪流所“堵”、所“挤”、所“逼”无奈而觉悟了的中国边缘老百姓重拾自行车,向当局索要“路权”,而不是什么“中国”爱上自行车!何其“牛”的崛起的堂堂“中国”,宾利雅尊卡迪拉克之类消费超度膨胀,豪华奢靡全球耀眼拔尖未有穷期,咋能回过头去,重新“爱上”寒酸土气可怜兮兮的自行车呢?9月16曰新华网报道,巨富陈光标狠砸坐骑奔驰,以示“低碳”出行决心——哪个正常人忍心把好端端天价爱车砸碎?欲“爱”自行车,先砸奔驰车,谁有这资格和气魄?豪车残骸的处理,得费多少劳力,解析出多少二氧化碳及其他三废?肆意破坏财物,纯然作秀而已。

《参考消息》又转登香港《亚洲时报》9月15日一文《台湾政客不问苍生问鬼神》,该文原题是《台湾仍然受超自然的力量控制》。参考改的新题,用人们烂熟的李商隐名句而弃暧昧啰嗦拗口的“受超自然的力量控制”,不但比原题立场鲜明,更活泼快性通俗有趣得多,十分吸引眼球——如用原题,啥“超自然的力”云云,我一定不往下读了。

选入本书的刘继兴先生《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一文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天下文章同理,我今只说杂文。具体举例谈谈杂文标题。设若把杂文文本主体看成花木之根、之茎,即“本”,其题目便是枝叶花,即“标”。枝、叶、花三元素,我以最鲜艳夺目的花代之,则可以说,本固花自荣,花之荣,当然标识着本之固。

遵命每年编一册杂文选本,挑出百把篇,总要改动一些甚至大部标题,是我觉得,应该让每一款题都像一粒粒闪光的磁石,将“路人”紧紧吸住,又像一个个风景区的一道道漂亮门楣,叫“游人”一瞥而欲入内。无吸力,人家只能从旁掠过;门楣不显,牌匾俗气陈旧,人们走近了也会退避三舍。如此,您的满园春色迷人风光,不是“白瞎”了吗?

那位说:何以见得您“修”的“门楣”,就美而有吸力呢?实话说,不见得。很多原题是很巧妙的,我喜欢尚且不及,哪敢改?有的原题本来挺好,我另拟,只为适应本选本,或许弄巧成拙,作者不一定买账。总的说,本固花荣是我的向往,我只有用心去编,虽不能至,当勉力尝试。

作为选家,选是一力,编也是一力。不能说,我奉“拿来主义”,光选不编,把作品全盘照搬推向读者,完事大吉,错别字也不动。我敬佩的编辑头领邓拓发明一词“挺笔”,以鼓励众小编。我略会其意,编辑文稿时手痒,总想“挺”一下,算个毛病,遂成惯性。既编,自当包括对标题的润饰和改动,乃至另拟。这是编辑之道,也是常理。

杂文如果不算最俏皮的文学样式,也是其一吧。为什么活泼的“文本”,往往没有与之相谐的“文标”呢?标题不是点缀,它是思想,是文眼和文魂。杂文欲招徕读者,除了努力作文,不也应在标题上下点儿功夫吗?选入本书的杂文,我自认是好的或较好的文章,它们的标题,也不该死死板板,而应灵动快意多彩,以使文题相得益彰,使作品锦上添花。

下面是今次部分入选杂文的“题解”,自然顺带点评了相关文章。

叭对比鲜明,凸显差别有对比方显区别,以距离甚大两物相比,差别尤彰。鲁迅有文《宣传与做戏》,是以对比法制题的范例。“宣传”,是须成立一个专门的“部”打理的活计,严肃如此,怎会跟“游戏”相提并论呢?鲁迅文中说,国民党的“宣传”布道,乃是“对外说谎”之意。鲁迅还有一文《爬和撞》,说“爬”者的辛苦和“撞”者的幸运,终究是“早已爬在上面的人,就天天替你们(未爬上者)制造撞的机会”,这原是人群的分野。人,就活在不断爬和撞的巨大落差之中……

本书《林黛玉的新意识》一文,褒扬了黛玉创新的“度”。林小姐作诗虽然思接八方,运笔如魔,却决不会涂抹什么“梨花体”。读过《红楼梦》的,皆知林黛玉诗词写得洒脱,且“诗论”自成一家。此题点出黛玉的“新意识”,稍嫌朦胧;而“不作‘梨花体…,就是既洒脱,但不把洒脱“脱”至荒诞无经的赤条条。文章明论黛玉,暗刺“梨花体”、“下半身”等当今文坛怪相邪风。既重法度又不拘一格的林黛玉,和彻底大撒把的“梨花体”,对比鲜明,势不两立,不如拿《林黛玉不作“梨花体”》(见第3页)为题。

《红歌里确有“文革歌曲”》,标题已含对照。红豆里混进黑豆,不必大惊小怪,均可吃得;红歌里掺入黑歌,此事体大,性质变了啊!黑歌不光指往昔国民党反动派骂共产党的歌,歌颂“文革”和瞎折腾的,也是。要的就是黑红分明,舍黑而取红,目的是振奋人心,却不妨“红”里冒出个“黑”,叫人心寒,是哪个肯綮生变?颜色本身很灼眼、很难辨吗?“红歌”之意义何在?“唱红”的众生,没有一个觉悟到居然唱了“黑”吗?或者,反正叫唱就唱,管什么意义不意义!而“唱红”的辨色人,要否作一点反省呢?我改原题为《“红歌”里这首歌有点“黑”》(见第67页),欲以色彩分明的“红”与“黑”,为直接矛盾双方,为“本质对比点”,仅此“一击”,即凸显既不红也不黑的作者黄一龙先生的敏锐深刻洞察力,揭出了某些大张旗鼓现象和提法的荒诞。

《上帝、警察与记者》,我改为《这么自由的地方,为什么一点儿不混乱?》(见第134页),也是把“自由”和“不混乱”作一对比——在某些地方,自由是井井有条;在另一地,“自由”则是混乱。自由也好,混乱或“不混乱”也罢,都叫人想起“维稳”。

02潜伏其词,启人深思不言之“言”即潜台词,意在话外,体现言说……泽东引用。毛泽东总是说,‘不让人说话不行,屁放了,肚子就舒服了’”,以此印证中共新华社社长廖承志请示党中央“放屁”,没啥大不了。共产党人既非青面獠牙、共产共妻,也不总装得一本正经,连说话也甸甸不离“革命”,如鲁迅所言:“革命专家,有时也要负手散布;理学先生总不免有儿女,在证明着他并非日曰夜夜,道貌永远的俨然。”也是廖公子身份特殊,有开国际玩笑资本,他的诙谐和当时中央领导领悟幽默的智商情商和大度,催化了与建立新中国相关的一批政治口号的产生和传播,在中国革命史上理当留下一笔。当然如在“文革”期间,这“政治屁”无疑是廖先生最严重的一条“恶攻”,哪怕他有“名妈”廖仲恺夫人。整人者大学问家康生,即使明白“特意反语”修辞手段,也会假装不懂——这只苍蝇,没缝还钻个洞下蛆呢。

08题文相反,煞有介事此类题与“特意反语”有相似之处,但它不能使人从字面看出文章内蕴,待读文后才恍然大悟。鲁迅《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写的是“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实道“说不出”,偏在标题里煞有介事明示“必读书”,扬抑之间,蕴藏着小小的狡猾。鲁迅《我要骗人》,实道自己对别人的安慰和自己的痛心、无奈。《玩笑只当它玩笑》,是批评刘半农奚落白话时兴期的所谓“欧化语言”的。刘氏说中国话再怎么“欧化”,也不能把“子日”说成“日子”,鲁迅说这是说笑话;可他实际上却没把正值语言转型期的这个争论当成“笑话”。《男人的进化》,全篇是对男人“退化”的批判。

本书《无知无畏与无奈——远离中国医学的后果及化解》,文中有“连‘坐月子’都是中医的罪过”句,我简而化之拟题《坐月子,中医之过》(见第247页)。中医其“过”多多,有海龟“打假斗士”甚至说它全是糟粕,欲彻底灭之而后快。我拟新题给人以探讨中医“坐月子之过”的第一印象;可文中全然是为中医辩护的。

我所拟题,多从原文提取,即我基本尊重作者原意及知识产权,只是将语词或短句变成题目而已——但也不仅仅把“一碗豆腐”说成“豆腐一碗”。本书还有一些我认为不平庸的题:《豪门的肚子》含蓄蕴藉;《山上山下》语义双关;《跨出厚厚的大红门》意味深长;《我不歌唱“好领导”》《“我不感冒他那副长相”》率性直言;《鲁迅骂得,胡风骂不得》《珠江横渡:两个人的游戏》讽刺嘲弄;《老当“夷”壮》《“编剧”当译“杀死你”》《为什么丁丁打针不疼?》《北京太偏远》诙谐俏皮风趣……有没有清新淡雅、富于诗意的?《好一曲(凤求凰)》算一个。这些题有的是原创,有的是拙拟。不管谁制题,不管用哪种手法,我总的感觉,本固花荣,如陈望道说,“切当”即是美。

前述刘继兴先生文,提到制题高手张友鸾。我辈卑微,断不敢跟新闻巨子张先生比,但可从张先生事中悟出编辑的天职和标题的重要。作为本书选编者,本人学作一些标题,不为过吧?

鲁迅说:“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见《读书杂谈》)是为箴言,我服膺。标题抢眼,文意醇厚,我选文注重这样的“趣味”,盼读者能“手不释卷”,则“扩大精神,增加智识”,便是水到渠成的了。

本《序》侧重谈题,关于杂文本身,也说一两句。夏天在银川开全国杂文会,探讨“杂文的走向”。众贤才议论滔滔,主持人命不才也发个言,我说不出一字,只好拣一些枝枝杈权草草塞责。回来一想,题不难答,一句话,“时势走向就是杂文的走向”——当然是鲁迅所说意义上的杂文。杂文生机蓬勃也好,苟延残喘也好,速朽完蛋或者寿终正寝也罢,那是你我能影响、能左右,推而论之,能预见的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