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药之父(曲焕章)/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郑阳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由郑阳著的《白药之父(曲焕章)/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以洗练的笔触,描绘出了曲焕章从丧父失母,随姐出嫁,得遇方家指教,研发白药,乃至通过对匪徒吴学显的“两次试药”,直至滇军在台儿庄大战中对白药成效检验,最后客死重庆这一漫长五十余年人生轨迹的图画,其间穿插了其寻药、访药的奇事趣事,也从经营管理、广告、防伪手段,彰显了曲焕章卓越的治药才能和经营思想。书稿在曲焕章殁后,交代了其妻、子及曾泽生等人向社会主义中国捐赠药方的爱国义举,读来令人唏嘘。

内容推荐

曲焕章,字星阶(1880-1938),清光绪六年七月五日生于玉溪江川县后卫镇赵官村,“云南白药”创始人。1898年,曲焕章与妻李惠英加工配制伤科药,在赵官村一带行医。1902年,初创出白药前身“百宝丹”,后经反复试制和实践,终于1914年刨出品质优良的百宝丹(白药)。先后被唐继尧、蒋介石赠予“药冠南滇”“功效十全”的匾额。1937年10月,国民党六十军抗日将士奔赴前线,曲焕章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慷慨捐赠三万瓶百宝丹。1933-1937年,百宝丹声誉高涨,远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地。1938年6月,曲焕章赴重庆,8月逝世。

这本由郑阳著的《白药之父(曲焕章)/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曲焕章的传记作品。

目录

◆乱世之中,隐隐似有天意

唐继尧剿匪,吴学显命悬一线

身陷匪窝,曲焕章以硬碰硬

吴学显无恙,曲焕章被捕

◆少小离家,尽是随波逐流

第一次冒险

舞勺之年,幸遇袁恩龄

流年不利,离家谋生

◆命运斗转,复又重操旧业

辗转滇南,心猿意马

一个清谈的夜晚

医道同源求真谛

◆进山入都,遍访百草奇方

搜尽奇峰打草稿

回故乡,实验跌打丹药

◆为匪所扰,被迫远走四方

踏遍山野访百草

重回故乡,脱胎换骨

◆苦心孤诣,只为一药三丹

创造者

冒险家的乐趣

◆跌打圣手,彰显国医精神

吴学显感恩,唐继尧加勉

百宝丹是从哪里来的

◆乱世郎中,成就白药帝国

百宝丹,白药精

铸就白药辉煌

◆黑暗来临,只待薪尽火传

名缰利锁的重围

最后的冒险

◆杏林流芳,传演生生不息

历史里面的曲焕章

青囊相传,光照千秋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唐继尧剿匪,吴学显命悬一线

1913年11月初,蔡锷应袁世凯之邀,离开昆明,前往湖南老家,准备就任湖南督军,哪知袁世凯不过是以回乡就职诱他离滇而已,他人还在半路上,袁世凯已将湖南督军授给了汤芗铭。这是蔡锷的事,且不去管它,这里要说的是,在他离开云南之后,受他举荐由贵州回任云南都督的唐继尧。

唐继尧返滇,本就揣着一个不安,因为云南的军事力量掌握在两个人手里:一个是省城卫戍司令、云南陆军第一师师长的李鸿祥;一个是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迤西镇守使谢汝翼。蔡锷离滇之后,谢汝翼是护理都督。这两人一人手里握着一个师,唐继尧于当年12月中旬返滇,弄不好就要栽跟头,好在这两个把兄弟终究没跟他来硬的,但是他到了任上,却不想萧规曹随,他得把兵权拿过来,可又不能硬拿,那就得干点儿什么。

干什么呢?云南“重九起义”之后,虽经蔡锷一番励精图治、克己奉公的振作,但毕竟是边疆地方,非但财力物力不济,各地又因时局动荡,土匪恶霸乘机啸聚,为祸不断,欲求社稷稳定,其实任重而道远。

云南地处边陲,又是多民族杂居,自然环境和社会问题比其他地方更为复杂,由于外寇入侵,连年战争,加之晚清政治腐败,灾荒和疾病等因素,匪患较为严重,几乎无一县一乡一村没有土匪,土匪依据山水天然屏障,长期蛰伏,难以打击,有些甚至建立了根据地,发展到可以左右地方政权的地步。

据《石屏县志》记载:“吴学显,江川县人,于民国十年(1921),率匪众四五百人,驻扎宝秀山小亭子一带,欲进宝秀。团首刘乙光率领乡绅前往小亭子与吴学显谈判,筹送现金数千元,始率匪众撤去……”《嵩明县志》载:“民国九年四月十八日,悍匪普小洪率数百人,由西门夜袭嵩明县城,大肆掳掠,民问损失甚巨,并烧毁县衙五马楼,及西厢办公室……民国十年,普小洪逃到梁王山盘踞,八月中秋夜,围攻白邑村,烧毁苏海村、上下纳堡三村民房十余所,又到杨林抄抢孔庆尧,掳掠戴秉经,并向村户勒索巨款……”

仅此两处县志记载,足可见民国年间云南匪患之盛。

最令云南政府无奈、最叫老百姓痛恨的,就是土匪。规模较大的有四股土匪,其中以滇南匪患最为炽盛,匪首之中,又以吴学显最为猖獗。

滇南地区主要包括玉溪、普洱、红河、文山,这些地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河谷、高原、盆地交错,地形复杂,便于土匪隐藏。茫茫哀牢山,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境域内分布有大雪锅山、梁王山、鲁甸山、磨豆山、西隆山等数座高山,这些地区大约有十七八个民族杂居,自古就有匪盗活动,民国年间更为深重。滇越铁路贯通后,云南对越南贸易的主干道就在这里,过往客商较为密集,因之土匪也常在此间出没,以致商旅受害,行人裹足。

刚刚就任都督的唐继尧,正忙于打理云南内政,吴学显乘此都督易人之机,在临安(今建水)又做了一票,气焰颇为嚣张。

在民国时期,很多地方的土匪活动都有季节性:华北平原上的土匪,一般到四月份,存粮大多数告罄,如果不干点什么,接下来的日子就过得不愉快了。所以仲夏时节,待高粱地升起一道道“青纱帐”,土匪就借助这个天然掩体,守株待兔,有客商经过,就从青纱帐后面冒出来,横在路上,雁过拔毛。高粱收割后,一望无涯,土匪们便取出财物一分,各自回家,良民一般拿起镰刀锄头,又种田去了。但远在云南山区的土匪却不是这个样子,吴学显的匪部根本不照常规出牌,完全不按节令行事,他们抢劫过往客商,打家劫舍,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这种不受季节限制的打劫,自主性比较强,一打一个准,老百姓防不胜防,官家难以制约,这使得吴学显的“家业”逐渐壮大起来。

剿匪,自然成了唐继尧就任后的上选之策,原因有二:其一,平安关乎万千庶民,剿匪戡乱,可算是当务之急,合情合理;其二,派兵剿匪,师出有名,借此便可以调兵换将,削弱两个把兄弟手里的兵权。

P2-4

序言

丛书编委会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人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性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