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人们的那些事儿/红色中国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谭岩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红色中国》的故事是好看的、耐读的,都表现了真实的历史,彰显了残酷背景下的人性,展示了前辈们艰难岁月中的情操和情怀。我们的文字,更多地注重“成长”,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的展现是在真实背景下完成的。

谭岩所著的《大人们的那些事儿》为其中一册:我们的大人们的那些事儿,先辈们的那些往事,那些腥风血雨,那些铮铮铁骨,那些追求与信仰,那些如荆山般巍峨的高大形象,又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眼前。

内容推荐

《大人们的那些事儿》是《红色中国》系列之一,由谭岩所著。

《大人们的那些事儿》讲述:鄂西山区大雁湾的富家子弟秦忠孝,懂事时就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中:教私塾的父亲与在县城抽鸦片、坐大轿的爷爷水火不容;父亲最亲密的同窗好友黄柏涛却是共产党,领着起义的农民自卫团“革”了身为土豪的爷爷的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秦忠孝渐渐明白了大人们的那些事儿:父亲与爷爷反目成仇,是因为他一门心思想“教育救国”;后来与同窗好友黄柏涛分道扬镳,是因为他不赞同黄柏涛对暴力的过分推崇;当杀了自己父亲的好友黄柏涛身陷大牢,他出手相救,是因为看重朋友之情……

爷爷曾经给过秦忠孝一件传家宝——一枚镶绿宝石的戒指。父亲却把这个传家宝送给了共产党人黄柏涛的儿子。多年以后,这枚戒指又神奇地出现在秦忠孝的眼前,焕发出新的光彩……

目录

第一章/1

 一、门前有座山/1

 二、爷爷的故事/6

 三、过年好大雪/12

 四、奇特的压岁钱/17

 五、像野兽的嘴咬着爷爷远去/22

第二章,27

 一、父亲的故事/27

 二、只见他满脸的怒气,几步跨进了塾室/31

 三、一个感叹号,就像钢刀滴下的一滴血/35

第三章/41

 一、村里来了一群高喊口号的人/41

 二、打倒你爷爷/48

 三、比亲人还亲的仇人/53

第四章/58

 一、新来的小伙伴儿/58

 二、快乐的童年/61

 三、“匪首”原来是他/68

 四、最后的送别/72

第五章/76

 一、杀!红缨枪刺过去/76

 二、夜晚传来的枪声/81

 三、这是秦大先生/84

第六章/89

 一、大雁湾被抓了十多人/89

 二、第一次看见杀人/93

 三、他怎么没被抓起来/96

 四、父亲跪在爷爷的棺材前/99

第七章/103

 一、天天晚上点了马灯,出了院门/103

 二、杀人一个,赏钱五串/109

 三、大屠杀/113

第八章/117

 一、来秦家大院搜捕了/117

 二、把她抓起来/122

 三、半夜敲门声/127

第九章/132

 一、他们逃难来了/132

 二、世上难有的大好人/136

 三、父亲被抓走了/142

第十章/147

 一、噩梦/147

 二、瘦骨/151

 三、谁跟你一家人/153

 四、一把红纸伞在阴暗的雨天里如同一树

 盛开的桃花/158

第十一章/163

 一、气势汹汹地来到了秦家大院/163

 二、一把钢刀/168

 三、我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卖田/171

第十二章/176

 一、年关到了/176

 二、大山的故事/179

 三、这分明是共产党的宣传/183

第十三章/185

 一、今生今世都难报你的恩了/185

 二、又见到了黄农军/189

 三、飞机来了/195

第十四章/198

 一、一张字条/198

 二、腰上的短枪套吊在腿上/202

 三、保证完成任务/206

第十五章/210

 一、那份重要的材料/210

 二、我们每个人都有宝/212

第十六章/216

 一、是谁要见我/216

 二、放在匣子里的宝物/220

 三、飘扬在山前的红旗/224

后记/231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一、门前有座山

我发现,什么都是有名字的,不管是人还是物,是能看见还是不能看见的。

比如,我爷爷叫秦汉三,我爹叫秦楚贤,我叫秦忠孝——这名字不好听,总有一种祭奠的晦气味儿。于是我自己改名叫秦中校,像个军官,也明朗多了,可是被大人一顿好骂;后来才觉得还是“忠孝”这名儿好。我们这个村叫大雁湾,山里面还有一个村叫小雁湾。我住的地方叫秦家台,我住的房子叫秦家大院。堆雪人打雪仗的时候,就叫冬天;河里涨洪水,有人站在岸边捕鱼捞虾就叫夏天;山上开满了花儿就叫春天;风一吹,树上的片片黄叶鸟一样飞落就叫秋天。

“爹,这座山也有名字吗?”

“当然有!”

一天傍晚,吃了饭,跟着我爹在田间小道上散步,我指着前面的一座大山问。那座大山包围着这一方盆地和这100多户人家,也挡住了我们的去路,阻断了我的视线。我不知道山外是什么样子,远方有什么,是不是也和我们大雁湾一样,只是山包、水田、房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好玩的?听说远方还有城市,有火车,有大海,有长江……我总爱站在高一些的地方,山包啊、高坎啊,还有鸡啊鸟啊爱站的碾子的上面,拼命伸了头、踮起脚往远方望。呵,就是这蛮不讲理的大山,不让我望,即使我站得再高,它也处处横在我的面前,拦住我的视线;它把天地分成了两半儿,让这一边的我,永远看不到那一半。每每走到这座山下的时候,父亲就不走了,又带着我往回转。大山拦住了我们的路。走得正起劲呢,如果是拦道的狗或猫,我准会踢它两脚,踹它两下。

“它的名字叫什么呀?”

我虽然很恼怒这座山,却又无可奈何;它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伸满了整个村子,高到了天边,我仰头一望就眩晕。

“叫荆山。”

“荆山?”

“是啊,叫荆山!”父亲说着,似乎还很敬仰的样子。他站住了,仰望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沉吟道:“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见我茫然不懂话里的意思,父亲便一笑说:“这些古文,待你们大些时候我再给你们讲解;先前我给你们讲过的‘卞和献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山上——”

“就是在这座山?离我们这么近?”

这时,我才认真地望一望这座山。这座挡住了道路、遮住了半边天的一座山,倒像一条过年时舞狮玩龙的人们玩的一条龙灯;这条龙灯的尾巴围着这方地、这个村、这条河流,扭去绕来,扭出一些七零八落的山坡、山包,像是下了一窝恐龙蛋,然后就不见了它的踪影;这些留下的恐龙蛋,就组成了大雁湾的秦家台、胡家包、李家坳、卫家岗、赵家屋场……

“是啊,它就是从神农架延伸来的荆山山脉的余脉,延伸了好几百公里——可仍然属于荆山!到了我们这里算是低矮的了,我们正处于高山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上属于丘陵,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可我对这些地理不感兴趣,我只对故事感兴趣,我又想起了那个“卞和献玉”的故事,那个被砍断了一双脚的人。没想到,那个故事跟我眼前的这座山倒还相关。

我问:“爹,是不是什么都有名字,都有故事?”

我爹听了一愣,接着一笑,一摸我的头说:“咳,小脑袋在想问题了!不错!是啊,任何事、物都是有历史、有来源、有故事的!”  “那,我们家也有故事吗?我们住的房子秦家大院呢?”

站在山麓,回望着大雁湾,我指着那一片瓦屋、那一簇烟村中的那座高大的房子问。

大山围绕着一大片田地,田地旁有一大片集中的高低错落的房子,那就是秦家台。秦家台上有一幢高大的青砖大瓦房,耸立在那一片房子中间,就像一个大人站在一群小孩里,高大、显眼,那就是我家的房子——秦家大院。夕阳的余晖照在那面砖墙上,显得气派、庄重、神秘。

的确,这房子显得很神秘。首先,它从院门望进去,只见这房子是一个天井连着一个天井,外人不知到底有多少层;它的侧墙,院墙蜿蜒,檩脊栉比,也像一条龙在延伸,长长的青砖院墙简直就像一条向远处伸去的街道。其次,它的大门是用两尊完整的青石板雕成的,上面镂刻着各种图案,还有“仁”“义”“礼”“智”“信”几个大字……

P1-4

序言

一套别开生面的书

——写在“红色中国”出版之际

我们想了很久,想不出为这套丛书起个什么样的丛书名,后来,索性就用了现在这名。“红色中国”,直白,朴实,但至少不雷同,一目了然。

红色中国是一段历史,一截记忆,是前辈走过的足迹和奋斗的实录。关于这段历史,人们常常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波澜壮阔,激情澎湃。这并没有错。但我们认为,用这样的词语描述更客观:纷繁杂乱,万象丛生。所以,反映这段历史,故事应该更丰富,题材应该更开阔,值得回味值得书写的东西应该有很多很多。以往,我们看多了冠以“红色”或者“革命”的文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同类的儿童文学创作更多地注重教化功能,这使其题材和主题显得单一和狭隘。更何况,文字中多有激烈和偏颇,这导致了许多错误的阅读,也招惹了一些人对红色文学的误解。

我们不想这套丛书是这么一种文本。对于近代历史,我们充满了敬畏,有着足够的虔诚,但我们也有着更多的清醒。图解和戏说是我们摒弃的,也不是我们的主张。站在偏激的立场上涂抹和片面的歌颂,会让我们在历史和读者面前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

我们希望这套书在童书的海洋中显得别开生面。

除了历史的背景,我们没有给作者设置太多的框框。其实就是这个条件,原本也是不该划定的:好的作品是在更自主和自由的想象中完成的。出于一些实际的考虑,我们给作家提出了一些要求,虽然宽泛,但多少会影响到创作。非常感激作家们的努力,整体上,每本书的文字都很精炼、很优美,平实中体现出了成熟的语言技巧。我们知道,这对于少年读者的学习来说也有独到的好处:许多人不只是在课堂里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更多的实例证明,一个人具有很高的作文水准,有益的阅读必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在欢愉的阅读中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和语文知识。

九位作家,呈现的故事不同,风格也不尽相同,这是我们所希望的。这九部小说中,有传记体文本,有悬疑惊险的样式,也有幽默喜剧的风格,但核心的一点是相同的:故事是好看的、耐读的,都表现了真实的历史,彰显了残酷背景下的人性,展示了前辈们艰难岁月中的情操和情怀。我们的文字,更多地注重“成长”,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的展现是在真实背景下完成的。

对于作者,我们有过刻意的选择:最佳的应该是老中青皆有的一种结构。但非常遗憾,显然70后、80后的作者难于寻觅。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那段历史的陌生或者疏远,也可能是别的原因,结果九个人中六人是60后。想来,这绝不是一种巧合。60后这代人,其经历决定了他们对历史的判断和理解的水平。

我们还对作家生活的地域有过考虑。写历史小说必须熟悉历史,这是无疑的。这种熟悉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那种熟悉,而是立体的,比如人文背景、语言、风俗民情……只有将文化揉人文字中,人物才更鲜活,故事才更有血肉,文字才更具张力。还有,由故事发生地的作者来写故事,他会怀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其态度和投入会是不一样的。

出于对丛书的特色和品质的考虑,还有着某种探索的因素,我们特意从传统上写成人文学的作家中精挑了四位。这四位作家的名字对儿童文学的传统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他们的小说却写得清新精致。这些作者在各自的创作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成熟的有实力的作家,他们没有包袱,少顾虑,下笔从容。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只想创作者保持一份清新和极强的责任感,这些往常从事其他门类创作的作家,可能缺少圈内所谓的知名度,也缺少所谓“经验”,但我们看中的是清新。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作家参与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来,给这个领域注入更多的活力。

主编张品成

2013年1月18日于海口花语庭院

后记

两年以后,县里发展旅游,大雁湾、小雁湾、瓦仓、黄茶院几个村,大革命时期就留下大量文化遗存的苏区,被开辟为“红色旅游”区,建立了红色旅游景点,“忠孝希望中学”、碑垭上的纪念碑、苏家祠堂、秦家大院都成了旅游景点之一。具有文物和文史价值的秦家大院,不仅成为旅游景点,还因为是鄂西北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建筑,成了省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

现在的秦家大院被修葺一新,青砖、粉墙、黛瓦,在山间盆地的那一片房舍中,显得古老庄重,又生机焕发。雕刻在墙檐上的那些圆形的图章,那些古香古色的字体,更是庄重而又夺目。不少的游客,尤其是那些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到了秦家大院,都为这院里的那些大篆或者金文字所吸引,踮脚翘首,在父母们的帮助下,认真辨认着。

什么都是有名字的,不管是人还是物,是能看见还是不能看见的;人们的行为也是有名字的,比如,岳飞的故事叫“忠”,董永的故事叫“孝”,文天祥的故事叫“节”,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叫“义”;一个家庭,一段历史,也是有名字的,这要看你怎么去看待它,总结它。

现在,曾经和你们一样,有过童年、少年,用探寻的目光看待过世界的我,已经走完了我的大半生,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前不久,县里旅游和文史部门,聘请我当“秦家大院”这一古迹和旅游景点的看门人。

我很乐意这份活儿。任何人、物都是有名字的,有故事的。曾经在这个大院里生活了快一辈子的我,更是熟悉这大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那些普通又不普通的墙砖上的古老的雕刻的含义。如果你旅游到了这秦家大院,我会亲口告诉你或许我讲漏了的那些更动人心魄的家族往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