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企业家(三百年传奇商业史)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美国)拉里·施韦卡特//莱恩·皮尔森·多蒂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寻求独立和自由的新生活方式,17世纪初,第一批欧洲殖民者踏上了北美的土地。从那时起,美利坚就成为了企业家创业的热土。无论男女,只要相信自己能够为身边的人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敢于为此想法冒险孤注一掷,便可能在未来成就一番伟业。

《美国企业家》正是通过讲述这些商业奇才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惊险刺激且极富戏剧性的美国商业史,并将美国商业的史诗般剧情与伟大商业领袖的冒险精神成功地贯穿了起来。

拉里·施韦卡特、莱恩·皮尔森·多蒂编著的《美国企业家(三百年传奇商业史)》中所讲述的处于不同时代的商业传奇人物,有着不同的行业和家庭背景,其中既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也有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海外移民,然而正是他们颠覆了对成功的简单定义,成为了缔造美国经济奇迹的英雄。

内容推荐

拉里·施韦卡特、莱恩·皮尔森·多蒂编著的《美国企业家(三百年传奇商业史)》借鉴了亚当·斯密、约瑟夫·熊彼特和马克斯·韦伯等经济理论家的观点,将美国的经济发展史与极富戏剧性的美国商业史有机结合,生动描绘了美国资本主义传统既合理又独特的发展过程。《美国企业家(三百年传奇商业史)》从殖民地时期的商人典范托马斯·汉考克,到发明轧棉机的伊利·惠特尼,再到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直至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的英雄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杰夫·贝佐斯,这些被赋予炫目光环的企业家明星,不仅是充满活力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美国经济增长神话的引领者,正是他们不断释放出的企业家精神,才使得美国经济长期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创新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企业家:企业的本质

第二章 新大陆的欧洲移民和商业企业

第三章 新国家的企业家:1787—1840

第四章 创业爆发期:1820—1850

第五章 职业经理人的崛起:1850一1880

第六章 动荡年代里的企业家们:1850—1880

第七章 大企业遭遇反对潮:1870—1920

第八章 消费市场的出现:1880—1920

第九章 拯救和绝望:1920—1939

第十章 战时与战后的美国经济:1940—1960

第十一章 商业的寒冬:1960—1982

第十二章 商业的复兴:1982—1989

第十三章 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

第十四章 美国与全球市场

尾声衰退卷土重来

试读章节

第一章企业家:企业的本质

2001年,人们在购物时开始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商场里的孩子们似乎没走几步路就靠脚后跟滑行起来。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孩子都穿着一种在脚后跟的位置嵌有轮子的运动鞋。这种鞋的发明者亚当斯,在发明它的时候正经历着“中年危机”,因为长期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而感到精疲力竭。1998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亨廷顿海滩度假时,看到孩子们穿着轮滑鞋在便道上滑来滑去,忽然问,他就产生了把普通鞋与轮滑鞋的特点结合起来发明一种新鞋子的想法,人们可以通过对身体重心的控制,穿着这种鞋子滑行。他把一些耐克跑鞋的鞋底割开,在鞋跟的位置嵌入轮子,“暴走鞋”的原型就这样诞生了。2000年12月,亚当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2006年,该公司上市,股票在几个小时内就全部售出。2007年6月,该公司市值达到了八亿美元,排在《新闻周刊》“热门增长企业”的首位。

言归正传,我们在这里想要谈的,是亚当斯创办公司的经历:在带着“暴走鞋”的样品去得克萨斯见一位投资人的路上,亚当斯的汽车被追尾并因此而起火。“暴走鞋”的样品、亚当斯的商业计划,甚至是他的衣服都在车上。然而不久之后,一名专利代理人的儿子给他的一个朋友看了亚当斯的产品宣传片,而他这个朋友的父亲是一位风险投资人。这位投资人对“暴走鞋”印象深刻,随后亚当斯获得了他的资金支持。此后,前洛杉矶湖人队球星沙奎尔·奥尼尔订购了一双二十二码的“暴走鞋”,蓝调音乐明星“亚瑟小子”也穿着“暴走鞋”出现在音乐电视中,这种鞋随之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

商业历史学家们会回顾“暴走鞋”的发明历史,试图了解其发明动机。对于一些人(一些年轻人)来说,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历史学家们通常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亚当斯说,“暴走鞋”的发明源于他对童年乐趣的回忆,但这是不是他在发明“暴走鞋”之后才找到的理由呢?巨大而广泛的社会力量,是否让2000年成为了这样一项发明问世的“合适时机”?亚当斯是否意识到了“暴走鞋”的潜在巨大利润,因此将其他无关的工作都放在一边,专心设计这种产品呢?简而言之,经济的运行是源于自下而上的企业家还是自上而下的巨大无形力量?追求成功在企业的创办和维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要理解创业过程中企业成败与生死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先找到其他一些问题的答案。企业家要做的是什么?企业家与负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有什么不同?企业家的成功如何能够让其他人,甚至是世界上那些对企业家的努力或具体的企业完全没有意识的人从中获益?或许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失败如何也能够让这些人获益?

本书在回顾美国企业发展史的同时,将通过对企业家的关注来研究这些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本书是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颂扬。我们并不打算深入探究劳动者的贡献,或者塑造了劳工运动的社会力量。相反,我们关注的核心,是企业家及直接影响企业家的力量。与此同时,对于经济学家和商业历史学家来说,给企业家精神下定义比最初看上去更加困难,并且其定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或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选择研究能够全面体现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的情境。我们的研究不是从商人开始,而是从格拉斯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开始,他就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经济学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名著《国富论》中对这一经济制度作了详尽的阐述。斯密并没有发明市场体制,他只是系统解释了与岁月一样古老的经济实践。但是,出于两方面原因,我们在本书的开篇有必要对斯密进行详细的考察。首先,他的理论在今天仍然像在1776年一样适用。尽管仍然有人在挑战他的理论,但他们的挑战越来越多地退回到了从精神层面讨论资本主义的影响,而这一层面最根本的是信念,因而无法被证明。其次,本书讨论的核心是企业家及其贡献,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解释对本书来说尤为重要。

亚当·斯密将经济财富的创造,解释为人们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利益就是物质利益。必须要提到的是,在18世纪,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财富,物质利益往往意味着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那些完全受到宗教、意识形态和艺术因素驱动的虔信者(如特蕾莎修女和西藏的僧侣)之外,地球上人们的行为在极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获取物质利益。即使对于特蕾莎修女和西藏的僧侣来说,斯密的“理性自利”也可以成为一种动机。毕竟,如果你坚信在天堂或来生会有回报,你难道不会在生活中做更多的好事吗?(当然,在某些贫穷国家,当僧侣也是一条改善物质生活的途径。)不可否认,一些人追求的是权力而不是财富,但权力的诱惑通常包括房屋、交通工具、食品和个人助理等大部分有形财富。也有一些人渴望名声,但名声通常也会带来财富这一副产品,从而导致人们很难区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名声还是财富。在任何情况下,有一条经验法则都适用,那就是,当人们说其“不是为了自己才这样做”时,请小心!他们绝对是“为了自己”才这样做的。斯密认为,在正常情况下,理性自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驱动力。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整个社会可以在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获益并发展。

资本主义的批判者认为,这是一种悖论,因为如果自利是基本的经济信条,社会怎么会繁荣?这样的繁荣或许是不可能的;但斯密从来没有将自利等同于自私。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道德体系,因此他一直在思考道德问题。他在之前的著作《道德情操论》(1764)中就提出,自利能够为具有同情心的人提供指导,他们常常因为不了解“大局”,而不知道对他人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市场体制或者价格,确保了按照其内在机制行事的个人,会采取能够为所有人带来最佳结果的行动。尽管斯密力图解释经济的整体运行,以将其作为广泛道德讨论实际的顶点,但他的解释是通过对个体市场和实例的分析进行的,因此才有了他的著名论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市场体制“鼓励”人们去服务他人。由于在之前的著作中对道德进行了详细论述,斯密认为读者已经理解了其经济理论的精神要素,因此,《国富论》中提到的“自利”,意在描述确保人们回应他人需要的心理要素。

由此,斯密开始了对人类“自然需求”的研究,并指出,人类需求之广泛决定了人们对他人劳动的依赖,从而使资本主义充满活力的劳动分工应运而生。他提出的理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几乎任何劳动。正如他所说的:“哲学家与挑夫在才能与性情方面的差异,恐怕还不及獒犬与灰狗差异的一半。”然而,“没有人见过一只狗和另一只狗做公平而又谨慎的交易”,尽管如果两只狗将它们的资源合在一起,它们的消费能力就能够得到明显提高。斯密认为,每个人都试图完成所有工作(如农耕、建筑和哲学思考等)是不合理的,而每个人都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以使收益最大化,同时让他人去完成他们更擅长的工作才是合理的。这样,总产量会因此而增加,人们也会形成相互依赖。自利让人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并保证了相互依赖不会被忽视。P1-4

序言

目前,将美国商业史和经济史结合起来呈现给世人的著作少之又少。现有的关于商业史或经济史的著作,都是从“制度”视角出发,重点研究大公司及政府的行为,而且对政府行为的关注还有些奇怪。在《美国企业家》一书中,我们不仅旨在将商业史与经济史相结合,还想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事例,对创造美国经济辉煌的个人予以关注。

这个宏大的故事是以早期商人合平逻辑但又独特的发展历程为起点。托马斯·汉考克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纺织工厂主,同时还拥有其他一些企业。当这些工厂主(如塞缪尔·斯莱特和弗朗西斯·卡波特·洛厄尔)需要筹集资金时,早期的银行便出现了。当意识到“国内发展”的需要后,银行家和政客们不仅为伊利运河等令人称奇的工程提供了基础架构,而且为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等商业奇才提供了事业机遇。被称为“准将”的范德比尔特,很快便扩展了海上航线,并通过铁路把美国的城市连接在一起。伴随着铁路的出现,美国企业进入了“管理革命”时代,职业经理人开始在大企业中拥有决策权。

铁路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其他大企业(如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公司、约翰·D.洛克菲勒的炼油厂和J.P.摩根的银行等)交织在一起。世纪之交,由所有者自我经营的企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管理层级”。新的企业模式造就了新的有利条件,其中包括企业几乎可以无限扩展,风险因多元化经营而降低。但是,随着经理人变得比他们所取代的激进企业家(商业大亨)更加保守,经济也因此陷入了停滞。很多企业在“大萧条”中被淘汰,幸存下来的也因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新政”而背负了沉重负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负担才得以消除。原因在于,此时美国重新回归到了“资本主义平民英雄”时代,安德鲁·杰克逊·希金斯和亨利·凯泽等企业家崛起以应对挑战。

战后时代,美国企业傲视全球。然而,随着饭店业(凯蒙斯·威尔逊)、快餐业(雷·克罗克)和音乐界(贝里·戈迪)新企业家的悄然崛起,很多牢牢掌握在经理人手中的公司在竞争中失势。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内部管理不善和外部政府管制后,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个人电脑作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发明也在此时问世。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等人引领了个人电脑的革命,杰夫·贝佐斯则利用互联网打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企业家向全世界展示了商业冒险的必要性。虽然美国遭遇了互联网经济衰退和“9·11”恐怖袭击,但美国企业又一次重新振作起来,全新的企业家阵容引领了21世纪初世界生产率提高和创新的浪潮。然而,随着信贷业、银行业和汽车业在21世纪头十年的衰退,美国企业再一次遇到了挑战。美国的企业家们还会再获成功吗,7我们需要拭目以待。历史经验表明,美国的创新者、企业家、发明家和商人有能力再次回归。  拉里·施韦卡特博士

琳尼·皮尔森·多蒂博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