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戴维·欧瑞尔、罗曼·克鲁帕提著的《人类货币史》中,我们认为货币的职责不仅是将所有事物都换算成数字,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类似语言的、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沟通方式。世界经济如果想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就需要进行调整,而第一步就是重新思考货币的功能和财富的意义。正如人们所说,货币最具发言权,但是过不了多久,货币将会发出新的声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类货币史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加)戴维·欧瑞尔//(捷)罗曼·克鲁帕提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戴维·欧瑞尔、罗曼·克鲁帕提著的《人类货币史》中,我们认为货币的职责不仅是将所有事物都换算成数字,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类似语言的、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沟通方式。世界经济如果想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就需要进行调整,而第一步就是重新思考货币的功能和财富的意义。正如人们所说,货币最具发言权,但是过不了多久,货币将会发出新的声音。 内容推荐 货币的发展使得分享经济独特的客户一公司交易模式成为可能。如今,这些交易已经比以往更加灵活,而且极有可能变得愈发灵活。因此,我们必须像Uber、Airbnb和Kickstarter等创新企业一样深刻地领悟货币弹性本质。如果我们要利用货币的合作潜力,就必须了解货币从硬通货到类似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转变。 戴维·欧瑞尔、罗曼·克鲁帕提著的《人类货币史》一书对这个令人着迷的事实进行了阐释,围绕货币真实和抽象性质之间的紧张关系,提出了植根于此二元交易的关键货币理论。该书首先介绍了美索不达米亚用于表示债务的黏土版,接着阐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铸币的发展、中世纪欧洲以黄金为保证的货币以及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货币经济,最后以数字时代作结。此时,货币的虚拟面在加密货币和服务供应商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意味着我们所谓的货币在构造上发生了转变。《人类货币史》通过构筑一条有机的时间线,帮助我们预测货币在下一阶段的变革作用。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起源 双重巧合 货币1.0 货币2.0 私人财产 土地法律 硬通货 第二章 货币磁石 统一 非物质一元论 头脑与身体 数字的力量 货币 量子货币 新兴经济 价值的量化 第三章 虚拟货币 符木记账 借来的时间 金融行会 金钱非万能 信任 银行的崛起 博爱 第四章 新大陆 太阳的汗水,月亮的泪水 新世界秩序 重商主义时代 印制货币的许可 内在价值 炼金术士 疯狂的人民 最后贷款者 第五章 奇妙的机器 新大陆(二) 什么是铸币 尼克松冲击 货币5.0 余震 交易金额 第六章 货币的权力 稳定货币 大货币的大政治 美元帝国沉浮记 人民币:内部力量,外部力量 欧元黄金 较量:我们和他们,我们的货币和他们的货币 内部货币,外部货币 第七章 纯金经济学 货币幻觉 动物精神 理论武装化 超理性 固有价值(二) 模型风险 它是活的 测不准原则 货币时刻 还幸福吗 牛仔资本主义 虚拟经济 量子经济 第八章 新货币 人民的QE 国家的QE 为何只有一个货币 企业货币101:我们信仰1和0 逆利率 满足本土需求的(超)本土货币 企业货币201:我们信任品牌(忠诚度) 成也多样性,败也多样性 第九章 比特币正在改变现有货币格局 比特币 西部荒野 秘而不宣 数字黄金 货币5.n 比特币:内部人士的审计 我来(完成),我见(完成),我征服(亟待完成) 第十章 乌托邦 抹开面包 错误数字 付出 共享 回到中世纪 货币即信息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试读章节 数字黄金 对比特币的另一种批评是它没有“固有价值”,不适合财富贮存。理由是比特币的汇率极为动荡,建立在区块链当中的编码信息之上的整个系统可能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好比一个轰然倒塌的群体幻觉。我们之前说过,人们之所以认为黄金宝贵,是因为数千年来黄金在人们眼里一直很宝贵(与铜等其他金属不同,黄金的工业应用是非常有限的)。这当然是持有黄金的一个好理由,但本质上说这还是对于趋势的一个陈述——黄金碰巧历经波折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全球互联网崩溃了,并且再也无法修复,网络货币则会变得一文不值,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黄金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如果真的发生了大灾难,我们所有人都会回到自给自足、以制作简单工具谋生的时代,而黄金太软了,不能用于铸造任何简单的工具(那么什么才是有用的呢?或许社交技能会非常有用)。 比特币看上去和黄金全然不同,因为比特币没有与之对应的、可以握在手中的实物(哪怕你可以用嵌在比特币当中的数据购买比特币)。黄金为什么具有吸引力?它让人安心的重量或许和它的美观一样重要:黄金的密度是水的19倍多,一个标准的金条只有7英寸长,却重达27.5磅。比特币本身毫无重量,但仍拥有实体存在。一个例子是,2009年,某人误扔了一个存有7500个比特币的电脑主机,当时比特币还是免费的。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在威尔士的某个垃圾填埋场,静静地躺着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数字黄金。物理物质和数字信息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因为二者最终都由原子结构组成:重要的是你拥有它。虽然比特币最大的劣势是没有物质形态,但这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势。 搬运黄金或用黄金支付是困难的,这不仅是重量造成的,而且还有安全风险。将黄金从甲地运到乙地必须要有人照看。对于任何一种货币交易来说都是如此,因而大大增加了成本。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用卡电子交易,这并不是信用卡的设计初衷。这一过程是非常沉重的,涉及一系列中间人,交易收费达到2%~3%。中间人是必要的,要确保钱从你的账户离开,存到了卖家的账户中。中间人也会提供信用和一定程度的客户保护,所以有时可以退回货物或撤销交易。不过买方需要提供地址、信用卡号以及信用卡背面的安全码,而且这一过程不是十分安全的。信用卡签字欺诈是信用卡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该过程被维萨和万事达卡两家公司及与它们相关的银行所垄断,所以迄今为止竞争一直很有限。 相反,比特币交易是在区块链当中记录的,不需要额外提交信息,这让诈骗更加困难,当然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比特币可能被黑客或者盗取计算机上含有私人秘钥(一些公司提供安全钱包和鉴定系统,作为额外的保护)的文本文件的恶意软件偷窃。我们之前讲过,黄金在历史上属高档货币,不仅是因为它美丽、稀缺,而且是凶为它具有稳定、可替代和可分割的属性,这些属性让黄金和数字颇为相似。但是在以数字为基础的社会,为什么不直接使用代码呢? 如果比特币有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太像黄金了。跟黄金一样,比特币的总数是有限的(前提是采矿群体决定不改变上限),因此这个系统在设计时并没有想要与商品和服务的供应相适应。事实上,比特币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为一部分比特币永远地丢失了,在威尔士的垃圾填埋场或者其他地方。一个比特币经济体,如果不断地增长,结果会是通货紧缩,这样一来人们愿意同积比特币,因为比特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值(不考虑投资造成的震荡)。在金本位制度下,银行通过部分准备金制度获得了额外的灵活度,也就是说,放出去的贷款数额可以超过账上的存款。不过,如果是比特币,人们不愿意把它们存在银行里,让银行借给他人。结果就是在一段时问以后,对货币的控制会集中在一小部分精英的手中。有人可能会想到威廉·詹宁斯·布莱思言论的未来版本,拒绝“将人类钉在数字网络货币的十字架上”。P249-251 序言 本书介绍了货币的本质和未来。货币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却往往因其变化无常而让人捉摸不透、误会重重。货币既能让人勇往直前又能让人“触礁而亡”。货币的发展历史还可能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和繁荣。 货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其历史似乎和文字的历史一样久远,而且二者密切相关。现存最早的文字制品是5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用于记录粮食库存的泥版。货币和文字都是用符号描述世界的方式,二者均为沟通工具,因而从根本上具有社会性,并且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货币在诸多方面和语言文字一样,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如同语言,货币建立在社会习俗之上,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约定通货的标准。正如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种语言来表述,货币的选择也是灵活的,譬如古代中国以贝壳为货币,“二战”后香烟曾作为货币在德国流通。公元前600年吕底亚王国(今土耳其)出现了第一批金属铸币,吕底亚王国虽非大国,但商业气氛浓郁,首先使用了一种由天然存在的金银合金制成的铸币。如今,货币已经是超越贵金属甚至是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物理形式。通货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抽象,铸币和纸币仅占现存货币的一小部分。正如文字已能存储在云端,货币也能以一组抽象符号的形式存在,人们只需敲击键盘或是触动屏幕就能创造或毁灭它。如同互联网颠覆出版业,网络货币也正在颠覆金融业。 虚拟、缥缈的货币形式为现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石,而对货币的偏好也大体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构成。工作通常被当作获取货币的方式。我们的房子不仅是家,还是财富贮存手段,而财富被定义为一种至少在原则上可以转化为货币的事物。衡量人们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他们所赚货币的数量或是一生当中货币积累的净值。对国家来说,成功的标准则是以本国货币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展示财富成为获得社会认可的一种方式,追求财富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人生的意义。对大多数人而言,货币不仅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种类似信仰的事物(确实,没有这一信仰,整个社会体系将会分崩离析)。正如大英博物馆记载,货币已经变成“西方文化背后的主要推手……政治辩论和个人奋斗的主要焦点,哪怕货币变得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炙手可热——也许这正是货币成为我们信仰的原因所在。这种态度被形象地形容为‘拜金’,因为对金钱谄媚的热爱,我们赋予了货币一种近乎超自然的品质”。 货币也让人忧心忡忡。民意测验显示:“半数美国人对财务状况颇为担忧。”英国《观察家报》调查后,将它描述为“数字焦虑”。总体而言,我们对金钱的担忧程度是对家庭或健康的担忧程度的两倍。然而,即便货币对生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往往还是对其不够重视,认为货币本身平淡无奇,不过是过誉了的交换和会计系统罢了。虽然我们和货币的关系由来已久,但是我们对货币似乎并不是很了解。货币有哪些特性?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例如,2D07年信贷紧缩引发金融危机,主要元凶就是货币,而且我们对它的作用知之甚少。和以往一样,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信贷紧缩的发生,不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HF)还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不知所措,一如我们的祖先面对风暴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所表现的不知所措。经年累月积累的财富似乎可以在瞬间消失殆尽,似乎从未存在过。 共同持有的货币被认为是一种联合的力量,像共同的国歌一样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在欧洲,欧元试图将欧洲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消除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须知,冲突不断也是欧洲历史的一大特色。虽然“和平”这一目标已经达成,然而使用共同货币在某些方面却适得其反,反而更加凸显了南北之间的差距,其中希腊和德国之间的差距最为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国家,货币似乎也有办法让人们反目成仇。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财富极度不均,这可能引发各种社会冲突。经济学也不能弥补我们对货币认知不足的缺陷。恰恰和我们想的相反,经济学出入意料地在这一问题上三缄其口。长期主导我们对经济态度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观点之上——货币不过是交换的中性媒介,在让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定的基础上被动地促成交易。因此,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大部分模型没有明确考虑货币,仅仅将其当作一种衡量标准而不考虑货币本身。但是营销人员和广告商知道,人们往往出于一时冲动做出财务决定,而非基于理性或者计算。而货币几乎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为情绪化的物质。为了得到金钱,我们或发动战争,或以婚姻作为手段,或为其牺牲。我们痴迷于金钱,为之疯狂——从不餍足! 金钱与幸福、快乐紧密相连,这也是我们渴求金钱的原因之一。然而,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又自相矛盾。例如,实验表明,将金钱赠予他人要比自己消费更加让人快乐。同时,对财富的追求势必破坏环境,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幸福,还威胁到地球的健康。 货币就像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相伴的物质,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对货币知之甚少,我们就像一个19世纪试图弄清楚燃素复杂危险性质的蹩脚科学家一样(当时燃素被认为是火的源头)。本书探究货币这一影响我们生活的神秘物质的性质,并为未来指明方向。在未来,货币可能会扮演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五章)追溯了古代到现代的货币发展,探究了其基本特性,展现了替代性货币只是货币长久历史进程当中离我们最近的一步。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转变。货币的第一个版本(我们称之为货币1.0)作为精巧的信贷体系的一部分在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出现。第一批铸币(货币2.0)在吕底亚铸造,而铸币的理念迅速风靡全球(也可能是在世界各地同时出现)。在中世纪,贵金属紧缺,加上缺乏强大的中央政府,货币3.0更像是一个会计系统——就和我们今天的比特币一样,而非你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西班牙发现新大陆,并从那里掠夺了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揭开了货币4.0的序幕。重商主义政府试图尽可能多地积累财富,而黄金可以准确无误地计量出财富的价值。这就为金本位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并且得到了英国和英格兰银行的极力推崇。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解体,标志着金本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货币开始进入货币5.0的早期阶段。 第二部分(第六章至第十章)重点关注货币的现阶段状态、引导货币发展的新理念以及财富的积累。现如今货币已经悄悄在虚拟和金属两种形式之间发生了转变,多数时间其处于虚拟体系当中,如果私人银行心血来潮,在计算机账户当中键入一个数字,就会创造大量货币。虽然私人银行对这一做法已经驾轻就熟,但是2014年英格兰银行发布报告承认这一事实时,仍然在媒体当中引起轩然大波。英镑、美元和替代性网络货币之间的共同之处比表面上看起来还要多。我们揭示了让金融体系高高在上的权力关系,表明正是其自身缺陷和不稳定让替代性货币更具魅力。我们还探究了技术和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这些发展正在改变整个货币格局,开启新货币体系的大门。 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货币形式备受关注,人们不仅延伸了货币的概念,还对其进行了彻底改写。货币形式既包含地方时间分享计划(人们彼此交换服务时间),也包括利用点对点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发的全球性交易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促进了货币形式的发展,在一些国家这些设备甚至替代了钱包。以“以太坊”(Ethereum)等巧妙命名的新平台将计算机功能结构链接到网络货币的生态系统和一些其他形式的交易和服务上,因此将整个商业模式也移到了网络上。 货币对我们的社会,甚至是对我们自己的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新第五代货币的发展不但会对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互动方式。事实上,许多新货币或替代性货币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实现积极的社会结果。这些货币理应协助我们解决越来越全球化、分散化的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货币总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如今,金融、货币和财富的形式和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人类货币史》将引领我们了解现今体系的固有属性和矛盾,并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方向。未来十年的货币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将如何购物?我们的手提包、钱包或移动设备当中会容纳何种货币?我们又将如何衡量自己在经济当中的位置? 本书作者为加拿大数学家、作家欧瑞尔(Orrell)和捷克裔加拿大金融记者克鲁帕提(Chlupaty)。我们在英格兰相遇,合著了数本篇幅较为短小的书籍,包括《经济人的黄昏》,这本书记录了我们和捷克经济学家、哲学家托马斯·赛德拉斯克之间的讨论。我们讨论过的话题之一就是社会对货币和经济增长的迷恋。人们认为强硬、绝对的货币能够驱逐像美学、伦理这样柔软、不知道为什么变得次要的价值观。 在本书中,我们认为货币的职责不仅是将所有事物都换算成数字,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类似语言的、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沟通方式。世界经济如果想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就需要进行调整,而第一步就是重新思考货币的功能和财富的意义。正如人们所说,货币最具发言权,但是过不了多久,货币将会发出新的声音。 书评(媒体评论) 让-皮埃尔·莱曼 《人类货币史》是一部杰作。它内容丰富,具有历史广度,从史前(货币的起源)到未来(乌托邦)无不囊括,分析有深度。最令人瞩目的应当是,戴维·欧瑞尔与罗曼·克鲁帕提为读者呈现了一部文字优美的货币经济学著作。这是一部没有过多经济学术语或引述、清楚明了的博学之作。为什么经济学家不能都这样写作呢? 保罗·维格纳 虽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使用货币,但是谈论货币,给货币下定义、作解释却是一件极其深奥的事情。选用适当的语气是重要的,《人类货币史》以一种轻松愉悦、读起来津津有味的方式谈论货币,却不显肤浅。 米歇尔·凯利 戴维·欧瑞尔与罗曼·克鲁帕提解决了经济学上最困难的两个问题:什么是货币和货币为什么有价值。他们给货币下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定义,介绍了货币价值理论及货币漫长的历史,并且将我们世界正在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穿插其中。 扬·穆赫菲特 货币在千变万化的数字社会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想要了解货币作用的人来说,该书是一本必读书。 帕拉格-汉娜 货币、宗教和政府是三个普遍而又永恒的人类制度。这本重要的新著赋予货币在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言的机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