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古、近代文学史部分)收录了自先秦至近代近300部(篇)“名著”,予以评析、介绍,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朋友阅读。全书分三卷,每卷近百篇;分卷主要是照顾各卷篇幅的匀称,并不考虑时间朝代的分期、分段等各种情况。全书按一般文学史所划分的朝代,如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先后编排;同一朝代则按作家或作品时间先后排列。为给读者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史发展轮廓,每朝代前有一文学史简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文学名著速览(第1卷)/中外文学名著速览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史礼心//李军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古、近代文学史部分)收录了自先秦至近代近300部(篇)“名著”,予以评析、介绍,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朋友阅读。全书分三卷,每卷近百篇;分卷主要是照顾各卷篇幅的匀称,并不考虑时间朝代的分期、分段等各种情况。全书按一般文学史所划分的朝代,如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先后编排;同一朝代则按作家或作品时间先后排列。为给读者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史发展轮廓,每朝代前有一文学史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栏目的设置上做了这样的安排:作者扫描,编撰者或作者的生平经历、集子或作品的编辑、版本流行等情况的介绍;生平经历,选择与作品分析有关之事迹,余者略之。内容概述,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包括集子或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分析,作品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个别作品的简单注释;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作冗长的阐释,这是对本栏目的总体要求。精彩片段,集子中的精彩作品或片段、作家的代表作片段的选录;要求精选,宁缺毋滥。名旬摘抄,长期脍炙人口、后代引用频率较高的诗文名句的荟萃;摘录控制在3—5句,精益求精。鉴赏导读,简要对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指出阅读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名家汇评,选录后世学者对本章作者或作品的评论意见;正反两方面意见均有,目的在于给读者的阅读拓宽视野,给其阅读时的思考提供参考的资料。 目录 先秦两汉文学简介 《诗经》 屈原与《楚辞》 离骚 宋玉诗文 《尚书》 《春秋》 《周易》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国语》 《战国策》 《老子》 《论语》 《墨子》 《庄子》 《孟子》 《苟子》 《韩非子》 《礼记》 《晏子春秋》 《吕氏春秋》 《列子》 《山海经》 李斯文 《史记》 《汉书》 贾谊文 晁错文 枚乘文 司马相如文 东方朔文 张衡诗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简介 曹操诗文 曹丕诗文 曹植诗文 孔融诗文 王粲诗文 蔡琰诗 阮籍诗文 诸葛亮文 嵇康诗文 李密文 《兰亭集序》 陆机诗文 左思诗文 刘琨诗文 郭璞诗 陶渊明诗文 谢灵运诗 鲍照诗文 沈约诗 《文心雕龙》 《诗品》 谢胱诗 梁武帝萧衍诗 梁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诗 《与陈伯之书》 何逊诗 阴铿诗 江淹诗文 温子升诗 庾信诗文 王褒诗 《文选》 《玉台新咏》 《六朝文絮》 《乐府诗集》 杨街之文 颜之推文 《水经注》 《搜神记》 《世说新语》 隋唐五代文学简介 隋炀帝杨广诗 卢思道诗 薛道衡诗 魏征诗文 王绩诗 王勃诗文 杨炯诗 卢照邻诗 骆宾王诗文 陈子昂诗 孟浩然诗 王维诗 张九龄诗 王昌龄诗 岑参诗 高适诗 刘长卿诗 钱起诗 李白诗 杜甫诗 韦应物诗 试读章节 《战国策》也表现了“济弱扶倾”,反对不义战争之思想倾向,如鲁仲连的义不帝秦(《赵策·三》),如颜斶的直叱“王前”(《齐策·四》)、唐雎的“布衣之怒”(《魏策·四》)等,通过对这些“天下之士”的所作所为的描写,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这一思想。 与同属史家之文的《左传》、《国语》相比,由于《战国策》真伪杂糅,不可尽信,其史学价值也远不如前者;《战国策》的成就主要在于它的文学性方面。 首先,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战国策》比《左传》、《国语》等更进一步,情节更曲折,故事更完整,形象更丰满。《战国策》描写人物的面非常广泛,上至国君、太后,下至平头百姓,无所不有,各具风姿。其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鲁仲连的不畏强暴、排难解纷,苏秦的坚韧倔强,张仪的奸险狡诈,荆轲的悲凉慷慨,陈轸的圆滑机智,触龙的机智远虑,邹忌的敏锐灵活,淳于髡的善于讽喻等等,个性鲜明,给人印象颇深,司马迁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传记文学的。 其次,《战国策》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苏秦说赵王(《赵策·二》),张仪说秦王,司马错论伐蜀(《秦策·一》)等,无不纵横反复,曲尽其意。 第三,《战国策》的语言精妙奇伟,辩丽横肆。其写策士说辞,明快犀利,气势恢宏。其表现技巧,除了一般的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外,还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虽大多没有独立成篇,只是各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无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取材甚广,大都即事寓意,灵活多样,是较为成熟的寓言文学,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惊弓之鸟》等等,意味隽永,富于浓厚趣味性和深刻讽刺性,是我国寓言艺术中的珍品,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总而言之,《战国策》在文体、文风、文采等方面,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成为战国时代的散文杰作。它那纵横恣肆的文风,对汉代的贾谊、晁错、司马迁以及宋代苏洵、苏轼父子等后世作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著名片断的介绍。 《苏秦以连横说秦》(《秦策》) 本文描写著名策士苏秦游说各国,谋取富贵的经过。苏秦先劝秦王用战争征服六国(即“连横”),但当时秦惠王刚杀了实行变法的大臣商鞅,因此苏秦虽“书虽十上”,而“说不行”。苏秦回家,发愤钻研兵法,仔细分析时势,悟出了“合纵”之说是符合六国,尤其是久受秦国蹂躏的三晋的愿望的最佳方案,于是他先后去游说燕、赵等国,献联合拒秦的“合纵”之策,终于获得了成功,直至身佩六国的相印,衣锦还乡。全文以苏秦的“简练以为揣摩”为中心,前后对比,夹叙夹议,把苏秦的热衷名利、忽纵忽横,利欲熏心的精神状况刻画得淋漓尽致。 《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策》) 本文写齐相邹忌劝告齐王广泛听取全国臣民的意见,改进政治。情节的中心,是作者围绕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一事件,生动地描绘了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由此而引申出向齐王进谏的说辞。通过这些描写,邹忌这位头脑冷静锐敏、善于观察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家形象呼之欲出。也正是邹忌的劝说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使齐王立即有所领悟,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广泛征询各方面的意见,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冯谖客孟尝君》(《齐策》) 本文记叙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表现了冯谖不甘屈人之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策士风采以及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政治家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作者刻画冯谖的形象,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写“无好”、“无能”的冯氏。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得到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而后再写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收债“市义”,营造“三窟”,显示了他非凡的才识、能力,令人心折。整个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一波三折,步步引人入胜之致。 《触詟说赵太后》(《赵策》) 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虽答应出兵救赵,但提出一个条件,要正在执政的赵威后把她的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赵威后非常爱她的幼子,拒绝了齐国的要求。赵国大臣们出自对赵国安危的忧虑,纷纷向赵威后进谏,但她却执意不肯。最后左师触詟出面,说服了赵威后,把长安君送到齐国。文中描写触氏说服赵后的过程,非常形象生动。触氏顺着赵后爱子的感情,以叙家常的方式,层层比较,步步深入,委婉曲折地说下去。其言辞表面上看是处处在体贴赵后,其实是处处在环绕着劝谏的主题,突出地表现了触氏善于进谏的才能。 《唐雎不辱使命》(《魏策》)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至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了魏、韩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五百里地交换安陵”这一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同秦国交涉。唐雎知道如果用一般游说之词去说服秦王放弃对安陵的吞并是不可能的,因而在秦王发出“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恫吓之后,唐雎抱着必死的信念,要和秦王同归于尽,针锋相对地提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予以还击。结果是秦王不得不害怕谢罪,暂时放弃了吞并的打算。P40-41 序言 本书(古、近代文学史部分)收录了自先秦至近代近300部(篇)“名著”,予以评析、介绍,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朋友阅读。全书分三卷,每卷近百篇;分卷主要是照顾各卷篇幅的匀称,并不考虑时间朝代的分期、分段等各种情况。全书按一般文学史所划分的朝代,如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先后编排;同一朝代则按作家或作品时间先后排列。为给读者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史发展轮廓,每朝代前有一文学史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多,名集多,名著多,名篇多,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就本书篇目的收录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在众多的名集中挑选出历代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选集、总集,尤其是普及类的集子,如《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六朝文絮》、《乐府诗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等;其次是名家的集子。“名家”,就是在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有突出的成就,有较大影响的作家。“名家”的确定,是在通行本《中国文学史》(如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评介过、涉及过的名单基础上筛选出来的;再次,是“名篇”。“名篇”基本上是“孤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就作者而言,这些名篇的作者在文学史上并不见得有多高地位,有些人在通行本文学史中连名字都未被提起。考虑到这些名篇的流传、影响,也考虑到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兴趣,这一部分也酌量选入。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满足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需求,如何让青少年朋友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轻松地、清晰地学到一点古代文学知识,这是本书编撰者在编撰本书时所重点考虑的问题。总体的理念与要求是:本书的撰写,一要区别于一般文学史的撰写,二要区别于一般欣赏文章的撰写,三要区别于一般现代选本“作品+题解+注释”模式的撰写;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每章篇幅不宜过长(控制在3000字左右),采用共识论点,不做过多的学术发挥,行文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不做过多的引述。基于以上的理念与要求,本书在栏目的设置上做了这样的安排: 作者扫描 编撰者或作者的生平经历、集子或作品的编辑、版本流行等情况的介绍;生平经历,选择与作品分析有关之事迹,余者略之。 内容概述 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包括集子或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分析,作品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个别作品的简单注释;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作冗长的阐释,这是对本栏目的总体要求。 精彩片段 集子中的精彩作品或片段、作家的代表作片段的选录;要求精选,宁缺毋滥。 名旬摘抄 长期脍炙人口、后代引用频率较高的诗文名句的荟萃;摘录控制在3—5句,精益求精。 鉴赏导读 简要对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指出阅读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名家汇评 选录后世学者对本章作者或作品的评论意见;正反两方面意见均有,目的在于给读者的阅读拓宽视野,给其阅读时的思考提供参考的资料。 本书在编撰期间,自始至终得到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郭预衡先生的指导和帮助,编撰同仁深为感动,在此,谨向敬爱的郭先生表示挚诚的谢意! 本书的编撰者基本为高校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尽管如此,由于编撰者能力、水平以及时间等原因,本书肯定会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恳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指正,编撰同仁定不胜感激,努力改正。 编者 2010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