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第三卷,收入作品67部,包括欧洲的德国、西班牙、丹麦、挪威、波兰、奥地利、捷克,美洲的美国、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以及澳洲的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的作品。德国作家勤于思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和席勒的多部作品,使这种民族性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安徒生的童话、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已在中国广为流传了一百多年。美国文学虽然历史不长,但激情豪迈的《草叶集》和马克·吐温、欧·亨利、海明威等人的小说,也早已成为热爱外国文学者的必读书。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和《百年孤独》、《喧哗与骚动》等,也在此卷得到了充分展现。
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人类几千年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情,也繁荣了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而自觉吸收外来民族的文学营养,正是本民族文学能够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外国文学名著速览”共四卷,约160万字,涉及25个国家的262部作品。它精选了外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世界知名度高、可读性强、且在中国影响深远的一流作家的优秀作品,量大面广,规模浩瀚,兼具阅读与收藏价值。本册为第3卷。
四个音乐家饱餐之后熄灯睡觉。驴子躺在粪堆上,狗躺在门后,猫睡在灶上,公鸡飞到梁上。强盗见屋里灯灭了就派人去侦察。那人在黑暗中把猫眼当作火来点,挨了猫抓;他吓了一跳,想跑出后门,遭了狗咬;跑过粪堆旁又被驴踢了一脚;公鸡从梁上大叫,吓得他狼狈逃窜。强盗们以为屋里出了怪物,再也不敢来了。四个音乐家从此定居在那里,过着快乐的生活。
精彩片段
《猫和老鼠合伙》
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便对它大谈特谈自己是多么喜欢老鼠,愿意和它交朋友,弄得老鼠终于同意和猫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我们得准备过冬的东西了,不然我们到冬天会挨饿的,”猫说,“至于你嘛,我的小老鼠,哪里也不要去,我真怕你会被什么老鼠夹子夹住。”老鼠接受了猫的好建议,于是它们买来了一罐猪油,然而两个人都不知道该把猪油放在什么地方。它们左思考右思考,最后猫说:“我觉得这猪油放在教堂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谁也不敢偷教堂里的东西。我们把猪油藏在祭坛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动它。”猪油罐就这样被放到了安全的地方。可是没过多久,猫开始想吃猪油了,便对老鼠说:“小老鼠,我想跟你说点事。我的表姐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还请我当小宝贝的教母。那小宝贝全身雪白,带着一些褐色的斑点。我要抱着它去接受洗礼,所以今天要出去一下,你一个人在家看家,好吗?”“好的,好的,”老鼠说,“你尽管去吧。要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千万要记着我。我很想尝一点洗礼时用的红葡萄酒。”这一切当然都不是真的,因为猫并没有表姐,也没有被请去当教母。它直接去了教堂,偷偷爬到猪油罐那里,开始舔呀舔,把顶上的一层猪油舔得精光。然后,它在城里的屋顶上散了散步,想碰碰别的运气;接着便躺下来晒太阳。每当想起那罐猪油,它都情不自禁地舔舔自己的嘴唇。它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啊,你终于回来了,”老鼠说,“这一天肯定过得很开心吧?”“一切顺利。”猫答道。“你们给那孩子起了什么名字?”“没了顶层!”猫冷淡地说。“没了顶层!”老鼠叫了起来,“这个古怪的名字可不多见,你们家常取这样的名字吗?”“那有什么?”猫说,“不比你的那些教子叫什么‘偷面包屑的’更糟吧?”没过多久,猫又想吃猪油了。它对老鼠说:“你得帮我一个忙,一个人再看一次家。又有人请我当教母了,而且这个孩子的脖子上有一道白圈,我实在无法推辞。”好心的老鼠同意了。猫从城墙后面溜进教堂,一口气吃掉了半罐猪油。“什么东西也没有比吃到自己的嘴里更好。”它说,心里对这一天的收获感到很满意。等它到家时,老鼠问道:“这个孩子起的什么名字呀?…‘吃了一半。”猫回答。“吃了一半!你在说什么呀?我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名字。我敢打赌,就是年历上也不会有这样的名字!”不久,猫的嘴巴又开始流口水了,想再去舔一舔猪油。“好事成三嘛,”它说,“又有人请我去当教母了。这个孩子除了爪子是白色的,浑身黑黝黝的,连一根白毛都没有。这是好几年才会碰上的事情,你当然会同意我去的,是吗?”“没了顶层!吃了一半!”老鼠回答,“这些名字真怪!我实在弄不明白。”“你白天又不出门,”猫说,“整天穿着深灰色的皮袄,拖着长长的尾巴,坐在家里胡思乱想,当然弄不明白啦!”趁着猫不在家,老鼠把屋子打扫了一下,把东西放得整整齐齐。那只馋猫把剩下的猪油吃得干干净净。“人只有把东西吃得干干净净才能放心。”它自言自语地说。它吃得饱饱的,直到天黑了才挺着圆圆的肚子回家。老鼠看到它回来,立刻问它这第三个孩子起的什么名字。“你也不会喜欢这个名字,”猫说,“它叫‘吃得精光’。”“吃得精光!”老鼠叫了起来,“这个名字太令人费解了!我从来没有在书上见过。吃得精光!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摇摇头,蜷缩起身子,躺下睡着了。 从此,猫再也没有被邀请去当教母。可是冬天来到了,外面再也找不到任何吃的东西。老鼠想到了它们准备的过冬的东西,便说:“走吧,猫!我们去取储存的猪油吧。我们可以美美吃上一顿。”“是的,”猫回答,“那准会把你美得就像把你那尖尖的舌头伸到窗外去喝西北风一样。”它们动身去教堂,可它们到达那里后,看到猪油罐倒是还在那里,里面却是空的。“天哪!”老鼠说,“我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可真是个好朋友!你在去当什么教母的时候,把这猪油全吃光了!先是吃了顶上一层,然后吃了一半,最后……”“你给我住嘴!”猫嚷道,“你要是再啰嗦,我连你也吃了!”“……吃得精光。”可怜的老鼠脱口而出。它刚把话说完,猫就扑到了它的身上,抓住它,把它吞进了肚子。这世界就是这样!P33-34
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人类几千年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情,也繁荣了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而自觉吸收外来民族的文学营养,正是本民族文学能够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外国文学名著速览”共四卷,约160万字,涉及25个国家的262部作品。它精选了外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世界知名度高、可读性强、且在中国影响深远的一流作家的优秀作品,量大面广,规模浩瀚,兼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外国文学名著速览”各卷内容分布如下:
第一卷收录了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英国四个国家的文学代表作63部。古代希腊是人类童年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在这里产生了欧洲最古老的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作品中积极健康的思想、优美的形象和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书中收入的荷马史诗、古代寓言和戏剧,成为后人不可企及的艺术典范。以维吉尔为代表的古罗马文学,继承古希腊文学传统,他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以但丁和薄伽丘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先驱者,在《神曲》和《十日谈》中唱出了以人为本的时代最强音。此卷收入最多的是英国文学作品,共有50部之多。其中莎士比亚戏剧作品10部,包括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人物,他的戏剧反映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更是在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英国小说提供了契机,《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和《汤姆·琼斯》三部充满幻想又极具现实主义精神的小说,为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地基。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是英国文学的华彩篇章。以狄更斯为首的作家群,用他们饱蘸人道主义之笔,为读者留下了篇篇令人动情的小说,使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英国有了形象的认识。《双城记》、《简·爱》、《德伯家的苔丝》、《呼啸山庄》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第二卷全部是法国文学作品,共有64部。自文艺复兴起就迅速崛起为文化大国的法国,在欧洲文学史上多次成为文学思潮的发祥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文学几乎都是在法国获得最大的成功。从拉伯雷到莫里哀,从伏尔泰、卢梭、雨果到斯丹达尔、巴尔扎克、乔治·桑,从福楼拜、莫泊桑、左拉到罗曼。罗兰、萨特、加缪,他们的名字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们的作品也早已成为中国人热衷的读物。纵观外国文学史,法国文坛留给后世的趣闻佳话也最多、最精彩。如以雨果为旗手的浪漫主义社团,用一部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打败了伪古典主义的围剿,从此法国浪漫主义流派走上正途,史称“欧那尼决战”;左拉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犹太血统法国军人德雷福斯的叛国冤案奔走呼吁,怀着极大的义愤控诉国防机关和军事法庭,表现出了一个正义作家的真诚和坦荡。
第三卷收入作品67部,包括欧洲的德国、西班牙、丹麦、挪威、波兰、奥地利、捷克,美洲的美国、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以及澳洲的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的作品。德国作家勤于思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和席勒的多部作品,使这种民族性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安徒生的童话、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已在中国广为流传了一百多年。美国文学虽然历史不长,但激情豪迈的《草叶集》和马克·吐温、欧·亨利、海明威等人的小说,也早已成为热爱外国文学者的必读书。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和《百年孤独》、《喧哗与骚动》等,也在此卷得到了充分展现。
第四卷是俄苏和亚洲文学卷,共收入俄国和前苏联、古巴比伦、希伯来、印度、阿拉伯、伊朗、日本、朝鲜、黎巴嫩等9个国家的68部作品。19世纪的俄国文学号称“世界第一小提琴”,俄罗斯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外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学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揭露批判,一批批被迫害、被摧残的作家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一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力量和战斗武器。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列·托尔斯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连同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在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历程中,早已融入中国革命者的心胸,化为革命的动力,具有了超越文学的作用。古老的东方亚洲,文学像老祖母般吟唱着不朽的音调。被尊为欧洲文学另一源头的希伯来文学,以《圣经·旧约》为代表,替后世开辟了取之不尽的文学宝藏。印度的泰戈尔作品、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伊朗的《蔷薇园》、日本的《源氏物语》等等,如一道道耀眼的风景线,徜徉苍穹,似颗颗明珠闪耀长空。
从事外国文学教学近三十年,我始终陶醉于外国文学那充满魅力的异国风情之中,它们曾经带给我无限的愉悦和充实。尽管酷暑与疲劳始终伴随,但与所编进去的每一本书那种老友重逢的亲近和温馨感,冲淡了工作的强度和疲惫,使我幸福。为此书做出贡献的人很多: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的刘冉女士和内蒙古大学文学院学生任欢,她们的全力参与给了我最实际最具体的帮助;还有孙宏华、孙铎先生,庄美芝、常潇湘、李依霖、水静女士等等,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帮助了我;还有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馆长朱联群先生,他借给了我不少图书。更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的“鉴赏导读”部分借鉴了我的老师、同行、同事和学生多年前撰写的文章和书稿,此处一并致谢。书中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方位津
2009,12,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