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文集,是2008年8月于复旦大学举办的“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呈现了当前西南云贵地区历史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和新动向。
会议分“人地作用与环境变迁”(Ⅰ、Ⅱ)、“经济与市场”(Ⅰ、Ⅱ)、“地域开发与社会变迁”(Ⅰ、Ⅱ)、“制度、技术与区域响应”7个讨论专场和1个圆桌会议(议题:“西南中国历史环境变化研究的创新与实证途径”、“多视角下的云贵高原社会历史结构与变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会议论文质量高、实证强,重视文献、田野互证及其科学归纳,并在跨学科对话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局地、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视野下的云贵研究讨论层次丰富,不回避学术难点和争议,检讨了当前云贵地区历史环境与社会研究前沿情况,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学术研讨会。
序
哀牢山梯田的灌溉多样性及开田过程
梯田的诞生为何属于过去的南方山地?
清代云贵地区的耕地及其变化
政府干预与清代滇西铜业的兴盛——以宁台厂为中心
近代云南个旧锡矿的对外运销(1884—1943)
20世纪初云南边疆的现代化起步与社会变革
——基于贺宗章、丁文江在滇南红河地区亲历与考察的研究
广西路线的成立及其影响
——以乾隆至嘉庆年间为中心
贵州威宁县石门坎田野调查反映的环境变迁
云南南部的生态环境碑刻
清代云南内地化生态变迁后果初探
——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
金沙江流域的开发及其对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
清代滇东南地区移民开发与聚落发展初探
清代移民与云南生态危机的形成
论外来物种引入与推广诱发的生态后果
——以麻山地区为例
玉米的种植及对彝、傈僳等山地民族的影响
论明清以来统一税制的推行对百越族群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
18、19世纪云南民间天然资源管理措施初探
从生业和市集分析环境利用和市场机制的产生
——云南省者米谷事例
晚清云南的鸦片种植与销路述论
历代对云贵高原的经营及其经济开发格局
“开发”与“封禁”
——道光时期清朝对云贵地区民族政策的浅析
记忆与遗忘:云南大理赵氏族谱的南京论述
土司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以明代贵州水西土司为例
区域开发与清水江下游乡村社会型构
黔东南州苗族鼓藏祭祖与先秦中原尸祭礼俗对比研究
——以2000年榕江县计划乡加去村鼓藏节为个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