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修订版博达教师用书)
分类
作者 陈惠英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在的学校普遍提倡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但是,激励不是万能的。教育不能没有处罚,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本书通过朴实、诗意、形象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故事里,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朴实、诗意、形象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故事里,把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激励(处罚)理念、激励(处罚)机智、激励(处罚)技巧以及真切的教育情感融会其中,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相信本书会对班主任老师在教学中提升激励与处罚的智慧大有裨益。

目录

第一章 激励,教育的第一信条

 学生更需要成功的体验

 不是因为聪明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学生更聪明

 欣赏能使学生创造出奇迹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做育苗大师,不做拔草专家

第二章 用爱激励学生进步

 师爱是一种鞭策

 爱就别轻易否定学生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学生的“面子”不容忽视

 尊重学生是无条件的

 正面引导,积极对待

第三章 成长需要信心

 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

 告诉学生“你能行”

 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

 开展自我竞赛

 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

 “美丽的谎言”也是教育方式

 让单亲子女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四章 最有效的激励智慧

 教育,重在激发孩子的内驱

 善用榜样的力量

 巧设物质奖励

 有目标才有动力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让激励从小处着手

第五章 对症下药,因人而异

 教育“问题生”,“投鼠”亦须“护器”

 引导特长生用强项带动弱项

 让偏科生“弱科”变强,“强科”更优

 优等生:“响鼓亦须重锤敲”

 绝不放弃后进生

 给中等生一个平等的机会

第六章 处罚教育不能少

 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

 惩罚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发火也是教师的权利

 处罚一定要触及灵魂

 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

 “体罚”,真的不可以吗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守惩罚的底线

第七章 宽容是成长的绿阴

 宽容是一种力量

 班主任应“肚里能撑船”

 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呵斥

 容人、容言、容事

 让心灵“软着陆”

 宽容不等于纵容

第八章 给批评加点“糖”

 批评可以是甜的

 “忠言”何须“逆耳”

 批评因暗示而精彩

 善于委婉地劝诫

 扬抑结合

 让批评成为“绿色”的

试读章节

如果你问我:“今天的孩子渴望什么?”

我会回答你:“渴望成就感。”

如果你再问我:“今天的孩子缺少什么?”

我同样会回答你:“缺少成就感。”

在家庭里,爸爸妈妈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较,你瞧人家的孩子,多好多棒!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人家的孩子是金子。有个小男孩曾经委屈地对我说:“我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做梦都想当,好不容易捞个队长当,乐得都快傻了。回家跟我妈说:‘妈!我当上小队长了!’我妈不但没有夸我,反而把嘴一撇,说:‘小队长有什么好吹的?这是中国最小的官儿了!我小时候当的是大队长!’可我妈不知道,我哪赶得上她呀,我能当上小队长有多不容易呀!我跟老师说了很多好话,作了很多保证,老师才让我当这个小队长,还是个副的,老师说,随时准备撤下去!本来想给我妈一个惊喜,没想到,我妈还是瞧不上我!”一个刚上任的中队长对我说:“我当上中队长,心里特高兴,回家跟妈妈一说,我妈当时就问:‘大队长的候选人有你吗?’您说,我妈多不知足!”爸爸妈妈的标杆永远超越孩子的水平,这就是今天孩子的悲哀!他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成就感,也就是成功的体验。

不单家庭教育是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同样存在这种不良倾向。

很多人都说,今天世界上数中国的学生学习最刻苦,成绩最优秀,可中国的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最差。有个班主任带了二十来个学生到美国作交流访问,课余时间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一块在操场上打球,中国孩子十个球进了九个,中国的班主任不满意,说那个球怎么没进?美国孩子十个球进了一个,美国老师不断地说孩子们真了不起。进一个球的美国孩子有成就感,进九个球的中国孩子有失败感。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不为孩子得到而欢呼,只为失去而遗憾。今天孩子成长的路上缺的不是老师,而是“观众”——能为他们鼓掌喝彩的热心观众。

谁都在挑孩子的毛病,这样孩子能有兴趣读书吗?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条梭鱼放养在有很多小鱼的鱼缸中,让它随时可以吞吃小鱼。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学家用一片玻璃把它与小鱼隔开,它饥饿时再去吞食小鱼却遭到了玻璃无情的阻挡。在内部饥饿和外部小鱼双重刺激的强烈驱使下,它一次次徒劳地发起攻势,但屡遭失败后,它吞噬小鱼的希望和信心逐步下降,终致完全丧失。这时,试验者再抽去玻璃,但它却不再捕食小鱼,竟致活活饿死。心理学家把这种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行为,即反复的失败可以使人产生无助感。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每每体验的都是失败,他们为了使自尊心免遭进一步伤害,就可能放弃上进的努力,或者产生退缩行为,自我封闭以逃避失败的体验;或者为了寻求一时的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就以调皮捣蛋、欺负同学、反抗教师等行为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或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因此,对于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注意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在老师提问时总是和其他同学一起把手高高举起,而老师真让他回答时他却偏偏“卡壳”。老师每次都要帮助他寻找合适的理由,让他体面地坐下。这样几次以后,老师和他有了一次私下谈话:“怎么了?会还是不会?”

“不会,”学生低下了头,“我成绩不好,同学们都取笑我。我如果不举手,他们更笑话我了。”

老师沉思片刻,说:“我们这样约定:你没有把握时,就举右手;你有把握时,就举左手。你看好不好?”学生感激地点点头。  几天以后,老师惊喜地发现他举起了左手,就点名让他回答,他竟然回答得非常流利正确。同学们感到惊讶的同时,投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许,老师也抓住时机表扬了他的聪明。以后的日子里,那只充满自信的左手频繁地在课堂上举起。

成功的体验将会促使一个人永远向上。一个人的成功经历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获得成功是每一名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P2-4

序言

现在的学校普遍提倡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

但是,激励不是万能的。教育不能没有处罚,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对于学生,应该怎样激励?如何处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激励就如冬日的一抹暖阳,会抚去学生心灵的阴霾,促使学生自信、自尊、自强地成长。

那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处罚教育?错误的处罚,总是想着让学生的身体或心理受到负面的刺激,伤害学生自尊心、伤害学生身体。其实,我们可以让处罚美丽动人,使它具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正缺点和错误。

本书通过朴实、诗意、形象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故事里,把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激励(处罚)理念、激励(处罚)机智、激励(处罚)技巧以及真切的教育情感融会其中,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相信本书会对班主任老师在教学中提升激励与处罚的智慧大有裨益。

由于编者的学识有限,书中的疏漏、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陈惠英

2010年夏

书评(媒体评论)

《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通过朴实、诗意、形象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故事里,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明德小学阮巧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李镇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