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扣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背景,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校科技人才、体育人才电影人才、古籍整理人才培养及工资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之上,本书对人才工作的理论前沿,实践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理论层面上,本书既回顾了我国人才概念的历史沿革和邓小平的人才政策思想,又探究了国外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并试着寻求实现我国中西部地区人才良性发展战略的生成路径。在实践层面上,本书既注重积累解决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问题方面的中国经验,又注重阐明在中国改革中发挥技术移民等国际经验的作用,指出身份管理体制对人才发展的制约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中国人才前沿》秉承“聚焦人才热点,体现时代趋势”的宗旨,一向致力于研讨我国人才建设工作中的热点前沿问题。今年在本书的编写中,为向祖国60岁华诞献礼,总结我国人才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专设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才之路专题。《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60年(1949~2009)》、《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企业家成长的历史回顾及展望》两篇文章通过回顾我国企业管理人才的发展历程,诠释出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离不开科技创新,高校科技人才是我国科研战线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科技人才建设与制度创新》一文解析了我国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制度创新入手。新中国的腾飞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各类人才共同奋斗的结果。为力图在研究视角上有所突破,本书系统阐述了60年来我国体育人才、电影人才、古籍整理人才以及工资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同时对相关制度和各类人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对人才工作的理论前沿、实践热点问题的研讨一直是本丛书的重点。《确定能力主义指导下的人才概念》一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人才概念,并提出了“二分法”“双线制”的思路,构建了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并重的政策体系。《邓小平的人才政策思想及其创新发展》一文则从理论层面对人才政策思想与创新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随着人才强国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西部的人才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围绕如何破解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与人才数量匮乏并存的两难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寻求实现中西部地区良性人才发展战略的路径。对于人才建设的实践热点问题,如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双约束下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身份管理体制对人才发展的制约等等,本书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中国的社会发展摆脱不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技术移民、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趋势》一文从国际化的视角,肯定了技术移民存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积极作用,并借鉴国际发展经验,提出了中国技术移民政策改革的发展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建设方面尚存在诸多亟待改善之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问题探讨》一文的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专业人才的职业化、专业化是完善制度建设的必由之路。
本书涉及的部分问题尚在探讨之中,一些观点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广大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切磋,因为只有更多的交流与互动,才能将理论的基石打造得更坚固,也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正如明代大理学家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于本书收录的文章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也囿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瑕疵,我们真诚欢迎广大读者及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60年(1949-2009)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企业家成长的历史回顾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科技人才建设与制度创新
新中国成立60年体育人才发展及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电影人才发展报告
新中国成立60年古籍整理人才建设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资制度改革
第二部分
确定能力主义指导下的人才概念
邓小平的人才政策思想及其创新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实证方法的系统梳理及评述
中国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研究
中部崛起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第三部分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双约束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身份管理体制对人才发展的制约与改革建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问题探讨
技术移民、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