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
第一编 引论
第一章 正名
第二章 经典学派之前提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则
第二编 定义与观念
第四章 单位之选择
第五章 预期与就业
第六章 所得、储蓄及投资之定义
附录 论使用者成本
第七章 再论储蓄与投资之意义
第三编 消费倾向
第八章 消费倾向:(一)客观因素
第九章 消费倾向:(二)主观因素
第十章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
第四编 投资引诱
第十一章 资本之边际效率
第十二章 长期预期状态
第十三章 利率通论
第十四章 经典学派之利率论
附录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李嘉图《经济学原理》以及其他书中之利率论
第十五章 灵活偏好之动机
第十六章 关于资本性质之几点观察
第十七章 利息与货币之特性
第十八章 就业通论提要
第五编 货币工资与物价
第十九章 货币工资之改变
附录 论皮古教授之《失业论》
第二十章 就业函数
第二十一章 物价论
第六编 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
第二十二章 略论商业循环
第二十三章 略论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诸消费不足说
第二十四章 结语: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也是凯恩斯生前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1936年出版后,以其独到的“有效需求理论”与“乘数理论”在大萧条危机后惊魂未定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通论》解释了生产水平倒退及失业率骤增等传统经济学无力解答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主张,认为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充分暴露出来的某些实际情况,如失业严重、资本产品大量过剩等,并提出了缓解这些矛盾的对策,为当时束手无策的资本主义世界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是堪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比肩的巨著,此后,凯恩斯理论逐渐取代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开山作品,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
本书着重总量分析,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经济危机理论之上,本书用“有效需求”原理代替了新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在就业理论上,本书则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性;在利息理论上,本书用流动性偏好理论代替了传统的利息论,进而提出了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在政策方面,本反对自由放任政策,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源头,投资、炒股、创业、看懂经济政策的必读必藏书。一书所创造的价值以及留下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包括对当今的中国。无论承认与否,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各级和绝大部分官方经济学家,事实上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资产甚至命运依然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涨跌,通胀率、利息、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任何一项不仅会影响我们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将影响持有者选择投资时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