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的院子里。垂把坩埚里赤红的铜水倒人剑形的陶范。听着共工他们传出来的大笑声,朝那边看了看,摇了摇头,继续干活……共工的院子因为有了几个特殊的人物而有了不一般的氛围。
共工:“……我想先由平阳周围治起,给帝尧个交代,也免得那些人非议。”
鲧冷笑.“平阳的水算得什么?!治与不治早晚被淹了。”
放齐:“鲧伯,此话不能如此讲。共工伯新司治水之责自然要干个样子给帝尧看。”
鲧:“给他看?!怕平阳保住了,别的地方的人都已被鱼虾吃了。”
欢兜:“哎。咱们几个就不要争啦。共工做样子给帝尧他们看也不妨事,我等回去还是多多想些主意防着洪水自保吧。”
共工:“是,是。几位放心,治水之事,我是绝不会从你们那里抽要一人一物.诸位能把自己部落的水患平了,也是助我治水啊。哈,哈,啊,来人。”看一个从人到跟前,“你到垂那里取三把好剑来,我要送给三位伯。”
从人答应一声下去了。
放齐:“这不好吧?这金器可一直是帝尧放话才可以……”
共工摆摆手.“无事,虽说我这里铸的剑只有帝尧才可以赐人,但既然为兄我管着,给几位兄弟也不算什么。”
从人捧着麻布裹着的三支青铜剑上来,共工示意让他把剑放在几案上退下去。共工解开麻布,拿起一支剑来,青铜剑在火把的亮光映照下反射出寒光。其他三个人都看得呆了。共工笑着:“尽管我知道诸位族里都有能干的匠人.可我想全天下再不会有人能比垂铸的剑更好了。来,三位请。”
欢兜过去拿了一把,在眼前仔细看着,“这真是重礼啊。”
共工:“哎。算不得什么,他帝尧能有的,我等要有,他们没有的,我等也要有。啊,哈哈……鲧伯,来,取一把。”
鲧想想上前拿了一把。也放在眼前仔细地欣赏起来……
清晨。依山傍水的远古部落村庄。成片的木槿树,开放着白色、粉红、紫红等各色花朵,娇艳夺目,甚为壮观美丽。当时,人们把木槿树开的花又叫舜花。
河岸不远处的土塬上一块被火烧过的平地上,四周用壕沟和尖木桩围起了栅栏.部落的人们正在细雨中的栅栏里,忙碌地搭建茅草棚屋。一些已搭建好的棚屋上已炊烟弥漫。村庄中央,众人正在伯虞的带领下建造一个大型的棚屋。
眼见大棚屋竣工在即,舜父(瞽叟,此时尚未目盲)放下手中活计,操起琴弹出欢快的曲子。远处突然传来妇女的欢叫声……
舜父看看伯虞,丢下手中的琴。大家一起放下手里的石刀、绳索等工具向一处棚屋跑去……
舜父家的草屋内。草屋内,光线由屋顶的气窗照射在屋子中间的地上一个燃着火火塘中,火上用石块架烧着一个装水的陶罐,水汽、烟气在屋子当中四散弥漫着。
握登刚生产后躺在地上铺着的席上,一脸疲乏,身上盖着一张旧羊皮。舜父怀抱着用麻布包裹的婴孩,一脸喜滋滋的。握登幸福多情地看着舜父。
旁边。伯虞等众人笑着喊:“喜……喜啊……”
舜父怀中的孩子圆头大耳,皮肤黝黑。隆起的高眉骨下的眼睛突然睁开——眼中有两个瞳孔。顿时,舜父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
舜父:“这孩子为何现在就可睁开眼睛?”又仔细看看,“……这怕是……”转身急着朝外面走。
大家诧异地看着舜父的惊恐。伯虞从舜父手中接过婴孩,众人也纷纷围过来看,脸上都露出惊奇的神色。
舜父:“这,那有一生下来就睁开眼睛看的?再说这眼睛如何是重瞳……我.还是去把这怪东西扔了吧。”
伯虞脸上却又转露出喜色:“是祥兆!喜呀!你们如何忘了,咱们的祖神三足鸟的眼睛也是如此啊……”匆匆抱着孩子走出棚屋。
雨后,阳光照在舜父家的草棚上。屋外,东方天空一道彩虹飞跨在天地之间。阳光透过云层把无限的温馨撒落到苍茫的雨后大地。
伯虞抱着孩子眺望彩虹,跪在草棚门外,众人也纷纷跪在他身后。
伯虞:“天神啊!感谢你赐我有虞部落儿子。”看着身边一棵开满鲜花的木槿树.“我求您赐他名为重华吧。又名舜,虞舜!”
伯虞起身举起手里的孩子,大喊,“我有虞又添人口啦!”
天上的彩虹渐渐淡去。骄阳照射过来,木槿花分外灿烂。众人欢呼。
伯虞再看怀里的孩子,竟然冲着他笑了。
孩子的笑像盛开的木槿花一样灿烂。
伯虞:“快看,快看,他笑了,他笑了。这真是奇异啊!”
P13-14
我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很快拜读完《远古大帝》的。这部60多万字的新著,使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历史的巡礼,也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舜帝的故事,发生在距今4200多年前的中国远古时代.距离我们已太遥远了!今天的中华子孙们对这位传说故事中的伟大圣贤知之甚少.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有寥寥几笔记载。
《远古大帝》,让虞舜这位神话式传说人物在长眠几千年之后.又复活了,活灵活现地来到了我们中间。
作者以《尚书》、《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庄子.盗跖篇》、《烈女传》、《琴操》、《竹书记年》、《路史》,以及包括他的家乡湖北随州在内全国许多地方关于舜的民间传说故事为素材,认真研究考证,四处游历采风,广展文思,以写实的笔法为我们塑造了舜帝的文学形象。古籍中的简约记叙.民间传说的夸张描述,在《远古大帝》中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的人物性格,使神圣化了的伟大帝王舜,及其同时代的尧、禹、鲧、伯益、皋陶、娥皇、女英等历史传说人物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活生生的人。加上他塑造的秋果、翠竹、冷莺等女性形象,使读者能穿越悠长的时间隧道,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他们的人格魅力。《远古大帝》极富知识性、趣味性、充满传奇故事,打开来看,既是一幅幅幽深绵长的人文画卷.又是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话剧,颇具可读性。
中国人一谈起古代,都很向往尧和舜的时代,所谓“尧天舜日”就是人们最向往的和谐社会的愿景。尧、舜是最伟大的明主圣贤,是远古和谐社会最伟大的缔造者。尧和舜时的日子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是最理想的,是最美好的。
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情操的主要缔结者,是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创始人之一。正所谓“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见《史记》)。他与远古诸位圣王一道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曙光。舜所倡导的孝顺、礼德、谦让、进取,舜亲手制订的礼制、五典、五刑等,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主流,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远古大帝》真实地、艺术地描写了舜充满传奇色彩,坎坷曲折、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了一个原始部落贫苦少年逐步锻炼成长为当时华夏民族首领的历史轨迹,歌颂了先民们前仆后继,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伟大精神,从而挖掘出中华民族具有无限蓬勃生命力的深厚根基,及其勤劳勇敢、善良纯朴、崇尚仁爱、孝悌、宽厚待人的人性民风。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性强.具有相当高的思想价值,是我们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笔者认为,《远古大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突出的艺术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用艺术的笔触情景再现了原始社会先民们穿着兽皮、树叶、结草编织的衣裳.半遮半掩着身体,依靠简单的生产工具,与大自然抗争的壮阔惨烈的历史画面,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二是重点突出了舜平凡中的伟大,全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舜;三是以情为枢纽,突出了书中人物感天动地的父子情、母子情、师生情、夫妻情、君臣情、民族情,反映了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美好与融和,活现出一部中华民族童年的历史画卷。
从《远古大帝》中,我们可以看出冷明权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功底和浓郁的情感,正因为如此,能够高屋建瓴,大手笔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使《远古大帝》基本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当然.本书尽管情节铺设不错,但构思技巧尚欠火候;人物形象塑造浓淡相宜,但内心世界还须进一步挖掘;写远古人类对鬼神和自然灾害的畏惧。对图腾的崇拜篇幅能再多一点,也许更符合人类童年的特点。总体来看,鸟瞰历史,探究人生,文笔优美处甚多,既给人以远古的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雅俗共赏,实属难得的历史文学佳作。
在《远古大帝》行将与读者见面之时,奉上读后感言,是为序。
4200多年前.那是一个洪水泛滥、英雄辈出的时代。笔触再现了原始社会先民们穿着兽皮、树叶、结草编织的衣裳,半遮半掩着身体,依靠简单的生产工具.与大自然抗争的壮阔的历史画卷:不仅有“落井下石”、“上屋抽梯”、“象耕鸟耘”等成语典故出处构画,还有启发思维的陶艺技改、铜器冶炼生产、法官始祖出现、纲常五典初制、九州划分的由来、贡赋如何产生等历史知识揭示.更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敬业千古绝唱。通过一个个细致曲折的故事揭秘四千多年前亦真亦幻的远古年代、洪荒岁月的先民们坎坷、灾难、仁孝、离别、死亡、纯真而凄婉的生死爱情故事及湘妃竹泪的唯美传说。
《远古大帝(上下)》由冷明权著。
由冷明权著的长篇小说《远古大帝(上下)》以大舜帝的传奇经历和感人事迹为核心,以尧、舜、禹等上古英雄率领中华民族,在开创华夏文明过程中,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完整地将中华民族辉煌壮丽的上古英雄谱系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一个原始部落贫苦少年逐步锻炼成长为华夏民族首领的历史轨迹,歌颂了先民们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伟大精神。尧舜禹时代,中华民族传说中的英雄时代。本书通过舜坎坷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描写,歌颂了先民们前赴后继,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伟大精神,从而挖掘出中华民族具有无限蓬勃生命力的深厚根基以及崇尚礼德、宽厚待人、歌舞乐和民性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