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暗示
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触,一些刚刚出生的婴儿,把他放到床上或者摇篮里,他就开始哭起来,而如果我们抱起他,他会停止哭泣,然后我们再放下,他又会哭……孩子的表现,其实就是我们此处要提到的心理暗示,婴儿是想暗示他的父母:他想要被抱着,并且,他成功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心理暗示以外,还有父母的自我暗示,他们暗示自己,只有把孩子抱起来,孩子才会停止哭泣,如果父母接受了孩子暗示的话,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要抱着孩子才能睡而不能将他放到摇篮或者床上了。另外,婴儿虽小,但是他们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怀抱比硬邦邦的床更舒服,也更有安全感,而且,他们认识到,啼哭能换来父母的怀抱,所以,只要他们离开父母的怀抱,就会哭泣。然而,家长总是需要工作和生活,需要安排其他事,不可能总是抱着孩子,由此另外一种情况出现了,在家长很忙时,不得不把孩子放下;孩子啼哭,他们刚开始可能会抽时间过来抱一小会儿,但后来实在没时间的情况下,就只管让孩子哭了,可是却发现,十几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孩子居然不哭了,这时孩子也逐渐认识到,再哭都没用,所以也就不会以此来换取父母的拥抱了,而这一点,是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获得的暗示。
因此,细心的你可以发现,在生活中,对于婴幼儿而言,那些爱哭的孩子经常要求父母抱着,而不被父母抱着的孩子哭泣要少得多。
从这一生活体验中,我们理解了暗示、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事物,它只不过是当人们受到来自外界或者他人的愿望、态度和信念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反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之一。这一心理现象发生作用的过程通常是平和自然的,接收的一方也是在无意间接受这种信息的。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心理暗示,这也是人的基本心理特性。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们就拥有这种能力,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们保护和塑造自我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外界或者他人的心理暗示。
比如,去购物时,我们的购买心理会被平日里看到的一些广告所影响,这是一种对我们潜意识的暗示,在广告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我们的潜意识也会累积这些信息,而当我们步入商场或者超市时,这些累积的信息就会被激发出来,然后影响着我们的购买行为。
再比如,学生时代,因为升学或者其他原因,到了新的学习环境中,我们的成绩会出现变化,而这一点与周围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学习氛围很浓厚,我们也会努力学习,相反,我们就会怠惰,这也是暗示起了作用。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实验更能证明这一点:
曾经有一个关于A箱和B箱的实验。“A箱和B箱”是曾经在电视或研讨会上所做的表演,演示者的目的是让大家更理解潜意识在沟通上的重要性。
“请你想象一下,这里有两个箱子,A箱和B箱。”演示者用手势指示了两个想象的箱子的位置。
“请你凭直觉立刻想象其中一个箱子。”
被要求的人,会立刻回答说:“嗯,A箱。”
“为什么选择A箱?”
“没什么,就是觉得……”演示者带着微笑,非常理解地点头。
“你以为是自己选择了A箱,其实不然——是‘我’叫你‘选择’A箱的。”
“你叫我选的?什么意思呢?”(P2-4)
第01章 揭开心理暗示的面纱,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
什么是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
催眠是怎样起作用的
心理暗示也并非万能
心理暗示的关键以及局限
心理暗示与意志力的较量
第02章 你的一举一动,都有所暗示
从握手看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对方眨眼次数明显增多背后的秘密
无意识的口头禅暴露了什么
喜欢叉腰的人内心大多强势
眼神里传递出来的信息
频繁点头的人
第03章 五彩斑斓的世界,色彩的暗示作用
了解各种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
让人身体痊愈的神奇绿色
约会场所情人们钟爱的紫色
让人心情抑郁的黑色
第04章 是什么出卖了你,了解人在撒谎时的各种暗示
撒谎时眼神的典型特征
说谎者有哪些语言特征
从细节开始发问,就能找到真相
撒谎的人总喜欢摸鼻子
口是心非的人爱抓耳挠腮
别去拆穿那些善意和美丽的谎言
第05章 增强身体自愈力,心理暗示可以治疗疾病
自我暗示能帮你赶走抑郁的阴霾
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能改善睡眠质量
怎样通过心理暗示法来治疗失眠
压力太大时如何做自我暗示
告别肥胖,自我暗示法助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自我暗示法让你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
怎样通过心理暗示摆脱童年阴影
第06章 你需要正能量,自我暗示能唤醒最好的自己
破除自我怀疑,相信自己
在内心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象
无需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坚决抵制来自外界的消极暗示
控制内心批评的声音,别让它有机可乘
化消极为积极,扭转内心阻碍进取的信念
面对他人的不喜欢,应有坦然的态度
自我暗示也可能会伤害你
第07章 拉近距离,心理暗示助你快速与陌生人建立友谊
主动出手帮助对方,暗示你值得信赖和依靠
多提相似与共同之处,暗示你们之间有共鸣
多提“我”和“我们”,暗示对方彼此是自己人
向对方求助,暗示对方有能力做到
事事说中,暗示对方你是个可信的人
秘密交换法,暗示你们是朋友
说话装装糊涂,暗示对方你是个单纯的人
第08章 潜意识与婚姻,从潜意识经营婚姻更美满
了解男女潜意识中的异性符号
拆不散的爱情:感情越是受阻,关系越是亲密
如何识别男人花心与否
婚姻中的“不理解”是怎么造成的
男女其实是相互互补和对抗的两个潜意识个体
要幸福,就要架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第09章 心理暗示与教育,好孩子是可以暗示出来的
别给孩子一些不良暗示
为孩子创造和谐与充满爱的环境
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与我们是平等的,别剥夺孩子的话语权
别忽视了与孩子身体语言的沟通
家庭冷暴力对孩子危害重重
父母离异后如何教育孩子
第10章 管理在于激励,善用心理暗示对下属委以重任
以身作则,暗示下属也可以做到
激励下属给他正面积极的暗示
偶尔“发威”,让你瞬间提升领导威信
故意否定,让下属全力以赴
第11章 贴合人心,心理暗示让沟通畅通无阻
先从对方的兴趣爱好切入话题
曲径通幽,戏剧性地表达你的意图
表达认同,让对方乐于与你交流
倾听也不能傻听,还要懂得询问和反馈
巧妙引导,让对方说出你想要的答案
先探寻对方的弱点,然后一语中的
第12章 巧妙“贴金”,心理暗示助你提升形象
用“我很忙”向对方暗示你是个重要人物
以名人引路,暗示自己是个“人物”
权威性语言向对方暗示自己说的话具有可靠性
适时展现才学,暗示对方你的博学
言之有物能向对方暗示你的话很可靠
第13章 批评他人,暗示让批评的话听起来也“悦耳”
巧妙引导,让对方自行领悟到错误
正话反说,对方自会明白你的意思
用委婉暗示代替正面批评,让对方认识到不足
用赞赏代替批评,暗示对方的错误情有可原
用鼓励代替指责,暗示对方要有信心
参考文献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氛围浓厚的图书馆,使人会不由自主地抓紧学习,而在嘈杂的广场,怎么看都看不进去;我们去商场购物,会莫名其妙地选择在电视或者媒体上出现过的产品;我们与人交谈时,当看到对方不停地看表,就知道对方想尽早结束谈话……这一系列的现象,其实都表明一点,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外界或者他人的暗示。
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其实心理暗示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物,它指的是人们在受到外界或者他人的判断、信念、愿望和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某种心理现象。它是以非常平和自然的方式向某个个体发出信息,然后个体在不经意中接收了这种信息,并产生心理反应的心理现象。常见的“安慰剂效应”、“影视效应”、“名牌效应”、“广告效应”等都存在暗示效应的缩影。
暗示,尤其是自我暗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所以,暗示被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利用暗示来进行心理治疗,矫正病人的身心状态。
心理暗示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由内而外彻底改变一个人。积极的暗示能激发勇气,带给我们向上的力量、潜能,并能增强一个人的自信,能助我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破除艰难险阻,助我们走向成功。相反,消极的暗示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信心、扼杀一个人的天赋、才能,让人变得自卑、唯唯诺诺、怯懦,最终毫无所获。
那么,我们该怎样运用心理暗示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我们可以在内心注入积极的能量,丢掉消极的信念,并在心中默念正面的语言,比如“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我会学会的”等等。因为暗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潜意识的力量。积极的暗示能把目标变成清晰的图像,让我们精神抖擞,全力以赴。
所以,抛开那些自寻烦恼的负面暗示,并清空自己的欲望,将恐惧甩在一边,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快乐。
生活中的人们,你是否想拥有人人称羡的口才?是否想拥有能洞察人心的本领?是否想拥有完美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是否想把孩子教育得出色又快乐?又是否想掌握让身心健康的方法呢?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创造美好人生。
所有关于心理暗示的秘密都在本书中有所阐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对人巨大的影响。本书还汇集了一些常见的暗示方法,帮助你精通暗示艺术,助你提升幸福指数。
编著者
2016年8月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接受着来自外界或他人的暗示,也在暗示着他人。心理暗示是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活动,是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
智穷编著的《超级心理暗示力》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讲解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获得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如何在各种场合进退自如,如何获得健康的身心,进而赢得快乐人生。
抚平伤痛、激发潜能、获得认同、轻松交际的心理宝典。
暗示自己,唤醒沉睡的超级英雄;暗示他人,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智穷编著的《超级心理暗示力》汇集了社交中常见的心理暗示方法,从言语、环境、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无意识的思考等方面全方位解析心理暗示的重要性,结合心理学中的诸多实验和案例,配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揭开暗示心理学的神秘面纱。让读者活用心理暗示方法,增加自信,达成交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