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暗了下来。深褐色的土地越发深邃了,拖在车后的尘灰更淡了,正在渐渐地隐去,仿佛融进了灰蒙蒙的天色之中。只有那两匹白马,仍然白得显眼,长长的脊毛汗漉漉地闪着忽隐忽现的亮光,它们一定是累极了,喷出粗粗的响鼻儿,马蹄声也不如刚才那么脆了。
拐过一个山嘴,远远地能听见狗的叫声,姑婆说:“老雷头,把车停这儿吧,咱得下车了,要让人瞧见会找麻烦的。”
“唉,不能送你们进屯了,对不住啦。这年月,还是避点儿嫌好。”老雷头瓮声瓮气地说。听声气,他像是没长鼻子,哦,他受冻了。
“吁,吁——”老雷头停了车,张开双臂把我抱下车,说,“闺女,我的窠儿就在马栏边。记扎实了?隔三岔五悄悄地来串个门,别冷落了我老雷头,上年纪的人怕冷清……”
老雷头披上大袄,赶着马车进屯了。屯外的山根下鼓着几个坟包,我好奇地看着,没料到姑婆拍了我一下:“小孩子家看坟堆会讨不吉利的……”她的脑筋真老,老实说,我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鬼。
屯口有一眼井,筑着高高的井台,一个高个儿女人正从井下把柳罐儿摇上来,轱辘架儿嘎吱吱地响。离老远她就喊上了:“老太太,把城里的千金接回来了?咋不让老雷头送你们到家门口?”
“咱没坐他的车,是搭了别屯的拖拉机……”姑婆说谎时耷拉着眼皮,像棵打蔫了的豆芽菜。
“做什么戏哟,我看见老雷头先你们三四步回来的!别当别个是吃屎的孩……”那女人嗷嗷乱叫,像着了魔。
一间间土坯房,一垛垛干柴草,半人高的院墙,几乎每一家院门口都有个粪堆儿。冬天的黄昏是灰蒙蒙的,使这里的一切都变模糊了。一家院门打开了,跑出个十来岁的男孩,小梆子脑袋、狮子眼,拖着黄浓鼻涕,一看就像个尖刻的孩子。
姑婆把嘴巴贴在我耳根上说:“满妹子,那就是你表弟马驹子,那孩子腿脚不怎么灵便,心眼儿又窄巴,别和他玩翻了脸,表姐弟沾着三分亲。”
表叔走出来了。他是个大个子,膀大腰圆,偏偏穿一件紧巴巴的黑棉袄,打个大喷嚏说不定会崩掉几个扣儿。他的眼睛黑少白多,显得很冷漠。他嘿地一笑,只说了俩字:“来啦?”哼,他的话就那么金贵?
表婶从表叔身后闪了出来,她瘦得像根麻秆,衣服花花哨哨,可满襟子汤渍,袖口油光光的,差点儿能晃出人影儿来。她把我们上上下下打量遍了,笑呵呵地说:“可把你们盼来了。要不是守着杂货铺这个破摊,我早去车站迎你们了……哟,这小闺女真俊,眉眼有几分像我。”她扯着喉笑,笑声发尖,锥子似的钻进我的耳朵。这还不算,她竟上来拉我的手。我一甩手:“我不嘛。” “满妹子!”妈妈白了我一眼,她一点儿也不护我。
表婶拉长着脸子,撇撇嘴。
我的表弟吸吸鼻涕:“咝咝,妈,你说她们是财神,你看哪,她们只带了这丁点儿东西……”
……
P7-9
可爱的文学路
秦文君
我爱做梦,从小就是,做很多奇异的梦,有些梦恐怖,比如被妖怪追赶,比如在悬崖边跳舞,比如自己变成了女巫,也做过人变为调皮的猴子的梦。做梦是一个神秘的符号,像在暗示一个人的敏感。
我最早读的书,与那些梦,与文学和想象、冒险有关系。
那时我和父母住在上海南昌路一幢老房子里,房子造了像有100年了,古典,气派,客堂方方正正,能开舞会,那年代没人有闲情,客堂最终成了厨房,但在小孩的眼里还是那么宽阔。我家住一楼的正房,前一轮居住者是上海滩大亨的姨太太,她手头有大量的黄金和珠宝,后来时事变幻,一夜之间她神秘出逃,来不及带走的财宝不知道去了哪里,据说就隐藏在老房子的某一处。
真的有小偷上门来过,东翻西找的,我家的长条木地板被他撬开儿处,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宝藏。这虚无的宝藏我至今没有见过,但是童年的心很微妙,这些有关宝藏的说法,令我遐想,做了无数个找宝的梦。后来父亲专门买了不少找宝的故事书送我,成了我的启蒙读物,日后才慢慢有了日积月累的阅读延伸。
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惹出麻烦,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把家里布置成书里描写的城堡,或是公主生活的宫殿。对了,我还打算把住房变成水晶官,往地上倒了很多水,记得当时水还漏了下去,流到了邻居家,成了“水晶官”。
小学三年级起,每次听老师朗读文学作品,我都特别专注,大概老师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感动和共鸣来,就把一张卢湾区少年图书馆的借书卡给我用。借书卡一次只能借一本书,我一般是走出图书馆就开始看,有的比较薄的书还没走到家就读完了,于是转身又回去借。就这样,我读了《苦儿流浪记》《洋葱头历险记》——小学阶段我读了包括《一千零一夜》等100多本书,记忆较深的有上海作家胡万春写旧上海的小说《过年》和《骨肉》,等等。
我同学的父母是开明书店的资深编辑,她家有很多外面找不到的“禁书”,全是20世纪30年代的老版本,竖排,繁体字,插图精美。我向她借了好多书来读,安徒生作品插图本、《红楼梦》、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费恩历险记》对我后来创作《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影响很大。
阅读对一个人的心灵成长的作用是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阅读最重要的是要走心,要保持安静,静能生慧。一本小小的文学书,不仅仅是有趣,其实是有力量的,其中一些美好的故事,便于小读者领悟和理解生活。文学里有静和美,有安详而伟大的心。只要开始走心阅读,人生就开始了积累,开始了层层递进,开始了头脑和心灵的不断升级。就这样,慢慢地,我成了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写作了70多种书,获奖60多次。这套秦文君自选集,即是选的我自己比较有感觉,或者留下深长记忆的作品,故事里不可避免地有我对童年和成长的洞悉,以及深深的眷恋。
秦文君著的儿童小说《别了远方的小屯》讲述了主人公满妹子因父母工作原因而被送到小屯亲戚家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让满妹子对小屯由最初的不喜欢甚至是厌恶到后来的不舍,故事充满情感,读完余味悠远。
秦文君著的儿童长篇小说《别了远方的小屯》讲述了主人公满妹子对小屯从厌恶到喜欢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故事。故事生动,情感真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本书配有手绘彩插,图文并貌,使读者在阅读时具有代入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本书装帧设计精美,全彩印刷,增加了图书的收藏价值,可以说是一本留得住的童年忆趣。